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中村”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集聚各方合力推动其发展,政府在其中无疑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然而当前我国“城中村”改造作为城市化进程的重大战略抉择,却面临着种种困境和局限,特别对政府的角色定位和职能体现提出了更高诉求,迫切要求政府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实现城市有条不紊、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4)
"城中村"是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现象,改造"城中村"也是我国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必要过程。本文以郑州市为例,通过对"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改造模式以及郑州改造模式特点分析,对郑州市的"城中村"改造提出一些合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调查表明,广州市城中村的村民对城中村的改造与发展充满期望,他们支持城中村改造,希望由政府来主导和推动改造过程。这反映了城中村村民对政府的信任与期盼,说明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政府公信力实现的观念基础,加快发展步伐,努力为民造福是政府公信力实现的根本路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政府公信力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13)
高校城中村是大学大规模扩建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城中村类型,其对高校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高校与城中村间已经形成一种共生的关系。如何实现高校与周边城中村的和谐发展?本文选取优势视角,从高校周边城中村的特点加以研究,发掘城中村的改造优势,从而探讨其改造思路。  相似文献   

5.
白呈明 《理论探索》2012,(6):135-138
我国各大中城市在城中村改造征地拆迁中,通过法律创制,初步建立起征地拆迁补偿的地方性法规体系,并运用法律手段化解了征地拆迁中的诸多难题。但是,有些城中村改造的地方立法违反上位法,城中村集体土地转性于法无据,有关拆迁安置补偿方式的规定比较原则和单一,社会管理复杂局面缺乏应有的法律规制。应对城中村改造征地拆迁面临的法律问题,需统一城中村改造征地拆迁的各层级立法,实行多元化征地拆迁安置方式,充分利用城中村集体土地转性的制度资源。  相似文献   

6.
一、城中村现有改造模式及困境 目前全国各地"城中村"改造存在政府主导、村集体自改、开发商与村集体合作三种改造模式,都难以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7.
刘祥敏 《求知》2006,(10):34-35
随着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天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要的机遇,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扩展时期.市委市政府确定了2010年全市城市化率达到80%的奋斗目标。在城市化全面加速的今天,出现了一个困扰众多城市政府的难题,即“城中村”。深入研究城中村问题.探索城中村转型发展的出路,是推进城市化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求知》2008,(9):39-40
随着天津经济快速增长、城市规模扩张.我市部分土地权属、经济组织形式、户籍管理等特征仍保留着原有农村形态.即城中村的存在形式.这严重阻碍了全市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影响了居民生活水平及居住环境提升.与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的要求,以及我市要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定位极不相符。因此.我市的城中村亟需改造。  相似文献   

9.
《行政论坛》2019,(6):108-114
在"棚改"中,扶贫的国家叙事与城市叙事介入个人和集体空间,"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诱致城中村改造呈现改造主体外部化、改造目标公共化、改造知识去地方化、改造结果士绅化等空间生产困境,大多数城中村常住人口居住处境改善程度有限。基于可持续人居目标,批判和导正空间异化的现实逻辑,政府应将空间正义作为价值导向,以房屋使用价值回归为焦点,通过包容性和整体性空间治理,促进城中村改造主体的多元合作共治、过程的包容开放、成果和收益的普惠共享,实现对弱势利益相关者的特别关注,构建空间再生产图景,实现既有企业家城市治理逻辑的突破与空间治理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城中村是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有现象,是一种介于农村与城市社区的过渡形态.城中村本身的存在与发展又是具有生命周期的,城中村改造应该建立在基于对城中村性质与作用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以广州市城中村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通过对城中村性质与作用的再思考,我们认识到:城中村不是城市的毒瘤而是城市的伤口,不是进行简单的切割就能痊愈,而需要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来改造.  相似文献   

11.
"城中村"是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有现象,是一种介于农村与城市社区的过渡形态。"城中村"本身的存在与发展又是具有生命周期的,"城中村"改造应该建立在基于对"城中村"性质与作用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城中村"不是城市的毒瘤而是城市的伤口,不是进行简单的切割就能痊愈的,它需要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  相似文献   

12.
刘宝华 《求知》2008,(11):29-30
东丽区万新街地处城郊结合部,所辖区域全部坐落在城中村改造的范围内,所有土地也都将由市政府统一收购整理后用于开发建设。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大规模城中村改造必然会导致全街1.3万农民完全失地,成为城市化浪潮中的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如果不能对这些农民做出妥善安置,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化堕距"是美国社会学家威廉·费尔丁·奥格本针对社会变迁过程中,文化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这一现象而提出的理论.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文化堕距问题在城中村村民身上体现得比较明显:其外在身份改变快于内在素质提高、外部环境变化快于心理调适速度、客观制度设置快于主观规范意识的建立.为此.需要从提升城中村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方面入手,增强其对社会变迁与发展的适应能力,尽快消除文化堕距.  相似文献   

14.
孙鸿武  陈月生 《求知》2000,(4):26-28
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传统产业的发展面临两种命运的选择,一种是注入高新技术获得新的生命力而发展,一种是被新兴产业所替代而衰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既要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又需要加快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以产业升级带动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5.
城中村改造的诺斯悖论——基于公共利益视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月辉  任兆昌 《学理论》2009,(19):137-138
本文通过分析城中村改造中政策合法化的途径以及政府干预市场的技术,从公共利益的视角阐明现代政府规制在城中村改造中的实际价值及遵循的规范。  相似文献   

16.
在上海农村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精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通过逐步取消村级招商引资任务,加强村级组织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课题组就浦东新区北蔡镇"城中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从中找到了较好的答案。北蔡镇"城中村"在构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方面所碰到的问题,可以说是上海城市化较快地区的"城中村"或"村中城"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普遍问题。为此,必须重视对该类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相似文献   

17.
田雪莹 《学理论》2013,(8):75-77
在工业化转型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苏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苏州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是其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则还有很大的差距。从发展定位、行业布局、内部结构、对外开放和政策环境等方面提出具有苏州特色的服务业发展路径,以便为苏州市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9,(10)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着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地位。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高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从社会、主观、制度、组织和实践层面分析问题根源,寻求问题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9.
2009年3月以来,山西省按照中央精神,利用金融危机形成的市场倒逼机制,针对本省煤炭工业"多、小、散、低"的发展格局,实施以政府为主导,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以市场运作为主的煤炭资源整合,如今这一政策已初见成效。然而,作为这一政策的"副产品",资源型农村的人们却陷入了转型的困境,包括心理困境、乡村治理、农村公共用品、村民合作经济、道德风险、人际关系等。主要以山西省汾西县H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入户访问、分析政府文件等实证研究,将H村煤炭产业整合后的村民生活状态、农村经济、村民关系等方面进行比较,剖析H村目前的现状,最终说明其心理困境是造成目前农村发展衰落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出H村今后的转型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我们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党要适应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解决世所罕见的新问题和新任务,必须对党的学习组织方式、内容和制度等进行重大改革和创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按照中央要求,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方面做一些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