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科学论断深刻地揭示了知识的本质,指明了知识的价值。那么,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知识的价值该如何体现呢?知识分子的市场又在哪里呢? 一、知识的价值 马克思是这样给“人”下定义的:“人是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这里,“制造和使用工具”指的就是知识,换句话说,没有知识,人就不成其为人,与别的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说,知识是人类走出动物群体的精神法宝,伴随着人类走到了今天。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前一句,主要指工作管理而言后一句,就和家庭物资管理有密切关系了。 我们所以要花钱买东西,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有“可得效用”。但是,它的使用价值究竟有多大,能不能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呢?物品可能发挥多大的使用价值,这叫“实际效用”,如果“实际效用”小于“可得效用”,那么就出现了“效用损失”。在家庭管理中,应尽量做到物尽其用,避免“效用损失”现象。  相似文献   

3.
思维是一种能够通过实践和特别注意得以改进的技能呢?还是一种天生具有的能力?如果思维纯粹是运用受遗传决定的天赋“智力”,那么,对于思维我们就无事可做了,无论做什么也是枉费心机,可是,如果天赋智力必须由被你的思维的一种习惯技能来运用,情况就大不一  相似文献   

4.
从近年来美国针对中国的一系列冲突事件与遏制中国的措施来看,“中国威胁论”在美国某些政治家的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那么为什么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无法与美国抗衡的中国会被列为美国的战略对手呢?让我们来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最近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讲话时,再一次肯定了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完全正确的,他指出,我们的错误在于我们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坚持不够一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之一是由于人们对于两个基  相似文献   

6.
一、独腿人 在一次《痕迹检验》课堂上,教官刚讲完步法特征的检验,便有一个学生提问道:“老师,您讲到的步法特征检验的条件,必须是两只脚走出的一趟足迹,那么,在实践中,如果遇到一条腿的人怎么办呢?”教官被学员突然提出的问题一下子问住了,竟然回答不上来,及至下课后仔细一想,恍然大悟,嘿!独脚人的足迹本身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步法特征吗。可是,当时在场的人员竟无一人指出这一点,可见,人有时也会发迷的。  相似文献   

7.
人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说法:“人是社会关系的动物”。如果这个关于人的界定大致不差的话,那么,可以继续追问和推论的是:人究竟是依凭什么样的逻辑,进行关系交往的?在本期刊出的王林敏的《社会安排与个体行为:“关系”规则的存在基础》一文中,作者提出了“关系规则”这个概念,并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无论是文人学士,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都很注重自已的形象。从湘南子的“公正无私”,康熙的“正大光明”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都对形象做出了总结和概括。作为青少年宫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们的工作形象是什么呢?那就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我们履行职责完成使命的本质要求,是我们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古人说,师者,传道解惑。青少年宫是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教育人的地方,如果自身没有好的形象,怎么能教育出形象好的人;如果我们不加强自身修养,怎么能培养出人才呢?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以“…  相似文献   

9.
贾文革、鲁林两个犯罪团伙先后杀死54人,抢劫、强奸无数起,杀害人数之多,手段之残忍,作案时间之长,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都是罕见的。那么究竟为什么他们犯罪的足迹已经遍及了大半个中国,我们公安机关才得已侦破呢?笔者常常在想,如果我们的某些薄弱环节不出现问题,会是什么情形呢?因此,认识剖析这两个犯罪团伙的形成、发展和灭亡,对做好今后的公安工作是很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在人们学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时 ,会不断地听到教条主义这个名词。几乎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那一天起 ,它就不断地被人们加以教条化、绝对化的信奉。从第二国际的教条主义者 ,到苏联的僵化模式 ;从我们党内的陈独秀、王明 ,到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两个“凡是” ,都秉承了教条主义的衣钵。从一定的意义上讲 ,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 ,就是不断排除教条主义干扰的历史。那么 ,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 ,比较地容易出现教条主义呢 ?这除了认识上的原因外 ,也可以从社会主义运动自身的特点中找到一些解释。大家知道 ,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孙治福 《海南人大》2006,(12):40-41
权力观问题是做人、做官、做事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历来重点寻求解决的问题,更是在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人们普遍关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要正确理解与处理好权力行使问题,我认为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权力与法律的关系,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权力与名利的关系。一、权力与法律的关系权力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二是指直接范围的支配力量。那么,我们国家机关的权力其根源来自哪里呢?我们每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手中的权力是怎么得来的呢?根据我国宪法,我们国家的国体即国家的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就是以工人阶…  相似文献   

