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大街小巷的人们用抑扬顿挫的声音熟练地唱出《大中国》的歌时,高枫的名字便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记忆里、期望内。他常常会为某一个名歌星作曲,那曲子很快便飞扬遍了中国的角角落落;他也会偶然间写一首词,优美而意味深长,放到他的谱子上一唱,便又是一首美丽的流行的歌。他在中央美院学过雕塑,那份细腻敏锐的艺术感觉充分体现在他独特的表达方式中。他在歌手中的文化档次属于上乘,采访他似乎永远都不要记者费尽心机,你只需告诉他你的主题,他  相似文献   

2.
聊博一笑     
《工友》2007,(5):62-62
相识一日,数女生海聊。其中一位说她与心仪的男友相识,是因她无意中踩了他的脚。另一位女生听后,没过几天,便遇到自己心仪已久的男孩,于是便上前假装不知踩了一下他的脚。  相似文献   

3.
谭立独  赵颖 《工友》2014,(1):22-23
正他的工友说:"他的工作没有固定工作时间,别人上班之前他早就上了班,别人休息他也在上班,别人下班他还在上班。"一天,已连续工作了12个多小时他和衣躺在床上,便再也没有醒来。他似乎是安详地走了,因为他和衣躺在床上,没有任何挣扎的迹象。这天他已连续工作了12个多小时,中途没有休息,而长时间、高强度的劳动是他在工厂生活的全部写照。一觉之后,他便再也没有醒来。其实,这天他有捂着肚子向老板请假,但没被准允。  相似文献   

4.
酒仙王五     
肖恒东 《工友》2014,(7):49-49
正王五善饮酒,经常是"半斤尝味,斤把不醉",于是"酒仙"便成了他的别称。盛名之下,其实也符。酒仙时常摊上饭局,倒不是因他官高位显,饭局非他莫成,而是头儿觉得他在饭局中有极高的利用价值。特别是关键时刻,当头儿一口气接不上茬时,他能突然使出"别腿马",直杀得对方烂醉如泥,伏案无声。久而久之,头儿便觉得饭局上若少了王五就象身上少了根裤腰带。  相似文献   

5.
思悟 《工友》2009,(7):54-54
有这样一个人,在他小时候便没了父亲,母亲怕他受委屈,也一直没有改嫁,孤儿寡母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辛,他的学费几乎全是母亲从鸡窝里抠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热爱瀑流运动的勇士,一次又一次的漂流成功,使他声誉鹊起。当他又一次的漂流计划公布时,各大媒体更是争相报道,因为,这一次他将要进行一次前无古人的壮举产——完全不带助手,一个人完成漂流大西洋的全程。人们热烈地期待他取得具有特别意义的、将载入史册的成功。有家嗅觉敏感的出版社甚至抢先与他签下了协议;如果他的漂流成功,便出版由他本人撰写的,记录他漂流过程中丰富的生存体验的书,他将获得几千万元的报酬。  相似文献   

7.
出售赞美     
《工友》2008,(4)
我这人口才特好,辞职后便发挥特长,开办了一家赞美公司。只要你花上一点钱,就可以得到我由衷的赞美,让你带着忧伤而来,兴高采烈而去!赞美公司刚开张,一位酒店老板便带着他的儿子来了??我孩子读了三年书,老师不仅从没表扬过一次,还骂他是朽木不可雕!今天你可一定要好好表扬他!我  相似文献   

8.
朱朱 《时代风采》2014,(3):15-15
遇到付永新师傅纯属偶然,他去朋友那里送捎带的东西。付师傅皮肤黝黑.岁月沧桑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原来他是一位长途货运司机,我便与他聊了起来。  相似文献   

9.
陈军 《农村青年》2014,(3):39-41
一个人,喜欢诗歌,便背起行囊过起了他的梦想生活。他想象诗歌是什么,就按照想象生活了。虽然步履艰难、生活清贫,但在他身上泥土没有抖落之前,他已深深地扎根于大地。  相似文献   

10.
江引 《工友》2013,(10):58-58
一位年轻的商人被搭档出卖,人财两空,痛不欲生,想跳湖自尽。他在湖边碰上了一位观水静坐的智者,便将自己的境遇逐一细述。智者微笑着将他带回家中,令其从地窖里搬出一块偌大的坚冰。商人虽然百思不得其解,但还是照做了。冰块搬出来后,智者吩咐:"用力砍开它!"商人找来斧头便砍,不料猛烈的重  相似文献   

