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 ,老挝政治社会形势相对稳定 ;经济低速增长但低于预期目标 ,经济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困难仍较多 ;对外继续奉行“和平、合作、友谊”的外交路线 ,争取国际经济援助与合作取得一定成效。一、政治2003年5月 ,老党和国会分别召开了七届六中全会和五届三次会议。六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是研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并对中央和省级部分高层人事的分工和职务作了调整。国会五届三次会议则对老挝2003年度头6个月的经济形势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后6个月的工作措施。同年9月和10月 ,老党七届七中全会和国会五届四次会议相继举行 ,分别审议并通过了《2002~…  相似文献   

2.
2001年,老挝政治社会形势基本保持稳定;老党召开了"七大",为老挝在新世纪头15年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高层人事有重大调整;继续开展以争取国际合作和经济援助为主要目的的政治外交与经济外交;经济较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1991年,拉丁美洲经济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经济摆脱了多年持续衰退的局面,走出了低谷,并开始复苏。这种变化是否意味着拉美经济从此出现转机,即从债务危机一恶性通货膨胀一经济动荡的恶性循环,逐步走向经济稳定一持续增长的良性循环,进而开创90年代拉美经济的新局面。这是在看待1991年拉美经济形势变化时,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实质问题。  相似文献   

4.
2004年11月15日,老挝国家主席发布主席令正式颁布鼓励外国投资法、开始实施对外开放以来,老挝先后通过《投资法》、《劳动法》、《土地法》及《管理货币和货币流通法》,采用对外开放方式吸引外资或者发展对外经济。自此,老挝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翻开了新页。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是老挝政治、经济、社会变化的结果,也与老挝人民革命党审时度势的政治态度、与时俱进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决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2008年,是老挝实施"六·五计划"的第3年.虽遭3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但政治社会保持稳定,GDP增长达7.9%;外交空前活跃,多次主办地区性合作会议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新增3个建交国;年内外援与外资继续增加,越南、韩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国企业纷纷抢滩老挝投资市场;一批重大发展规划相继出台,老挝发展潜力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6.
1980年所发生的许多事件表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控制国内形势发展的能力越来越受不断来自国内和国外的压力所限制。在领导上和基础结构上均为薄弱的老挝政府,大量越南士兵和平民在老挝国土上的驻留,在物资供应上受变幻莫测的国外形势所制约的老挝内陆地理位置,尤其是,旨在控制柬埔寨的持续战斗,这一切都使老挝在1980年  相似文献   

7.
今年12月12日,是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15周年纪念日。为了较全面地了解和研究老挝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本文将老挝解放15年来的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等方面以及当前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作一简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2002年 ,老挝进行了第五届国会、国家领导人及政府内阁换届选举 ,这是该年老挝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经济虽有一定增长 ,但低于预期目标和上年的增长率。全方位外交趋于活跃并取得一定成效。一、政治1.进行了第五届国会、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内阁换届选举工作 ,新一届国会和政府开始运作2002年2月24日 ,老挝全国进行了第五届国会议员选举。经全国250万张选票选举产生了由109人组成的新一届国会。老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上届国会主席沙曼·维雅吉再次当选为第五届国会主席 ;上届国会民族委员会主任巴妮·雅涛杜(女、苗族)当…  相似文献   

9.
回顾2005年,老挝政局保持稳定,社会治安良好,经济快速发展,外交积极主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展望2006年,老挝的领导班子将进行新老交接,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因此,保持政治稳定、维护社会安定和发展经济,仍然是老挝来年工作的重心和面临的挑战。一、政治2005年,老挝继续保持政局稳定,社会治安良好,为其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内环境。其中最主要亮点体现在:1.顺利进行县、省级第八届全国党代会代表的选举工作。老挝人民革命党将于2006年3月召开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此次大会将制定第六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选举新一届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10.
老挝:2009年发展回顾与2010年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9年,老挝政治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增长,GDP增长7.6%;吸引外资创历年新高;外交上,奉行“与各国交朋友”并“突出周边”的务实政策,积极参与东盟事务和区域经济合作,成功主办第25届东南亚运动会。2010年老挝政府将继续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力争2010年GDP增长7.5%。  相似文献   

11.
老挝2004年形势与2005年前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4年的老挝政局相对稳定 ;经济缓慢增长略高于预期 ;外交活跃 ,作为东盟轮席主席国并首次承办第十次东盟首脑峰会获得成功 ,其在东盟内部的地位与作用有所提升。展望2005年 ,老挝政局将保持平稳 ,但不稳定因素增多 ;经济社会将持续发展 ,但面临严峻挑战 ;外交趋于主动并在东盟组织内扮演重要角色。一、政治2004年5月和9月 ,老党分别召开了七届八中、九中全会。八中全会提出了本年度政治工作奋斗目标。九中全会在确定“2005年老挝经济社会发展方针及奋斗目标”的同时 ,还对老党“八大”筹备工作作了安排。年内对部分党政领导人职务作了微调…  相似文献   