12.
情节河流论     
一、情节≈河流 曾被西方誉为“二十世纪分析小说艺术的经典之作”的《小说面面观》,是英国当代大小说家佛斯特小说理论巨碑。他在该书中深刻地指出了“故事”与“情节”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之间的本质异点。“故事”,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事件,“情节”,也是事件的叙述,但重点在揭示因果关系。他举了两个例子:“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是故事;“国王死了,王后也伤心而死”则是情节。对于王后之死这件事,如果我们问:“然后呢?”这是故事,如果我们问:“为什么?”这是情节。这一精采的论述,使我们透视到了“情节”内涵的本质核心。它告诉人们,创作构思提炼情节时,必须把握事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前因后果的内在联系。《辞海》是这样解释“情节”的:“情节,是叙事性文艺作品中人物的生活和斗争的演变过程。”所谓“演变过程”,即是事物“一种不断变化的流动的时间液体。”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情节,约等于一条不断变化的有前因后果联系的河流。  相似文献   

13.
“信仰就是对万事万物唯一性真理坚定不移的认定。”同样的道理,一个企业有了一种信仰,有了一种不断探求、接近“唯一性真理”的欲望的时候,这个企业也会快乐、幸福,也会具备一种极大的创造力和旺盛的生命力。那么,如何培养企业的信仰呢?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认为必须做到三点:首先要尊重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最重要的思想和精神应该就是“尊重自然,顺其自然”。这也是企业应该依从的“法”。第二点,在信仰中寻找到一种平衡。什么叫做“和谐”?就是要平衡发展,任何事…  相似文献   

14.
如果我们愿意倾听欧克肖特的哲学或其可能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领会它呢?今天,欧克肖特是以“保守主义”政治哲学家而名世的,但他与新近复苏的美国保守主义在思想上并没有多少相同之处。或毋宁说,他的思想与传统主义更为吻合。不论人们怎样看待他的思想,欧克肖特已经为健康政治学所必须的理论提供了历史哲学的支持。如果在欧克肖特的著作中有一个不断出现的主题,那就是他强调理论渗入(政治)实践带来的道德和政治的恶果。但是,他对渗透(政治)实践的恶果的强调并未因他主张人们需要通过追求传统暗示来指导其政治活动的观点而减弱。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的优点很多,尤其注重形象。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塑造着他们的群体形象。正所谓官有官样,民有民样;戴着眼镜,穿着朴素的大多是教员,而西服革履腰挂 BP 机手提大哥大的一般都是经理厂长。凡此种种群体形象,几乎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成定格。那么,廉者的形象又该是怎样的呢?在共和国这个泱泱国度里,从古至今,不乏其人,明代于谦就算其中一个,他在《入京诗》中,便为自己作了一张“自画像”:“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其实这也是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廉者的“标准象”。这幅“标准象”可用“清贫”两字来概括:一是“清。”廉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人际关系?什么是人际关系学?其内在规律是什么?对于人际关系我们应当怎样做?不应当怎样做?这些正是周向军教授的新著《人际关系学》所要回答的问题。“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一个人来说,他所面对的不外乎一个物的世界和一个人的世界。事实上人们对于这个物的世界已经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我们学习的各种知识、技能,大多是用来在这个领域中施展的,显然这与人的生物属性有关,人每时每刻都需要物的支持。那么对于人所面对的人的世界呢?是不是人们也应当掌握应用于这个领域的知识、技能呢?答案是肯定的,“人际关…  相似文献   

17.
现实生活中,遗失物品的现象经常出现。有人遗失也会有人拾得,如何处理遗失人与拾得人之间的关系呢?有人认为,拾得人应将其拾得物无偿返还,因为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拾金不昧”的美德,也有人认为,原物返还的同时,拾得人应当获得相应的报酬。我国现行《民法通则》第79条第2款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可见,现行民法对于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持否定的态度。那么,拾金不昧、无偿归还,是不是一种传统美德呢?我们回顾一下不同时期对于遗失物的不同规定。一、西周时期。我国最早的…  相似文献   

18.
马来西亚的马哈蒂尔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世界上谁是最能够管理政府的(人)呢?他认为是“医生”。马哈蒂尔对他的话作了一番解释。他说,医生治病的方法就是先把现象拿出来,病状找出来,然后通过化验、诊断,通过各种办法找出病因,然后开出一个药方来解决这个病,再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就要采用另外的措施。治国和治病是一个道理。治国也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有些语言,有时不太容易搞懂它的意思,像“官”与不像“官”就是一例。一个党员干部党风不正,工作失职,人们就会说;“这哪像个共产党的干部?”这似乎是说,当干部就要像干部,做“官”就要像“官”。但是在另一种情况下,群众又会表扬那些像老百姓的干部说:“他呀,当官不像官,行!”如果把上面的两种情况时照起来,就不大清楚,当官究竟应该像“官”,还是应该不像“官”?  相似文献   

20.
孝道作为一种美德本已成为全民族的共同意识,连穷乡僻壤也曾流传“百善孝为先”的信条.而进入本世纪后,在“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的思潮推动下.有人怀疑甚至反对了.于是,“孝子贤孙”总等于封建余孽.而“逆子贰臣”便是革命志士.那么,孝道是不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呢?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里,我们应当扬弃它还是继承它、发扬它呢?这是值得我们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