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金融体系的“免疫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缘于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和监管制度建设完全脱离。近二、三十年来,金融创新及相关的衍生产品蓬勃发展,但金融监管的制度建设却出现了严重的缺失。一方面,金融投资过于依赖数量化模型,理论假设与市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海啸的侵袭,给我市众多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我们认为,通过不断增强我市的金融创新能力,在金融制度、金融市场、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以金融创新服务企业创新、促进企业创新,进而实现金融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为促进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正新自由主义战略与金融危机之间的逻辑联系和实现机制大体是:政治战略—投机赌博—利益勾结—金融创新—利用暴富效应和对美国的盲目信任、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盲目崇拜—大肆掠夺—泡沫破裂—套现走人—金融危机—强迫各国埋单。新自由主义成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榨取全球超额垄断利润的意识形态工具。首先,资本积累金融化与全球财富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反思美国次贷危机的演进逻辑发现,由美国房价下跌和基准利率的上升所直接引爆的次贷危机,之所以演变为全球系统性金融危机主要在于:次贷证券化及各种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引致信贷危机演化为资产价格危机;而盯市定价规则、动态信用评级及其银行机构内部风险管理等金融系统内在的"过度顺周期性"恶化资本市场危机;跨国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调整风险资产组合、降低风险资产比重的行为导致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降,全球金融市场陷于无序状态,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系统性金融危机.而全球资产价值的大幅缩水,通过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和金融加速器机制的作用,使得危机由金融市场传导到实体经济,并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和投资渠道由消费型国家向生产型国家最后向资源型国家传递.  相似文献   

5.
由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引发的波及全球金融危机,给予世界金融发展及危机治理政策理念创新新的挑战,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主要问题就是怎样调整经济发展模式,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金融创新在完善金融衍生品市场,改变着金融体系结构,带来了经济的迅速繁荣,但也要重视合理的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信息网络革命正在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等多个领域改造世界经济。通过网络革命对金融业冲击的案例分析表明 :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在于人们对网络经济运行机制下的金融衍生工具缺乏认识 ,没有做出相应防范。网络经济对金融业冲击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应加大对金融工具创新和衍生金融产品交易量的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7.
作为政府调控经济重要手段的金融监管,在实现维护金融安全、稳定这一主要目标的同时,还折射出政府施政的主要意图。在当前全球出现过度金融创新的情况下,与西方金融监管相比,我国政府主导的金融监管行为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今后我国金融监管的改革,除借鉴西方有益经验之外,还要对金融创新所引发的西方金融危机进行深刻反思,摆脱其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清醒认识我国政府金融监管的职责、目的所在,进一步发挥好金融监管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8.
而至今仍在持续发酵的美国金融危机,正是美国经济长期空心化所埋下的恶果。当前美国的生产结构是,以金融及相关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远大于一、二产业;而在价值结构上,金融资产不断膨胀,金融衍生产品是GDP的7倍.  相似文献   

9.
何睿刚 《前沿》2014,(3):105-107
在金融危机阴霾依然笼罩全球的情况下,在金融行业发展进行重大战略调整的背景下,财产保险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具有影响全局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财产保险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的分析,认为模式和体制创新是财产保险产品创新的基石。财险产品创新主要体现在财险产品创新的出发点是满足和引导保险需求,调整险种结构,开发和创造新型保险产品,开发衍生型产险品种,挖掘投资性财产保险产品,还包括服务创新,销售模式与销售渠道创新等。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与对策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对我国经济发展也造成了不利影响,本刊特在“参政论坛”栏目开辟“越南金融危机”专栏,希望广大党员积极投稿,为抵御金融危机建议献策,本期首先刊发农工党中央经济工作委员会三位委员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