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诉讼监督价值目标的实现是检验立法、司法、执法、守法效果的标尺。诉讼监督的价值目标主要有保障人权、公平正义、诉讼效率等,诉讼监督的目的即保证立案、侦查、审判、执行过程中公权力为实现上述价值而正确施用,诉讼监督的价值目标间存在博弈。因此,巩固并拓展检察机关诉讼监督职能,细化诉讼监督程序、明确诉讼监督责任,同时对检察机关诉讼监督进行二次监督,有助于化解诉讼监督价值目标间的冲突,推动诉讼监督价值目标的最大化实现,推进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2.
陈辐宽 《法学》2012,(2):155-159
诉讼监督是检察机关履行和实现法律监督的具体途径。通过对诉讼的监督和以诉讼方式的监督,检察权最终实现对其他国家权力的制衡。这种制衡功能的发挥旨在达到诉讼监督维护"社会的法的秩序"的直接价值目标和实现社会正义的终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3.
人大监督与诉讼监督的关系之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秀莉 《法制与社会》2010,(34):156-156,158
在我国的宪政框架内,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是在人大监督之下的一种法律监督,虽然二者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但在原理、性质、效力和范围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当前形势下,检察机关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大监督与诉讼监督的关系,积极探索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的工作机制,善于借助人大的力量,更好地推动诉讼监督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检察权主要由诉讼职权和诉讼监督职权组成。多年来,刑事诉讼监督权已成为检察工作的薄弱环节,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遵循诉讼监督规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应按照"知情、调查、确认、纠正、反馈"的刑事诉讼监督规律,科学合理配置刑事诉讼监督权。要以提高诉讼监督权威和公信为目标,着力创新刑事诉讼监督机制,实现既遵循诉讼监督规律,又尊重诉讼规律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我国检察机关诉讼监督的制度设计在刑事司法领域是预防刑事错案的法治屏障,其特有的人权、公正、平等和控权价值,是抵御刑事错案产生的天然抗体。要实现诉讼监督错案预防价值,必须协调好参与诉讼和监督诉讼的双重职能关系,恪守作为一种理念、行为、规范和制度的检察官客观义务。  相似文献   

6.
检察机关应适应时代要求,总结思考推进诉讼监督工作的经验,不断发现和总结工作规律,引导检察实践尊重、遵循诉讼监督工作规律。进一步创新诉讼监督工作,促使诉讼监督以良好的状态,在诉讼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修改后刑诉法凸显了人权保障和程序公正的价值理念,进一步拓展了刑事诉讼监督职能,完善了监督程序。《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规定了"刑事诉讼监督"专章,对监督的范围、手段、方式等程序要素作了具体化的规定。基于此,刑事诉讼监督应坚持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相统一的价值目标,以程序公正为指引,遵从诉讼监督规律,重构刑事诉讼监督的  相似文献   

8.
有诉讼必有监督。作为诉讼监督的子集,检察诉讼监督既是现今世界最有效的诉讼监督方式,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9.
刘娟娟 《法制与社会》2011,(11):119+128-119,128
诉讼监督工作是检察机关当前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不断完善诉讼监督制度、做好诉讼监督工作,以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维护我国宪法和法律权威是检察机关当前工作的重心。本文从诉讼监督的定义出发,在分析我国诉讼监督制度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0.
法律监督还是诉讼监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检察机关的诉讼功能,我国法律监督长期被当作诉讼监督,法律监督制度变成了诉讼制度。这一错位不仅未能忠实体现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的国家职能,而且导致法律监督权威的严重缺失。中国检察制度改革必须跳出诉讼监督的传统和习惯,以法律监督为核心重新构建法律监督制度。因此,要正确解决法律监督作为国家制度和诉讼制度的关系问题,处理好一般监督和法律监督、法律监督和其他监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诉讼监督是指检察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诉讼活动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并发现和纠正违法情形的专门法律监督活动,它包括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的监督。诉讼监督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检察机关通过开展诉讼监督,  相似文献   

12.
罗猛 《人民检察》2011,(18):49-52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诉讼监督不等于法律监督,检察机关通过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实现其职能就是诉讼监督,反之,检察机关通过非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实现其职能就是非诉讼监督。职务犯罪侦查既是法律监督也是诉讼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深化"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以及加大职务犯罪的查办力度、保证查办的质量等方面加大加强诉讼监督。  相似文献   

13.
李洪亮 《法制与社会》2011,(12):143-143,145
本文总结检察机关在开展诉讼监督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即诉讼监督理念尚不成熟、诉讼监督范围有待拓展、诉讼方式被动、缺乏刚性等,并结合司法实践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胡亮 《法制与社会》2012,(14):142-143
诉讼监督,是指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也是检察机关的基本职权之一。目前,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在诉讼监督工作中还存在诸多疑难问题和薄弱环节。影响了诉讼监督效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5.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诉讼监督工作是检察机关依法实施法律监督权的体现,对维护司法公正、保障人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目前来看,诉讼监督工作在监督意识、监督机制、监督措施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强须转变认识,完善诉讼监督机制,多措并举以推进诉讼监督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诉讼监督是近年来诉讼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为了科学地界定讼督的范围,从诉讼环节、诉讼活动中公权力与私权利、诉讼监督的内容、诉讼监督的对象、诉讼监督的主体等方面,对学界的争论进行分析,从中论证诉讼监督应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诉讼监督是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诉讼活动实行监督,发现和纠正违法的活动。诉讼监督的共有规律包括诉讼监督应当遵循法律监督的一般规律和诉讼活动的一般规律,前者包括依法监督、监督效力程序性、事后监督、监督公权力诉讼活动合法性、检察工作一体化运行和客观公正的规律;后者包括全面监督、及时监督、有效监督、适度监督的规律。诉讼监督的特有规律包括三方面内容:刑事诉讼监督应当遵循有错必究和强化自身监督的规律,民事诉讼监督应当遵循有限监督的规律,行政诉讼监督应当坚持与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4月26日至29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主办、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检察理论年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来自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的代表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180余人,围绕诉讼监督的理论与实践主题,对诉讼监督的基础理论、监督范围、监督难点和诉讼监督的效果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19.
国家行政拓展为公共行政 ,实现了行政民主化和社会化 ,凸现第三部门的社会价值。行政模式转换导致了监督行政领域的相应变化 :第三部门介入监督行政领域 ,导致监督主体的增加和监督方式的变革 ;非强制行政方式的出现 ,拓宽了监督行政领域 ,强化了行政相对人对政府行政监督的独立价值 ;行政不作为诉讼将成为监督行政的有效方式 ;行政公益诉讼为监督行政提供了新型诉讼模式。  相似文献   

20.
综合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将各种监督方式综合起来运用,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诉讼监督,促进被监督对象发挥其内部监督作用,健全内部纠错和预防机制以提高监督成效的监督方式。传统的诉讼监督以个案监督为主,主要纠正个别正义,而综合监督试图去解决制度性的问题,实现普遍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