11.
一、16岁的他撞见了偷情男女之后便想入非非 16岁那年,第一次住进繁华县城的李小林,带着浴巾、香皂等,怯怯地来到了资江河边。河里洗浴游泳的人很多,女人们穿着十分性感的各式泳衣,男人则光着上身,下身只着一点点遮羞布。李小林愣了一下,他一时还适应不了赤裸身子的场面,便又悄悄地退了回去。  相似文献   

12.
湘南 《工友》2009,(7):7-7
今年32岁的小斌(化名)家在武汉市黄陂区农村,高中毕业后他便开始了打工生涯。23岁时,他到黄陂城发公司上班。尽管公司没有与他签订劳动合同,但他在该公司一干就是6年。  相似文献   

13.
态度与人生     
汪亭 《工友》2015,(4):46
简单的态度,蕴藏着丰富深刻的人生哲学,缓慢悄然地改变生活!我们同一天进公司,被分到网络部从事信息采编的工作。这是公司里枯燥的工作,我们需要不断地复制与粘贴,实在让人乏味。他本科毕业,学广告的。原本他应聘的是公司策划部,可却阴差阳错地被安排到网络部。他每天在QQ上,跟我抱怨工作量大,又学不到任何东西;还埋怨组长不给他调换岗位。我静静地听他发泄,而后便劝他,不要着急,慢慢来吧!其实,我也很沮丧苦恼。专科毕业的我,学的是新闻采编,但每天的工作根本就用不到所学  相似文献   

14.
父亲53岁的时候,被一个远房的亲戚招到城市里去做园林工人。他怕母亲一个人在家里憋闷,便将母亲一起叫了来。两个人在市郊租了间小平房,自此便开始了他们的"打工生涯"。这个城市发展得很是迅速,父亲每  相似文献   

15.
只因为在宴席中听了一个龙门阵,便产生了照章模拟的想法,谁知道,这一模拟,便使他在第5年收入现金达到100万元,而且,从此以后,年年收入都在1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6.
错位     
华琼 《农村青年》2006,(8):45-45
出门的时候妻问了一声:“去哪儿呀?” 他便慌起来,好一响才怯怯地回道:“到外面随便走走。” 妻在用心织他的毛衣,根本没抬头看他,他于是认认真真瞥了妻子一眼,猛然间发觉自己不是东西,心里很有点犹犹豫豫了。  相似文献   

17.
斯斯 《时代风采》2010,(4):30-32
早晨六点钟,太阳微微露出几丝尚显懒散的光亮,照着他酣睡中的眼,他便醒来。揉搓完惺松的睡眼,他夸张地舒展开长长的两臂,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精神便紧跟而来。脑袋里盘算起今天的事情:张姐的钱是该清一下了,当初讲好捎一趟三十块钱,这也差不多有十趟了吧。再加上自己带到她那儿吃饭的乘客,也差不多有四五十个了,一个两块的话,也有一百多了吧。  相似文献   

18.
在重庆,有一位被称为“阿炳“的盲人音乐家张治平。在他的身后,先后走进他生命中的两个女人,让他音乐的翅膀开始飞翔,进入了事业中的辉煌。世界模糊了,心里有一盏灯将他默默牵引张治平出生在重庆市北碚区一个工人家庭,但从小便显出天资聪颖。7岁时,张治平进入北碚区天生桥小学读书。开始,他坐第四排,老师在黑板上写的粉笔字在  相似文献   

19.
佚名 《工友》2010,(5):47-47
很多人的面试,在他走出那间房的一刹那就结束了。有些人的结束还礼貌些,当他走出房间时会说声“谢谢”,并轻轻地带上门;有些人的结束会莽撞些,因为他已多少能察觉出面试官似乎对他有点不感冒,于是便扬长而去,从背影都能看到一肚子的脾气。  相似文献   

20.
刘云利 《工友》2011,(6):50-50
2003年,李朝杰下岗了。下岗后不甘寂寞的他,筹措资金和别人合做生意,但刚出手,便被人骗得精光。 李朝杰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下班后,他不愿回家,感觉没脸面对老婆孩子。可生活还得继续,被逼无奈,他只能四处举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