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1989年—1991年世界大变局,冷战基本消逝之后,由于国际局势、利害关系、力量对比和主要国家内部环境的变化,90年代的西欧同美国之间,目前正通过相互碰撞和不断经受考验,逐渐在形成一种新的关系。 大西洋真的会变“宽”吗? 德国“科学与政治基金会”主席米夏伊尔·斯蒂尔默教授在其为1993年出版的《处于根本变革的大陆》一书撰写的《90年代的欧洲与美国:碰撞的时期,考验的时期》一文中,开宗明义地写道:“导致苏联瓦解和给德国人提供了重新统一机会的同样那些条件,同时也带来了使大西洋变得更宽的后果。” 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完全有理由的。可能致使冷战  相似文献   

2.
西欧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典型阶段:(1)西欧社会保障制度形成阶段;(2)“福利国家”阶段;(3)向“福利社会”过渡阶段。分析、探讨西欧社会保障制度变革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对于揭示社会变迁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的需要和条件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旨在促进西欧国家在尖端科技领域加强合作的“尤里卡”计划,经过西欧国家领导人七个月的酝酿与磋商,已经逐渐明朗。最近在西德汉诺威召开的“尤里卡”计划第二次部长会议,使它初步成为西欧加强科技合作的一个比较具体的计划。“尤里卡”计划是法国总统密特朗在今年四月十七日政府内阁会议上宣布的。这个计划一提出,立即在西欧激起了强烈的反响,各国政治家进行频繁接触,协调彼此对美国“星球大战”的立场,探讨西欧  相似文献   

4.
在春暧花开的早春季节,仅习月上旬,就有芬兰总理埃斯科·阿霍、法国总理爱德华·巴拉迪尔和葡萄牙总理卡瓦科·席尔瓦先后抵达北京,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舆论界指出,在西欧国家再次掀起了“中国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40多年来,中国同西欧一些国家的关系也。经历了风风雨雨,但双边关系总的趋势是不断发展的。近几年,中国和西欧国家的领导人、主要官员和企业家的互访明显增多,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正在恢复和发展,特别是中国同西欧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出现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中国和西欧国家的领导人和企业家都认为,双方发展关系和扩大经贸合作有很多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保华 《瞭望》1986,(23)
近几年来,我国同西欧的关系不管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了新的发展。最近,胡耀邦总书记出访西欧四国。这是继李先念主席一九八四年、赵紫阳总理一九八四年和一九八五年访问西欧国家后,我国领导人对西欧的又一次重要访问。这篇文章综述了我国与西欧日益增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崔峰 《瞭望》2006,(49)
我不(从美国)回来的话,我想咱们国家在禽流感疫苗及病毒学方面的研究一定会滞后很多年“我曾经说过,如果我不(从美国)回来的话,我想咱们国家在禽流感疫苗及病毒学方面的研究一定会滞后很多年。这句话曾经引起一些同行的反感:没有你陈化兰,国家的禽流感研究就不进行了吗?事实上,我并不是想突出自己多么重要,而是要特别强调,第一要掌握先进的研究技  相似文献   

7.
第十一届亚运会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朝着申请主办2000年第二十七届奥运会方向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国申办这届世纪之交的奥运会的努力能否成功,成了时下的一个热门话题。 中国有能力主办规模比亚运会大得多的奥运会吗?与其它国家希望主办奥运会的城市相比,北京的条件有竞争力吗?国人应如何看待中国申办奥运会?日前,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奥委会主席、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何振梁。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开启于西欧的少数几个国家。因此,现代化的最本源问题之一是为什么有的西欧国家能率先进入现代化而别的西欧国家不能。通过构建一个早期欧洲国家现代化的新数据集,并应用"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本研究为现代国家兴起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研究发现,从大西洋贸易兴起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近两百年的"第一波现代化"中,初始制度、初始经济规模和大西洋贸易三个要素对现代国家崛起至关重要,其中参与大西洋贸易是必要条件。在此期间,两类国家更有可能崛起:一是初始制度开明且参与大西洋贸易的国家;二是初始经济规模较小且参与大西洋贸易的国家。英国、丹麦、芬兰、挪威、瑞典、瑞士和葡萄牙七国获得了"第一波现代化"的入场券。我们的研究表明,早期现代国家崛起的道路不止一条,但积极参与全球贸易是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崛起的必经之路,而能否增强改革力量,能否进行制度变革和创新是决定现代国家兴衰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90年代是西欧经济继续缓慢增长的时期,最近5年来西欧国家经济的平均增长率在2%上下徘徊,1998、1999两年情况预计会比较好,但也不超过3%。为什么90年代西欧经济会出现如此缓慢增长的局面?主要原因一是严重失业问题经常化。不仅在经济危机期间失业人数...  相似文献   

