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彪在我党历史上是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他一生跌宕诡奇,曲折多变。他自黄埔从军后,以其聪明才智和卓越战功累迁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纵队司令、军长、军团长,成为毛泽东麾下的著名战将,令国民党将领望而生畏。1930年他任红一军团军团长时年  相似文献   

2.
1936年5月,林彪率领红1军团随毛泽东东征回师陕北后,被调离红1军团,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后改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当校长。从军团长到“抗大”校长,人们对林彪的职务转变,特别是对他在“抗大”不长时间内的言行,褒贬不一,众说纷纭,至今使人难以分辨。  相似文献   

3.
杨成武上将在“文革”初期是我军的代总参谋长。在那个波诡云谲、人妖颠倒的年代,一个人的政治命运往往系于旦夕之间。1968年3月8日,杨成武怀着隐隐不安的心情驱车去见林彪。自随毛泽东南巡返京,杨成武深感此次“微行”所引起的波澜远未止息。如果说,当年他写《林军团长教我当师长》时,全然一片尊崇之情,那么在经历过复杂的政治斗争之后,他更懂得了如何去识别人。  相似文献   

4.
林彪与聂荣臻相识于1925年冬天。那年,林彪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聂荣臻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曾给林彪上过第一堂政治课。1932年3月,林彪与聂荣臻结成搭档,分别出任红一军团军团长和军团政委。在共事的几年中,聂荣臻坚持原则,与独断专行的林彪发生过数次激烈的争吵。新中国成立后,林彪称病拒绝挂帅出兵朝鲜。毛泽东指示其专心养病,从此林彪退到政治舞台的“边角”,成为清闲的旁观者。聂荣臻则代理总参谋长,积极协助毛泽东、彭德怀筹划抗美援朝战争。1959的庐山会议风云突变,林彪出任国防部长,主持中央军委工作。此后,林彪在党内…  相似文献   

5.
话剧中林彪扮演角色,在台上“任性发挥”,搞得其他演员手忙脚乱。1936年,29岁的林彪出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长兼政委。此时的林彪,仍孤身一人。他虽个头矮小,年轻时的他长得并不十分难看,一副椭圆形的脸盆,肤色浅黑,高高鼻梁,一对深不可测的大眼。然而他却生性孤历,寡言少语,不愿与人交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私生活呆板而严肃。红军到达延安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格怀等,常与青年男女一起在枣园庭院翩翩起舞,林彪则从不介入。一次,红军举行文艺会演,要求首长都要出节目,时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的林彪却找出理由加以…  相似文献   

6.
建国初期,副总理、副委员长以上的中央领导人多乘坐苏联造的“吉斯互用“”、吉斯115”高级轿车。毛泽东坐的是一辆黑色的防弹“吉斯”。1949年毛泽东访问苏联期间坐过这辆车,回国后,斯大林把它送给了毛泽东。1971年9月,毛泽东南巡时,洞悉林彪政变阴谋,他返抵北京丰台后,正是这辆“吉斯”载着他一路平安地回到万寿路住所。  相似文献   

7.
在“文革”中最乱的日子里,有人给黄克诚加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而其中有很多林彪是知情的。万般无奈之间,黄克诚写信给林彪,求他说句公道话,可林彪不仅不说实话,反而落井下石,更加重了对黄克诚的批判…… 粉碎“四人帮”后,黄克诚受命出任中纪委常务书记。此间,他有两个关于历史人物评论的讲话,一个是关于毛泽东的,一个是关于林彪的。关于毛泽东的讲话,已为党内外许多人所熟知,本文不再赘言。关于林彪的讲话,是他在审阅军事百科编辑部关于林彪的条目时,专门召集编辑们讲的。他说:“……你们要学司马迁,要秉笔直书,要对历史负责。”“林彪在我军历史上是有名的指挥员之一,后来犯了严重错误是死有余辜。在评价他的历史时应分为两节:一节是他在历史上对党和军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既要钱,又要政治” 1932年3月12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调聂荣臻任红一军团政委,同时,提升红四军军长林彪为红一军团军团长。当时,赣州战役刚刚结束,红一军团、红五军团组成东路军,在毛泽东带领下,趁第三次反“围剿”胜利以后敌人暂时无力组织新的进攻的空隙,打到闽南去,发展根据地,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并获得物资  相似文献   

9.
井人 《湘潮》2005,(7):31-35
被人称为“悲剧战将”的陈光,红军长征结束后接替林彪出任红一军团军团长,抗战初期又接任林彪为八路军一一五师代师长,而且一代就是5年。由于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陈光过早地从历史舞台上坠落下来,被湮没在时光的流逝当中。历史终究是不可随意抹去的。陈光于中国革命立下了不容否定的功绩,在抗日战争中,他是一位英勇善战、功勋卓著的骁将。  相似文献   

10.
1929年3月,罗瑞卿从上海经厦门、漳州、龙岩到上杭蚊洋。在蚊洋,他对蛟洋暴动的游击队员进行训练。红四军三打龙岩后,闽西地方武装合编为其第四纵队,罗瑞卿任参谋主任。 此时,林彪是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以后,林彪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罗瑞卿任红一军团保卫局长。保卫局直接担负保卫首长的任务,罗瑞卿在行军、作战时,总是不离林彪和聂荣臻左右。林彪极为满意,多次称赞他。1936年,中央决定办红军大  相似文献   

