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是各种矛盾的集合体,城市家庭养狗就是一例。如今的上海,养狗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家庭的一种生活情趣,甚至被视作时尚。据统计,目前本市有证养狗已近15万条,无证狗约有60万条。国内其他大城市亦然,家庭养狗数量每年以8%-10%递增。各种社会矛盾随之而来,据统计,2008年,本市共发生犬伤人11万多起。比较极端的事例有,金山区一条流浪狗发飙,流窜多个小区接连咬伤19人,最终被捕杀:  相似文献   

2.
王海  程玮 《中国人大》2012,(15):47-47
狗伴随人类生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人类与宠物犬“舐犊情深”的事例举不胜举,各种宠物犬也已完全融入了养犬人的家庭生活,成为家庭当中的重要一员。然而,养犬虽然是人们充实生活的正常需求和心理调适的良好方式,但只有在尊重社会公共道德和他人利益的范围内依法文明的养犬,把需求有序纳入城市管理的范畴之内,才能真正建立起人、宠物狗、社会三者和谐共处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3.
吴涛 《人民政坛》2022,(3):38-39
<正>近年来,随着厦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养犬人数激增、不文明养犬行为频发,如何做好养犬管理工作引发社会关注,也成为影响城市文明和社会治理的难点。厦门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推动破解城市养犬管理难题。启动执法检查针对城市养犬管理难题,厦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提出相关议案建议,内容涉及“设立文明养犬日,  相似文献   

4.
康桥老街、宝山大场镇等在养犬管理上各有各的“法宝”。 据康桥镇副镇长王建宏介绍,康桥镇目前共有犬只2675只,其中已办证的为2575只,办证率达到96.4%,“康桥镇的社区工作站设有专门的犬管办,负责犬管工作。同时,由镇农业中心负责犬类的防疫工作。”据介绍,康桥镇犬管工作的开展始于今年初的犬管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5.
<正>养犬管理是一项涉及城市管理、城市文明、城市环境,事关居民群众生活和安全的重要工作。鉴于养犬管理的重要性,全国的省会城市和地市级城市大都制订了相关的养犬管理条例或办法。总体来看,这些"条例"或"办法"的相同之处主要是通过"限养"减少养犬带来的社会问题。但是,从实践层面来看,无论是"条例"还是"办法",执行中暴露出来的局限性问题越来越多,需要结合实际进行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饲养宠物犬日益增多。养犬给人们生活带来乐趣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犬吠扰民、养犬伤人、污染环境等,因养犬引发纠纷导致的治安案件也时有发生。养犬管理工作已成为人大代表、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每年人代会上,都有代表提出加强养犬管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北京市养犬立法规定的变迁 据调查,20世纪80年代以前北京市城区家庭养狗率几乎是零,80年代以后,狗才逐步进入城区极少数家庭。1983年,北京市政府从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角度出发,颁布了在城区禁养猪、狗、鸡、鸭等八种禽兽的规定。1986年北京市政府针对城区养狗数量的增加,颁布了矧匕京市养犬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城区禁止养犬。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市民中养犬的数量开始增多。至1991年,北京城区近郊区的狗有2万多只,居全国之首。  相似文献   

8.
王玉田 《人民公安》2006,(24):21-23
越演越烈的狗患,就像一处处烂疮,毁损着城市的形象,侵蚀着城市的肌体,如不及时医治,就有可能殃及众生。于是,一双决断的手,果敢行动,痛下手术刀,为挽救我们的城市开刀疗伤。重拳出击北京、南京、福州、深圳等城市重拳出击,治理狗患。2006年11月19日,北京市养犬管理执法周正式启动。89支戴着红袖标的养犬管理执法队分别深入到全市公共道路、街心花园、公共绿地、商业街区以及社区公共健身场所,对在重点管理区饲养大型犬、无证养犬、违规遛犬等违规养犬行为重点检查。对违规遛犬、养犬者处以500元到一元罚款。本次执法推出了跨区异地互查、不…  相似文献   

9.
10年前,福州市家养犬的数量仅8000多只,10年后的今天,已激增至10万只以上。随之而来的狂犬病、环境污染、嗓声扰民、流浪狗问题等狗患也日益突出。人们期待着养狗之。人提高公德意识,也呼吁政府尽快制定城市养犬法规——  相似文献   

