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在新任务、新场域、新形象和新载体四个方面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旧面貌,但也带来了诸如增加了工作复杂性、不可控性、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优势等一系列问题。加强和改进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将净化网络环境、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短信群"、重塑社会与家庭的思想政治教育角色、建设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作为主攻方向,将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4,(25)
现代社会,网络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成为大学生表达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的首选平台,成为高校网络舆情形成和传播的重要载体。作为大学生群体思想状况的晴雨表与思想动向的方向标,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网络时代影响大学生思想倾向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16号文件)下发,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献。为贯彻16号文件精神,相关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等相关配套文件。16号文件下发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推进,取得了突出的成效。本期栏目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组织了三篇文章,突出介绍16号文件下发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进程,集中展示河海大学、山东临沂师范学院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媒介消费是指消费者为满足个人需要而享用媒介服务的行为,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网络、手机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介已取代传统媒体成为大学生媒介消费的首选对象,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强化网络伦理教育,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统筹规划,运用新媒介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开展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新媒介消费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雷金星 《学理论》2009,(2):104-105
针对艺术院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创新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增强其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促进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薇薇 《学理论》2014,(1):185-18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一项迫切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何通过实践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摆在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具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力求通过比较和分析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一些拙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7.
大众传媒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存在,无处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是价值观,历史观等等。而大众传播的媒介俨然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资料、信息来源,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是一场强大的头脑风暴。同时,传媒也并未满足于其发展而停滞不前,从前几年新兴的网络传媒到近几年由于手机科技的高速发展,手机进入智能时代。因此,新兴的手机传媒介质更是毫无疑问的介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来,而大学生群体作为前沿人士的代表,自然更容易接受新兴事物,也更易受到其影响。将从现代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郑曼 《学理论》2015,(3):253-254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微博作为新时期被广泛运用的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介绍微博的特性并对其给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杨晓光 《学理论》2014,(4):193-194
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精神体现,代表着共产党人对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自我牺牲精神,体现着党和人民抗争侵略,实现全中国解放的英勇大无畏精神。延安精神作为我国一笔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需要发扬光大,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实效,也需要以延安精神来教育和引导他们的思想,鼓舞他们的斗志,从而成就实现人的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李玉琳 《学理论》2013,(12):362-364
多元文化的发展,不仅给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树立了多种价值标准,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应立足于当前社会环境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通过分析多元文化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适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8)
自韩国成立以来,其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得到一致肯定,而高校无疑在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功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研究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透视其内容和方法,对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的意义。文章试图从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方法等方面入手探索创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路,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4,(3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质性进步的重要措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题性缺失主要体现在被动化学习和功利化学习两方面,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消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主体性意识,思想政治教学模式过于陈腐,没有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的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等等。文章将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发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31)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历史虚无主义不断侵蚀着人们的思想,这种思潮容易给正处在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阶段的大学生造成混乱和扭曲,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大挑战。本文阐述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含义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希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能够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马香丽 《学理论》2014,(1):191-19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下高校处于一个全新的信息媒介环境,新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深刻,而新媒介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我们党的事业的成败。新媒介的个性化突出、受众选择性增多、表现形式多样、信息发布实时等特点,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新领域,但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在扬长避短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具体特点,探索新媒介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刘丽娟  宋丽英 《学理论》2013,(12):348-349
目前网络游戏被大学生普遍接受,全面分析网络游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对指导大学生的成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大学生接受网络游戏的原因及网络游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负面影响,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学生全面发展乃至社会全面进步的前提和保障。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为此,提出对策如下: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陈南南 《学理论》2013,(3):259-260
目前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加强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要充分把握残疾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注入人文关怀,营造良好氛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残健融合,培养健全道德人格;形成学校、社会、家庭齐抓共管的教育体系,促进残疾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3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更好的成效,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观念认为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而对图书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认识不足。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具备隐性教育、丰富的文献保证、良好环境,人员和载体等优势,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育人职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余慧芬 《学理论》2009,(29):184-185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入,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病,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兰 《学理论》2011,(3):235-236
高校是我国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传统的单纯以正面的、灌输的显性教育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探索隐蔽性、渗透性的教育方法成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于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探讨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并提出了高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