10.
马年放个“马前炮”,在“马年谈马”的合唱声中,还不失为一个好题目,可惜的是当题目清晰起来时,几个月业已过去,再来“谈马”就有“马后炮”之嫌。转而一想,马年为什么不可以放“马后炮”呢?现今提倡“反思”,“反思”不是“马后炮”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能有个规划,打算,可以做到方向明确,心中有数,比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人们往往将国家建设看成是国家权力向社会渗透、取得对社会的控制力的过程。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将"国家建设"看成是"民主化"与"市场化"的对立面。西欧近代国家建设的历史表明,"民主化"与"市场化"实际上内在于"国家建设"过程之中,三者呈现出互为条件的因果制约关系。由于中西历史背景的差异,西欧国家建设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国家权力向社会的渗透与扩张,而当前我国国家建设的核心政策则应当是推进市场化和民主化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随着海湾战争结束,美国同苏联和西欧国家为了各自的利益,围绕战后中东政治安全格局的安排和经济重建等问题而进行的新较量已经拉开帷幕。 早在海湾战争打响之前,布什总统就下令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盖茨牵头同国务院、国防部高级官员组成的班子,谋划制订海湾战争结束后的美国中东  相似文献   

13.
西欧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目前世界上发达工业化国家最密集的地区。在当今两个超级大国以欧洲为重点进行全球性争夺的形势下,西欧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战略格局中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中国一向十分重视加强与西欧的联系,近年来,我国同西欧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有了更加迅速的发展。去年上半年,赵紫阳总理访问了法国、比利时、瑞典、丹麦、挪威、意大利和欧洲共同体。下半年,李先念主席又先后访问了西班牙、葡萄牙和马耳他。联邦德国总  相似文献   

14.
天津有位律师说:“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我不怕碰南墙”!这位律师就是中国第一位有军籍的律师——许龙超。 大学里的“老学生” 1982年暑假刚过,南开大学法学系的课堂里忽然多了一位50岁左右的人。“哟!又来一个听课的教授?”下课了,一个好奇的男生忍不住了:“请问老同志,您是教授吗?”许龙超微微一笑:“不是教授,是学生。咱们是同学,希望你能在学习上多多给我帮助。”同学们活跃起来:“这么大岁数还要上学  相似文献   

15.
亚南 《瞭望》1985,(10)
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三月二日结束了对意大利和西班牙两国为期五天的访问。这是自一九八三年年底美国在意大利、西德、英国开始部署中程核导弹以来,苏联外长对西欧国家的第一次正式访问。 葛罗米柯的这次访问恰好是在美苏日内瓦限制核武器谈判的前夕,而所访问的意大利和西班牙都是北约成员国,它们对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都持一定的保留态度,因而西方报刊认为,这次访问是苏联“为谋求西欧支持它的立场而作的一系列努力的一部份”。  相似文献   

16.
(一 )美国是否实行一党制 ?在电视上看到只有两个候选人 ,而且两个人讲的内容相同。(二 )为什么计票耽误了一个多月 ?为什么得票数居第二位的候选人获胜 ?而选票领先 32 86 96张的候选人反而失败了 ?民主政体不是多数人的政府吗 ?(三 )为什么美国对其他国家进行民主考试、发号施令和监视它们的选举呢 ?(四 )请问地理学家 :美洲大陆上有很多国家 ,这个国家只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把它称为美国 ?(五 )请问军队领导人 :在这样一个从未受到任何国家轰炸和入侵的国家 ,为什么把战争部称为国防部 ?(六 )请问社会学家 :为什么全世界制造的毒品被这样…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美国一商人带来样品,希望上海能生产高尔夫球场车,年销可达20000辆,每辆价格2,000美元.这样一笔送上门的生意,上海居然没有接下来.是技术条件不具备吗?不是.是嫌无利可图吗?当然更不可能.据有关部门事后说,主要据说是感到这种车在国内毫无销路,一旦国际市场有变,连转内销的退路都没有.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向外向型经济转变  相似文献   

18.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是前几年颇为流行的说法。这一说法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出现过对其“发明权”的争论。其实是大可不必争发明权的!因为,这一理念是不完整的,或者说是片面的,甚至也可以认为是不及格的。为什么不可以提倡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呢?为什么不可以是经济与文化共同搭台,经济与文化共同唱戏呢?经济是基础,这是尽人皆知的理论常识“。基础”不就是“搭台”的同义语吗?社会早该进展到经济反哺文化的新阶段了。随着物质的丰富,人们的文化需求正在日益增强。我们不是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吗?学习什么?主要是指学习文化。我们不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吗?列宁讲,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里是建不成社会主义的。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不用说,更离不开文化,尤其需要和谐文化的引领和支撑。  相似文献   

19.
“福利国家”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社会目标模式之一,也是战后民主社会主义的重要社会实践。“福利国家”的基本含义是国家以社会福利为主要目标,实施普遍的社会福利。在战后英国、瑞典等西欧国家宣布建成了“福利国家”以后,“福利国家”则具有了新的含义,它成了一种特定的概念,即特指西欧社会中实行了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20.
继一九六八年西欧国家的青年造反和六十年代与七十年代之交美国嬉皮士运动暴风雨般的发展之后,西方的社会学家、文学评论家和政治家们,似乎为自己从前兴趣不在这股潮流上面而感到羞愧,竞相对这种虛无主义者的造反现象和新卢梭主义者的思想体系,抛出一个比一个新颖的分析。什么是“垮掉的一代”?这个附着在西方社会机体上的痈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它产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们未必能做到详细而穷尽的回答。鉴于这种现象的重要,看来值得研究一下对它进行的种种解释,同时,与“垮掉的一代”派成员的运动有关的一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