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瑶 《群众》2008,(5):38-39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了全党工作的突出位置,提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病有所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医疗卫生系统来说,着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建立良好医患和谐关系是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江苏省中医院努力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方便患者就医方面下功夫,让群众感受到中医院实实在在的便民服务,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当前,正在为中央提出的“病有所医”的新要求,努力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2.
房子与人一样,也有生老病死。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就是保障住房“病有所医”的“救命钱”。但是一直以来,这份房屋救命钱没少让老百姓操心。  相似文献   

3.
刘明锋  周才斌 《政策》2006,(3):35-37
在鄂西北海拔1700米的高山之巅,有一个令人称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好典型,这就是小有名气的全国“文明村”——保康县尧治河村。这里“轿车楼房,别墅农庄;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幼有所学,残有所用;青山绿水,鸟语花香……”。  相似文献   

4.
2010年,金山区政府为确保城乡居民能够“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出行有车”,着力推进年初确定的16项民生实事,使百姓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升。2011年,民生问题仍是“重中之重”,金山老百姓的生活又将迎来什么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许筠  李静 《群众》2013,(3):I0039-I0041
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到优质医疗机构就医困难,特别是费用高昂,普通百姓难以承受,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江苏省不满足于一般性解决人民群众的病有所医问题,而是以让优质医疗资源惠泽普通百姓作为努力的目标,强化大医院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农村和城镇社区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在基本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优质医疗资源惠泽普通百姓的新思路,在更高水平上解决“病有所医”这一民生课题,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朝实现社会公平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6.
高层点击     
《人大论坛》2008,(1):M0002-M0002
国家主席胡锦涛2007年12月31日发表了新年贺词说,2008年,我们将继续以改善民重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7.
王立 《天津人大》2011,(6):14-15
本届以来,河北区人大常委会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民生思想,将民生作为人大监督的主旋律,书写了人大工作惠民利民浓墨重彩的一页,为全区人民递交了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相似文献   

8.
“病有所医”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基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郑重承诺之一。信阳市浙河区人大常委会和区政府从办理代表议案着手,围绕解决乡镇干部职工医疗保险待遇问题,严格议案办理程序,狠抓落实,获得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9.
声音     
“中国有能力有条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2011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10.
栾建明 《今日浙江》2008,(16):46-46
2008年初,杭州市按照“城乡统筹、全民覆盖、一视同仁、分类享受“的思路,制定和实施了《杭州市基本养老保障办法》、《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进一步从制度安排上解决好全市老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低收入阶层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问题。两个“办法”在“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品质生活”诸多方面开拓创新,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1.
谭衷 《半月谈》2022,(3):12-13
近期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系统谋划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优军服务保障和文体服务保障9个领域基本和非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设计了诸多指标。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所作的报告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民生“五有”——坡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13.
邹宏仪 《群众》2008,(2):31-32
党的十七大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本栏在近期内逐一组织对“五个有所”重要方针的深入解读,并联系江苏实际探索落实“五个有所”重要方针的思路和工作举措。本刊第一期已推出“学有所教”的解读和探索,本期推出“热议‘劳有所得”’。欢迎来稿,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长阳县近年来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狠抓经济发展,奋力推进县域经济跻身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的同时,牢固树立“民生大如天”的理念,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努力使全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先后荣获“全国推进农民就业创业和劳务输出大县”、“全国发展民族教育先进县”、“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和“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桥车洋房,别墅农庄;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在鄂西北海拔1700米的白云深处,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形象展现在人们眼前,这就是全国“文明村”——保康县尧治河村。从1988年底开始,尧治河人在村党支部(后改建为党委)一班人的带领下,凭着愚公移山的毅力,劈  相似文献   

16.
医院文化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发展的软实力和内动力。将“以人为本,关爱病人”的医院文化融入管理理念,将使医院的社会主义公益性质得到更好的体现,从而践行党和政府提出的“让老百姓老有所得、病有所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从而走向共同富裕之路”的号召。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期间,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上海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改善民生则是上海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基本目标。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18.
《前进论坛》2009,(3):22-23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既是切实关乎民生的大事,又是贯彻落实中央“四个确保”重要方针的任务之一。要真正实现中共的十七大提出的“病有所医”战略目标,关键之一在于如何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更加体现公平、公正,切实保障民生,减轻百姓医药费负担,解决“看病贵”问题。在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基础上,确保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是一项十分急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可以说,这为真正改善民生提出了具体目标。为此,本刊请有关专家对各界读者高度关注的民生重点话题,作一些解析。  相似文献   

20.
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和谐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君飚 《创造》2007,(11):75-77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十七大报告中,这几句朴实而带有先贤理想色彩的郑重承诺,让百姓惊喜地发现:十七大是一场“民生的盛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表示,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预见,“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关平民生的大话题,将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