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明贤  叶慧敏 《求索》2010,(9):8-10,54
贷款技术再造的目标在于降低业务成本和贷款风险,追求普惠金融财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借鉴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与印尼BRI银行的小额信贷贷款技术再造的经验,指出普惠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创新风险评估技术、建立风险分散化的贷款发放机制、贷款业务流程再造、建立客户主动还款的激励与惩罚机制等手段实施普惠金融贷款技术再造。并提出普惠金融机构应通过敦促农村金融机构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加强专业的微贷技术培训、对信贷员实行正负双向激励等一系列措施来保证贷款技术再造的实现,促进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6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出人意料地由孟加拉国的经济学家和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获得,在他之前,这个奖项一直是授予那些政治家或者宗教人士的。诺贝尔委员会在颁奖公告中称,尤努斯和他的格莱珉银行(“格莱珉”在孟加拉语中意为“乡村”,故又称为“乡村银行”)“找到了使大量人口摆脱贫穷的方法”,而持久和平只有在大量人口摆脱贫困的前提下才成为可能。小额信贷就是这样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华 《新东方》2008,(11):42-44
小额信贷是指对低收入的人群和微型企业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的小额贷款、存款、汇款、小额保险及其他方面的金融服务。小额信贷在世界各地实行的模式多种多样,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孟加拉的“格莱明乡村银行”、国际社会资助基金会的“村银行”、印度尼西亚的人民银行小额信贷部、玻利维亚的阳光银行、孟加拉社会进步协会等。  相似文献   

4.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探究尤努斯的金融伦理思想可发现,尤努斯确信建立银行的基础应该是人与人的信任,而不是抵押品或担保书;尤努斯创办的格莱珉银行比一般现代金融组织多了一种新价值观,即信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权利,银行就是要帮助所有的人,特别是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人获得这种权利.  相似文献   

5.
张佳栋 《传承》2009,(4):150-151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探究尤努斯的金融伦理思想可发现,尤努斯确信建立银行的基础应该是人与人的信任,而不是抵押品或担保书;尤努斯创办的格莱珉银行比一般现代金融组织多了一种新价值观,即信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权利,银行就是要帮助所有的人,特别是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人获得这种权利。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相对健全的社会救助体系,但救助方式仍然主要局限于款物接济,这种社会救助方式不仅高度依赖于财政状况、面临着“搭便车”和“养懒汉”等道德风险问题,而且未能像社会企业那样创造出公平、有利的工作条件和就业机会,发挥受助者与生俱来的潜能和创造力。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博士、孟加拉国经济学教授尤努斯创立的格莱珉银行(乡村银行)及格莱珉公司群是典型的社会企业,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救助方式,为中国社会救助方式改革提供了“授人以渔”、“助人自助”的新思路。本文对我国如何结合实际,借鉴国际经验。从理念构建,政策扶持、资金支撑以及非社会企业转型等方面支持社会企业充分发展,拓宽社会救助理念与思路,进而更加有效地发挥社会救助资源的功能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穷人的诚信     
一鸣 《观察与思考》2007,(17):63-63
资源的匮乏不但是穷人自身的困境,也在时刻敲打整个社会的神经。大名鼎鼎的世界银行把消除贫困视为自己的头号使命,并和许多国际组织及政府一起已经为此奋斗了数十载。但就在它们频频遇挫之际,在那个经常被洪水、风暴和疾病肆虐的贫穷而拥挤的孟加拉国,却诞生了一个奇迹。尤努斯教授走出了象牙塔,他的乡村银行(格莱珉的原意)带给了穷人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国外三种政策性金融模式与中国的政策性金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外三种政策性金融模式,并分别基于不同的角度,各有侧重.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以其"服务于穷人"的宗旨,充分体现了政策性金融服务于资源配置的社会合理性目标的基本功能.美国的政策性金融,则是充分实行市场经济国家的政策性金融的典型.日本的政策性金融,尤为注重其金融立法的专业性及其政策目标的妥当性.三种政策性金融模式各具特色,均可从不同角度为发展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自主治理是社会企业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自主治理主要是指社会企业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独立性,包括社会使命的自明性,决策的自为性以及财务上的自控性。以经典社会企业格莱珉银行为例证的研究表明,自主治理能使社会企业在成长阶段逐步摆脱外部依赖,从而善用市场和社会资本,更加激发社会创新精神;自主治理并非拒绝和政府、商业机构以及非营利部门合作,而是强调自主、自治基础上的协作。中国现有的类社会企业迎来了一些契机,但需要正视和解决好自主治理问题,通过转化为真正的社会企业而赢得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10.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的指标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精准扶贫"被提升到国家战略。《中国周刊》一直关注宏大扶贫背景下政府之外的社会力量如何介入社会最底层,利用自身独特的专业和优势助力中国农村脱贫。国内外实践证明,必须发展一些专门以贫困人口为服务对象的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来解决贫困人口的贷款难题。由此,山水间有温度的乡村银行——中国扶贫基金会下的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成为了我们关于普惠金融的首个报道目标。  相似文献   

