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考察女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学校适应与智能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以及年级对三者关系的调节作用,选取646名女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和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生命意义感、学校适应与智能手机成瘾显著负相关(r=-0.51,-0.55),生命意义感与学校适应显著正相关(r=0.48),P值均<0.01。学校适应在生命意义感与女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对大一、大二女生而言,学校适应在生命意义感与智能手机成瘾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Effect size=-0.22,95%CI:-0.32~-0.14),对大三女生而言,学校适应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学校适应的中介作用在大一和大二之间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大一组的中介效应量为-0.26,大二组的中介效应量为-0.50。生命意义感可以通过学校适应影响女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且年级可以调节学校适应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低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调研,发现不同校区间低年级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情况差异性不大,主要体现在需搬迁新校区的大一学生满意度较低,而已搬迁新校区的大二学生的校园适应情况比未搬迁大学生好;独生子女的心理适应状况比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好;家庭经济条件以及生源地对大学生适应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倍受社会关注,从对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四个系07级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1、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群体。2、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系别差异。计算机系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系,躯体化和强迫症状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系。3、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大一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入手,从生理、环境、家庭三方面分析了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心理适应教育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的自我认识、加强自主调节能力,除个体外,家庭在子女的适应关键期给予情感支持,学校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疏导。  相似文献   

5.
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如何接受与承担角色的转换值得各方关注。一旦转换有误,就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探讨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基础上,对大一新生心理特点以及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大一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笔者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大一学生职业兴趣及其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简要分析,探索高校如何培养大一学生职业兴趣,引导职业价值观形成,提出高校加强大一学生职业指导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一新生综合征的发生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一新生综合征是对大学生活不适应的一种概括,表现为学习焦虑、目标间歇、生活恐慌、人际困惑和心理落差等.新生综合征的发生,是从"独木桥"到"立交桥"、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从熟人世界到陌生人世界、从精英到普通的转变过程中的问题.大学生要预防综合征,就应努力做到: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生活从依赖转向自理,交往从旧集体到新集体转变,定位从彷徨走向自信.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郧阳师专、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区不同类型的三所高校2011级的200多位大一新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形式,对新生进行了综合调查。调查结果进行分类汇总和数据分析,对新生如何调整适应大学生活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可以归结为人际关系、考试、生活适应、学业前途、异性交往、自我实现和亲友支持等七大类.从发生频率来看,负性生活事件主要集中于人际交往障碍、考试失败、学习问题和失恋等方面.大三学生的人际关系负性事件最多,大一学生的生活适应负性事件最多.高校应积极、主动地采用多种方式,以减少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外国人居留证管理体系已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和需要,改革势在必行,取消现行大一充居留证模式,改版沿用了近50年的外国人居留证和使用了近20年的临时居留证,以磁卡式与贴纸式替代,是今后居留证体系可行性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从中学到大学,大一新生往往会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心理等方面出现适应困境,比较容易出现迷茫而不知所措,甚至迷失自我。在新生中会出现脱离自身实际而把别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唯一参照的“巴纳姆效应”现象。作为学生人生导师的辅导员应该正确认识新生中“巴纳姆效应”现象,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健康地成才成长。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大一新生迷茫心理情况调查入手,针对大一新生迷茫心理的现实表现,深入剖析了造成大一新生迷茫心理的原因,并提出建构自助、他助、互助体系是帮助新生顺利度过迷茫期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是帮助新生了解大学生活,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尽快完成由一名中学生到大学生转变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大学扩招,高职院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高职毕业生也急剧增加,就业形式趋于紧张,如何使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使高职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合拍,”充分抓住新生入学教育这一契机,找准切入点,创新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大一英语专业教学中,往往发现学生学习情绪渐低,难于开口表达,既处于所谓的心理弱势,造成教学效率低, 学生实际交际能力差等后果。本文就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建立大一学生的心理优势,以促进教学做一探索。  相似文献   

15.
入学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帮助新生尽快融入角色、自觉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形成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实施学分后给新生入学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传统的入学教育途径已不完全适合。美国费里斯州立大学自2002年起采用新生入学教育学分制的模式,通过整合学校各种资源、采取多样的教育形式、在长时间内持续地对新生进行小班制的入学教育,成功地帮助大一新生完成了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网络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它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謇重大影响。刚刚挤过高考独木桥的大一新生,大多都是抱着一种“我要解放”的心态踏人大学校门。我们通过对大一新生的观察了解,发现相当一部分同学迷恋网络。  相似文献   

17.
大一新生的迷茫、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以及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使及早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路径应包含四步:社会分析、自我认识、职业定位、方案实施。同时,基于现实中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是一个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尤其是刚入校的大一新生。高校新生脱离熟悉的环境,来到理想中的学府,但是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如何做好高校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着重分析和探究了大一新生面临的问题,以及高校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大学一年级新生步入渴望已久的大学殿堂,对崭新的大学生活充满着期待.然而,大学的教育管理模式与中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大一新生通常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一转折,会经历入校后的兴奋期、稍后的迷茫期和渐入角色的稳定期.着眼就业,首先利用兴奋期的热情,引导大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然后抓好时机,进行人生再规划,引导大学生尽快走出思想迷茫期,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基本能力的培养,帮助大学生尽快步入思想稳定期,为大学新生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们到沈阳市大一糖果厂搞调查,该厂厂长开门见山地向我们诉苦说:“假冒伪劣运动糖充斥市场,可坑坏了我们企业。”因此他呼吁打假要动点真格的,莫把打假变“假打”。 沈阳大一糖果厂是驰名中外的糖果制造企业,曾被评为省先进企业,其产品“运动糖”,有较高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