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强制权扩张的必然性和公民权益受损的可能性构成了行政强制理论前提的內在张力,行政强制权的实施以不侵害公民基本权益为底线.公正和效率是行政强制价值取向的两种表现形态,但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公正是行政强制首要的价值选择.行政强制法律制度的目标是限制行政强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权利本位是行政强制的根本宗旨.司法机关执行模式和行政机关执行模式各有利弊,我国现有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存在悖谬,确立法院审查行为和行政机关执行行为严格分开的制度是行政强制法律制度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温孚江 《中国人大》2009,(20):21-21
从立法上看,目前从实体到程序,再到对行政行为的监督,行政法制建设的状况是比较好的。实体方面,我们已制定了几十部法律,规范了各个行政部门的职权,比较全了。在行政行为方面,行政行为包括行政收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现在的立法情况是,已经出台了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收费立法一直在研究,要规范行政收费的行为,再有就是这部行政强制法。  相似文献   

3.
孙波 《长白学刊》2008,(5):65-70
《行政强制法(草案)》在地方立法的行政强制设定权问题上,有较大的进步。相比较于《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草案)》规定了公共利益和当事人合法权益兼顾原则,使得公民权利得到更大程度的保护;在设定权分配上,没有赋予地方政府规章行政强制设定权,改变了既设定损益行为、又亲自执行损益行为的状况;在行使条件上,规定了更为详细的设定权行使条件,使得地方立法机关的行政强制设定权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视点扫描     
《新疆人大》2009,(11):2-3
视点扫描时空全国人大:立法规范行政机关强制行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行政强制法草案,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进行第三次审议,草案从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主体、行政强制措施的程序等多个方面,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履职。为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草案还增加了设定行政强制的事前论证和实施中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公安行政强制措施是公安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必不少的强制手段,它对于建立良好治安秩序、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起到了促进作用。当前《行政强制法》已正式实施,其主要立法精神可概括为约束政府行政强制、给予相对人人文关怀、赋予行政机关必要的强制手段等内容。公安机关应充分认识《行政强制法》施行的重要意义,对照立法精神检视公安行政强制实践问题,建立健全相关配套的执法流程和标准,完善执法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徐平  宋红勤 《人民政坛》2011,(12):30-31
将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的行政强制法是一部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职的重要法律。行政强制法对地方立法设定行政强制的权限和程序都作了明确而严格的限制,是地方立法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的一部法律。  相似文献   

7.
昊夫 《人大建设》2006,(5):34-36
2005年12月24日,备受社会关注的行政强制法草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草案共分七章七十七条,包括总则、行政强制的方式和设定、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法律责任和附则。  相似文献   

8.
公民法人希望行政强制法能对行政强制权的行使进行有效的规范和限、制,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其合法权利;行政机关则认为行政强制法生效以后,实施行政强制就有了法律上的根据,就可以更好地保障行政权的行使。文中从《行政强制法》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等几方面阐述了行政强制立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行政强制法》的出台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一个告诫:公权力行使应当有边界,行政强制措施的行使必须谨慎。《行政强制法》的出台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一步,对规范政府行为,进一步确立依法行政的原则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也为我国进一步制定规范政府行为的行政法规增加了信心。本文通过对《行政强制法》的重要创新点进行解读,阐述其颁布的重要意义,以期加快我国法治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要闻     
《今日浙江》2011,(17):5-5
国务院发布关于贯彻实施行政强制法的通知 为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实施工作,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通知》。《通知》对行政机关贯彻实施行政强制法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1.
要闻     
国务院发布关于贯彻实施行政强制法的通知 为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实施工作,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通知》。《通知》对行政机关贯彻实施行政强制法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2.
行政强制法已于2011年6月30日经十一届全圈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实施。行政强制法共分七章七十一条,包括总则、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行政机关执行程序、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法律责任、附则。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双轨制模式的利弊,学界多有讨论。很多学者主张应当将行政强制执行权收归行政机关,但在制度设计上多有不同。在现行国务院机构改革及法治政府建设的大背景下,可将行政强制执行权视为行政机关的本源性权力(应然权力)和司法机关的延展性权力(实然权力),并在此分析框架下,寻求该种权利在应然性和实然性之间的平衡,由此探讨将各级政府的司法行政部门作为行政强制执行机构,并使得司法权回归至监督权的本质。建立以行政机关为主、司法机关为补充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可以改变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模式中司法机关沦为行政机关的执行机关的尴尬现状。  相似文献   

14.
非强制行政行为是我国学者对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信息服务、行政调解等一类行为所进行的概括和总结.将行政行为划分为强制行政行为与非强制行政行为,承认并突出非强制行政行为概念在行政行为体系中的地位,对于我国行政法治理念的更新、行政行为内涵与外延的拓展以及软法适用范围的确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时代主人》2006,(1):24-24
日前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行政强制法草案规定:行政强制执行不得在夜间和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机关不得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行政义务。这些规定,正对应了行政强制法“把对公民、法人的损害限制到最小范围”的立法宗旨,是“比例性原则”在立法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李旭丹 《中国民政》2011,(12):42-43
在民政行政管理尤其是社会组织管理领域,取缔是一项重要的行政管理措施。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取缔的法律属性一直比较模糊,理论上存在不同认识。归结起来,焦点主要集中在取缔是"行政强制措施"还是"行政处罚",或者是其他行政行为。随着《行政强制法》的颁布实施,这一问题再次受到了关注,引起争议。应当结合《行政处罚法》和《行政强制法》的相关规定,对取缔行为进行分析;并对民政行政管理领域的取缔进行界定,以便厘清头绪、划定归属、依法适用。  相似文献   

17.
2009年8月27日,《行政强制法(草案1》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审议。作为规范行政强制行为的专门法律,对城管的行政强制权问题作出明确回应,是城管执法之现实急需,也是《行政强制法》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韩起祥 《公安研究》2011,(12):89-89
李宝君、刘福元在《当代法学》2011年第2期撰文认为,非强制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依职权主动作出的,不以强制相对人服从、接受为特征的行政行为,包括行政指导、行政契约、行政奖励、行政调解和行政信息服务等类型。依法行政原则要求任何行政活动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之下运行,非强制行政行为也不例外。如何建立和完善非强制行政行为的法律调控...  相似文献   

19.
《山西政报》2011,(Z6):3-5
晋政发[2011]3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以下简称行政强制法),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一件大事。行政强制法是继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之后又一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重要法律。此部法的公布施行,对于进一步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严格依法履行职责,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为做好行政强制法的实施工作,根据国务  相似文献   

20.
行政监督是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共行政活动中守法情况的监督,它具有监督对象的特定性,即是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和行政人员的职务行为的监督;它还具有监督主体的多样性,既包括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又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各种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