11.
流动资金贷款风险的识别与防范王世刚贷款是银行最主要的资产,其风险程度直接影响到银行经营好坏,仍至影响到银行能否生存。因此,加强贷款管理,防范贷款风险,千方百计地减少贷款损失是银行经营中最主要工作之一。多年来,银行在防范贷款风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  相似文献   

12.
民营企业贷款难的原因很多,如自身经营状况不佳、财务制度不够健全等。但银行工作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用仍持怀疑态度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民营企业资信程度低。虽然一些银行建立了民营企业贷款机构,但配备的人员素质不高,工作不够深入,很少深入企业、农村及市场进行调查,因此对民营企业、个体户的要求并不十分了解。另外,一些银行工作人员认为规模大、效益好的民营企业贷款的风险小、费用低、收益高,放贷积极性就高;而中小民营企业、个体户、农村专业户贷款金额小、次数频繁、手…  相似文献   

13.
“小额信贷,扶贫到户”是陕西省商洛地区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的扶贫模式,经过多点试验、改进、创新,形成的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的扶贫路子。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小额信贷,不要抵押,小组联保;结合实际,自愿选项,发展生产;扶贫到户,连续贷款,直至脱贫。这种扶贫方式解决了穷人贷款难的实际问题,体现了真扶贫,扶真贫。因此,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将在全国推广。 1.名称和机构。实行小额信贷的载体,统称为扶贫经济合作社。该社作为农发行的代理机构,受农发行  相似文献   

14.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从1999年开始在8个城市进行试点,2001年开始在全国全面铺开。从2001年度国家助学贷款在我省办理的情况看,省教育厅、财政厅下达了额度为5847万元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给14所省属高校。截至去年底,银行与学校签订了2273万元的国家助学贷款协议,但银行只贷出393万元,大部分学生申请不到国家助学贷款。这有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刚  相似文献   

15.
实施“三个一工程”搞活沉淀呆滞贷款吕素华当前,银行低质量贷款所占比例过高是信贷资产质量中的突出问题,它给银行的正常经营和业务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成为向银行商业化转轨的巨大障碍、它不仅直接造成银行经营亏损,也削弱了银行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因此,盘活...  相似文献   

16.
《政策瞭望》2014,(7):42-43
以互保联保为主的保证贷款是路桥民营企业最普遍、最主流的融资方式。截至今年4月底。在台州银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泰隆银行)、路桥农村合作银行(以下简称农合行)的贷款余额中.保证贷款分别占70.33%、93.1%、79%。联保互保的贷款方式,在经济上行周期.既弥补企业的抵押品不足,又分散了银行风险,但在经济下行周期,容易从控制风险的“路径依赖”演变成扩散风险的“路径锁定”,导致当前一些地方金融困局。  相似文献   

17.
《协商论坛》2012,(5):27-27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一些地方银行在贷款时却还强调如不办理贷款承兑就不予贷款。更有甚者,要求企业高于贷款量的两倍办理承兑汇票,使原本生产资金紧缺的中小企业更是雪上加霜,苦不堪言,这明显属于银行采用不正当手段吸储。  相似文献   

18.
吴杰 《青年论坛》2011,(6):139-142
国家助学贷款鲜明特征是,政策性较强、资助对象及目的具有特定性、风险性较高。目前高校助学贷款制度实施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银行运行成本高,贷款风险大;二是学生诚信守约意识淡薄;三是贷款发放不平衡,供求矛盾突出。为此,一要构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二要大力推行生源地助学贷款;三要不断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四要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缓解国家助学贷款压力;五要完善立法,降低银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06,(5):99-99
国家助学贷款落实情况 7月下旬.教育部公布.2004年6月~2006年6月底.全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人数211.1万人,银行审批人数154.3万人;申请贷款金额171.8亿元,银行审批金额131.7亿元。银行审批贷款合同金额排在前十住的省(直辖市)为:湖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陕西、辽宁、广东、重庆、上海。  相似文献   

20.
贫困是一个困扰发展中国家的世界性问题,按照国民收入贫困线的规定,发展中国家有12%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达9亿人,在我国1997年解决8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之后,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有待解决。小额信贷作为扶贫助穷的一种有效方式,于80年代的孟加拉开始实行,现已推广到47个国家与地区。我国的小额信贷试验开始于80年代后期,现已扩展到20多个地区的100多个县,特别是1994年以来,我国小额信贷扶贫工作成效显著。贵州省咸宁县草海自然保护区的小额信贷项目试行于1996年,现已进入正常的运作状态,本文试就草海的小额信贷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