11.
1969年4月,在中共九大上,林彪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被写进了党章。同年9月,兴奋的林彪邀请叶群、黄永胜、吴法宪等人重上井冈山,因为井冈山是他“崛起”的地方,是他的福地。林彪与粟裕同岁,都是公认的军事天才、最能指挥打仗的人。南昌起义失败后,在天心圩整编时,林彪是连长,粟裕是连指导员,两人虽然不在一个连,但基本是平级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后来同时上的井冈山。粟裕在红军时期一直默默无闻,而林彪在井冈山仅仅用了两年,就由连长、营长、团长升至师长,22岁升任军长,成为毛泽东、朱德麾下的著名战将,成为令国民党将领望而生畏的“战神”。到1955年授军衔时,48岁的林彪在十大元帅中位列第三,仅次于朱德、彭德怀,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元帅。林彪是如何在井冈山崛起的呢?  相似文献   

12.
1971年9月,林彪叛逃事件之后,毛泽东听说在林彪的卧室里发现林彪摘录和书写了不少孔丘、孟轲以及儒家著述的语录和条幅,他认为林彪也是个孔孟之徒,由此便联想到“批林”,必须和“批孔”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博览之窗     
是谁造就了 “两面派”的林彪 林彪生前乃至死去多年,好像躲在一团神秘的迷雾之中。他的所作所为,黑白反差之大,令人目瞪口呆。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林彪已经成为“虚伪”、“阴谋”、“两面派”的化身。实际上,林彪并非天生的“两面派”。与林彪共事多年的聂荣臻元帅,谈到建国前的林彪时曾说:“我觉得他比较年轻,世故不多。”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也回忆说:“林彪来见毛泽  相似文献   

14.
徐世强 《党史文苑》2014,(12):46-48
翻阅1991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下面的注释是这样写的:“这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1948年林彪向中央提出.希望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姓名。毛泽东同意了这个意见。在收入本书第一版的时候,这封信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名批评林彪的地方作了删改。”  相似文献   

15.
九生 《世纪风采》2008,(11):37-39
1991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版曾收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该文下面的注释写道:“这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1948年,林彪向中央提出,希望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姓名。毛泽东同意了这个意见。在收入本书第一版的时候,这封信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名批评林彪的地方作了删改。”  相似文献   

16.
王勇  王鹏 《党史文汇》2000,(11):27-29
在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中,与林彪共事最多的,除了罗荣桓外,就是聂荣臻。从红军时期到抗战初期,两人多次在一起搭档。长期的共事与交往,使聂荣臻对林彪有着较深的了解。他努力配合林彪工作,但是在原则问题上却从不妥协,勇于坚持自己的立场,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真正本色。今年是聂帅诞辰100周年,回顾这段历史,对后人是不乏启迪的。原则分歧聂荣臻与林彪第一次搭档,是在红一军团成立后,林彪任军团长,他任政治委员。但二人的相识是很早的。在回忆录中,聂荣臻这样记述他与林彪最初相识的情形:“我在黄埔军校就认识林彪。北伐到武汉,林彪由黄埔…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不愿成为特殊的客人。1931年4月的一天,中央红军在东固准备迎击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围剿”。毛泽东到红三军团4师2团检查战备工作。中饭时,团长叶长庚到伙房,把自己的2斤腊肉拿出来招待他尊敬的“毛委员”。毛泽东吃饭时,看见别人是一碗竹笋炒豆腐,自己则多一大盘腊肉,他微笑地问道:“叶团长,怎么搞我特殊化哟?”彭德怀军团长也道:“咱们红军可是官兵一致呀/叶长庚连忙解释:“首长,这腊肉是我自掏腰包买的。”毛泽东听了,端起腊肉,对其他干部战士说:“你们团长请客,每人吃一块……”毛泽东下基层也不白吃白住。1933年…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伟人毛泽东曾对林彪进行过四次严肃的批评。这些批评都使林彪避免了大错误,对当时作为政治要员的林彪本人,甚至对党和军队的建设乃至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都起过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今天重温中共历史上这些“精彩华章”,反思其中的深刻内涵,对于各级领导者,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从毛泽东“一批”林彪,看领导者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古田会议”以后不久,1930年元旦,时任红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的林彪,给毛泽东写了一封元旦贺信。在信中,林彪提出了“井冈山红旗究竟能打多久”的问题。毛泽东觉得林彪对时…  相似文献   

19.
1970年8月,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举行,林彪在会上暴露了抢班夺权的野心.毛泽东对他一手扶起来的林彪这个“皇储” 深感懊海.他说:“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林彪的这一生》第239页)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培养接班人,选拔领导干部也是如此.韩非在《外储说  相似文献   

20.
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是我军建军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是毛泽东经长久酝酿后所采取的一项重大的治军、治国举措。实践证明,这一举措对于防止党内、军内闹独立性现象的发生,对于反对宗派主义和山头主义,确保军队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的团结与统一,产生了积极影响。长久酝酿毛泽东之所以确定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与“林彪事件”有很大干系。林彪无疑在革命战争中立下过显赫战功,毛泽东对他也曾十分赏识的。建国后,林彪收敛锋芒,常以生病为由,在家休息,但他并不甘寂寞。1959年庐山会议召开后,毛泽东与彭德怀闹翻,林彪被毛召上了山。林彪打仗机敏,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