12.
1985年12月9日上午,广西印度支那研究会在南宁举行老挝问题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本会在南宁的部分会员以及桂林市的会员代表共50人。杜敦信、李达、龚明光等同志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本着內部讨论、各抒已见、畅所欲言的精神,大家对老挝的历史与现状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讨,着重介绍与分析了近年来老挝的政治、经济与外交等方面的形势,展望了老挝的前途。  相似文献   

13.
1991年12月19~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举办了“1991年拉美形势讨论会”。来自国内部分科研单位、外事部门、新闻、出版机构的专家、学者和本所科研人员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最后,拉美所所长苏振兴在会上作了关于拉美形势的发言。与会学者对如下主要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讨论。(一)关于拉美经济形势。与会学者普遍认为,1991年拉美经济形势趋向好转,主要表现为:第一,经济发展走出低谷,出现转机,开始缓慢回升。自1982年爆发债务危机以来,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对外关系也正处于重要调整之中。为此,本刊特组织专题文章,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助理吴国平,政治室主任袁东振,所长助理、经济室主任柴瑜,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和郭存海博士,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以及国防大学李卫国等专家,从不同角度剖析拉美地区过去一年的热点问题,并深入分析拉美地区当前形势变化的特点和今后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是老挝"六五"计划结束和"七五"计划开局之年。全年政治社会继续保持稳定,年底突然进行的高层人事调整没有对老挝政局产生影响;经济增长达7.9%;多元化务实外交成果丰硕。2011年3月老挝人民革命党将召开"九大",制订未来5年总任务及奋斗目标,力争"七五"期间GDP年均增长8%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1996年3月老挝人民革命党“六大”的召开为标志,老挝顺利完成了向坎代·西潘敦主席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过渡,确立了党和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老挝正进入一个以谋求稳定发展为特征的历史时期.目前,老挝党内团结统一,政局稳定,社会安定,现行的路线政策比较适合老挝国情,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对外关系取得积极成果.一、国民经济持续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从80年代末开始,老挝逐步试行新的经济改革政策,放松中央对经济的控制,加强市场经济在经济活动中的份量,使国营企业获得更多的自主权,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效益,国民经济获得了稳步发展.1996年,老挝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7.5%,其中,工业增长11%,农林业增长5.5%,服务业增长9%,国家财政总收入达到了2300亿基普,比1995年增长了近40%,人均国民收入约达380美元,通货膨胀率控制在10%以内.1996年与1991年相比,老挝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34.8%,年平均经济增长率约达7%,其中,农林业年均增长约4.5%,工业平均增长11.5%.总的来说,老挝经济改革形势持续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1995年的东南亚地区形势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其特点十分明显。 一、以越南加入东盟为标志,一个“扩大的东南亚联盟”已成雏形 东盟成立于1967年,自称是一个为促进东南亚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组织,但实际是冷战时期的产物。东盟成立之初,其政治主旨在对抗越南等“有共产主义色彩的印支国家向东南亚的渗透”,是多个弱小国家在冷战时期为保护自己、加强实力而结成的联盟。 在东盟成立后的20余年间,越南与该组织的关系因越南战争和越南入侵柬埔寨等原因而处于对抗状态,整个东南亚地区也处于东盟和印支两个集团对峙的局面。冷战时期,这两个集团分别代表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该地区的势力。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出现的变化以及1991年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巴黎和平协议的签署,东盟同越南的关系开始缓和,越南也改变了对东盟的态度,调整了其对外政策,并迅速向这个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影响不断扩大的区域组织靠拢。随后,越南在1992年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对老挝来说还是一个新兴产业,仅有十几年的发展史,一般认为老挝的旅游业是从1986年老挝人民革命党实施革新路线后开始起步的,而真正走上发展正轨则是从1990年老挝政府开放边境口岸,允许外国游客进入老挝旅游开始,至2005年,老挝的旅游业正好走过15个年头。然而就在这15年间,老挝的旅游业成为其最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之一,其发展速度令外界惊叹。本文将对老挝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发展特点、原因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简要分析老挝旅游业今后的发展走向。一、老挝旅游业的发展状况1975年12月2日,老挝人民在老挝人民革命党的领导下,推…  相似文献   

19.
1987年7月9日,广西印度支那研究会在南宁举行了老挝形势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在南宁的理事、会员40人.广东、云南两省有关单位的8位同志应邀参加了会议.讨论会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就老挝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以及中老关系、泰老关系、越老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发言的同志一致认为,目前老挝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仍然受越南当局控制.在政治上,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机关到武装部队的干部任免权都掌握在越南"顾问"手中,具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1992,(1)
1991年是东南亚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原苏联的解体及其在东南亚的收缩,柬埔寨问题的基本解决,东盟凝聚力和作用的进一步增强,中越恢复正常关系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关系的全面发展,使得东南亚的形势和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围绕着柬埔寨问题而形成的东盟和印支两个集团的对抗和对峙基本消除。尽管这一地区还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但从总体上看,缓和与发展正在成为东南亚发展的主旋律;经济技术上的竞争、合作和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各国最为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