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是关系党能否长期执政的一项根本性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提升党的执政能力这一根本任务展开,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制度改革和建设为重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曲折的党的自身建设的历史,执政方式作为党执政的实施手段,同样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我们党要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决定着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提高。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强调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党的执政方式创新的一个根本保障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肖力 《唯实》2014,(5):36-38
<正>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表述,从十七大报告的"尊重",到十八大报告的"保障",体现了对党员主体地位认识的深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抓住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根本。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反映了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既是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江  相似文献   

4.
文斌 《实事求是》2014,(3):58-61
新形势下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总结国内外执政党建设经验教训、抵御执政风险巩固执政地位等多维动因交互作用而生成的。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应着力在党的思想制度、组织制度、作风制度、反腐制度改革上下功夫,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5.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主要是指党的建设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对其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工作机制、自身建设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和创新。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当前,党的建设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不尽一致,制度设计不科学、运行不规范、执行不严格,制度文化发育不足,应以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为核心,深化党的建设根本制度改革;以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为重点,深化党的建设基本制度改革;以发展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为目的,深化党的建设具体制度改革;以培育制度文化、提高制度执行力为基础,深化党的建设运行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张军果  刘箭章 《唯实》2014,(2):39-4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首次提出"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对党的建设制度提出了明确的改革目标和新的要求。一、准确把握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目标方向与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建设永恒的主题,是关系党能否长期执政的一项根本性建设。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范畴、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过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提升党的执政能力这一根本任务展开,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制度改革和建设为重点。  相似文献   

8.
江金权 《党建》2013,(12):56-5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用“六个紧紧围绕”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任务和总体思路,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起进行整体部署。《决定》指出:“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渚I生,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这表明,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使我们党更好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
杨翔 《求实》2012,(Z1):23-24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从而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以后的一项根本制度建设,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核心问题。然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倘若没有宏观的正确策略引导,不是容易使其偏离方向,就是各个子系统的改革不"匹配",不"兼容",导致我们党无法利  相似文献   

10.
杨翔 《求实》2012,(A01):23-24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从而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以后的一项根本制度建设,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核心问题。然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倘若没有宏观的正确策略引导,不是容易使其偏离方向,就是各个子系统的改革不“匹配”,不“兼容”,导致我们党无法利用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正确应对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通过对世界上一些执政党丧失政权的深刻反思,科学地转变执政策略来加强党的建设,关系到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科学命题,从宏观上把它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起纳入到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当中。这不仅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更表明了我们党在自身建设方面的理论自信和实践自觉。认真领会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内涵、意义和具体要求,对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及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静  水草 《当代贵州》2008,(12):48-48
党的十七大强调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4,(18):8-9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必须把握好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紧紧围绕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更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就当前而言,充分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努力做好几项工作。一是凝聚共识。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奋进的号角化作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求是》2014,(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最近,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受到党内外、国内外广泛关注。编制《纲要》是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夯实党执政治国和自身建设的制度基础。为了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有关情况,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局负责人。问:相对于国家法律而言,党内法规这个概念使用较少。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党内法规的由来和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正式对外发布了,这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一步,对于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云岭先锋》2020,(1):38-39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决定》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摆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突出位置,充分显示其极端重要性。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相似文献   

18.
以改革和改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建设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对执政方式认识的新的深化和拓展。本文通过中国共产党在这一问题上的探索和实践,阐明了党的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从党政分开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第一次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辩证统一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作为执政能力建设总体目标之一鲜明地提出来。这是我们党总结执政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新形势下党必须遵循的基本方略和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表明党对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认识有了新的深化和拓展,党的执政理念实现了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20.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所以,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意义重大。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一要创新执政理念,牢固夯实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基础,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和领导水平;二要强化执政能力,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科学思维能力、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能力和统筹兼顾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