10.
民主新事     
《公民导刊》2011,(4):2
居民养狗需经近邻认可如今宠物越来越多,犬只扰民、公园内遛狗的现象日益普遍,记者日前从济南市公安局获悉,《济南市城市养犬管理规定》正在酝酿修改,其中拟规定以后养犬需要征得四周邻居的认可,同时到居委会开具证明,然后才能到公安机关备案。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89号《贵州省城市养犬管理规定》已经2019年1月3日省人民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省长谌贻琴2019年1月12日第一条为规范城市养犬行为,维护犬只饲养人的合法权利,督促犬只饲养人履行相关义务,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市容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省范围内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镇区域内的养犬行为及其管理工  相似文献   

12.
陆拯 《中国人大》2009,(20):29-31
不久前,上海市909名群众联名给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写信,反映养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随后,市人大常委会“上海市养犬管理立法研究”课题组成员专程听取了6位居民代表对本市养犬管理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方娟 《公民导刊》2007,(10):30-31
记者:重庆市“狗患”突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蔡开文:说到“狗患”突出的原因就不得不谈到我市养犬的现状。数量大,城乡共养是第一个突出特点。据市公安局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农村犬只数量已达300万余只。城市犬只也有25万余只。今年1——9月,累计报告狂犬病发病数60例。近年来,恶犬袭人的事件频繁发生,且狂犬病发病人数呈急剧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今日上海》2012,(5):61-61
自去年5月I5日《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实施以来,上海迎来一波养犬登记办证高峰。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总计办理“养犬登记证”20余万张,其中城市化地区13万余张,农村地区7万余张。城市化地区登记办证数增长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从养犬管理谈社会领域立法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与犬和谐相处并给人们带来乐趣的同时,犬伤人、扰民、污染环境、传播疾病、引发邻里纠纷等“犬患”问题也日渐突出,正成为一种新型的“城市病”,造成了养犬与环境和公共秩序间的不和谐。为保障公民人身安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防止狂犬病的发生传播,我国已有20多个省市相继立法,依法治理“犬患”。在规制的内容上,确立了登记注册,限制与管理相结合等制度;在制度设计上,  相似文献   

16.
观点     
消除城市犬患不可轻视最近,城市犬患问题引起了公众和新闻媒体广泛关注,成为一时的热点,而各地政府部门也回应民声,出台了一些管理政策和制度措施。《光明日报》就此发表文章指出,消除犬患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公共治理问题,需要处理好个人权利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对于公民而言,养狗可以怡情,亦可排遣寂寞或者彰显个性,是私人生活的一种方式和权利。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养狗又是一项关系众多人利益的事情。比如,狗吠之声有可能影响他人的休息,遛狗之举有可能危害他人的安全,放任狗的排泄会破坏城市环境。为了保障公共利益,养狗者必须对宠物…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应对我国养犬管理的现实需要,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相继颁布规范予以规制。然而,现行养犬管理法律规范本身存在相互冲突、内容不明确、义务与责任规定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养犬管理规制成效。在当前养犬问题成为全国性治理难题的困境下,国家层面的立法已必不可少,其内容应在整体上就养犬管理的主要事项作出规定外,对现行法律规范所暴露出的管理秩序不足和动物福利等问题也应予以回应。与此同时,现行部门规章及地方规范应依照其上位法展开清理工作,并在具体立法事项和规制程度等方面有所区别和侧重。  相似文献   

18.
犬,一直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养犬已逐渐成为人们休闲身心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因养犬带来的犬伤人、犬扰民、破坏环境卫生等现象的发生,也引发了大量矛盾和纠纷。犬这位“朋友”似乎不再可爱,治理“犬患”已成为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前期的立法调研过程中,面对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养犬管理立法研究课题通过广开言路、权衡利弊,已初步形成了“政府管理、行业协助、市民自律”、养犬从“禁养”到“限养”,再到如今的“规范养”的思路,养犬管理将立法博弈前置到立法调研阶段,让各方群体参与其中充分展开博弈,俨然已是地方立法工作中的一个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20.
河南郑州一个名叫“养犬办”的政府机构成立之后,对扰民、污染环境等不文明养犬行为,一个也没有处理过,两年来却支出高达731.09万元的财政拨款,而且每办理一个养犬证需要向养犬办缴纳600元管理费,但其成本不到100元。那么剩下的钱都用到哪儿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