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试论如何依托高职教育定位进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高职教育定位角度出发研究高职教育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从学校管理、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分析目前我国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通过增强建设高职校园文化意识,以学校定位为基础制订合理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突出精神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导向作用以及以人文性、职业性为导向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作为社会亚文化系统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由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和风气以及传统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共同构成的文化。从本质上说文化就是人化,从价值上说"文化化人",校园文化与校园人是相互创造的。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会培育出什么样的人,反之亦然。军校校园文化既有高校校园文化的共同性,也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要做到与时俱进,适应党和国家对培养"打得赢"、"不变质"现代化建军人才的特殊要求,必须自觉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确定文化品性、建构基本内容、选择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生、教师为主体,以校园活动为阵地,以各种文化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项思想文化内涵与实际相结合的综合性工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形成一定的文化环境,倡导一定的文化观念,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同时,他们又时刻接受着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要使学生在校园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塑造健康的形象,培养成“四有”新人,就必须立足实际,重视基础,优化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立足学校实际,健全良好组织结构十五大报…  相似文献   

4.
徐季方  杨玲玲 《工会论坛》2003,9(5):107-108
学校的文化品位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十分重要。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在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同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管理干部和职工队伍。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这句话,不但是对校园文化在学校各项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阐述,同时也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一)校园文化是由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们共同创造和汲取的学校各种形态的集成和总和,主要表现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其一,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指学校里的教学设施,生活资料和后勤服务、保障设施等。例如:电教设备、教室、教学实验室、办…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教育方针和育人精神,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中对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各级学校越来越注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已经成为各个学校关注的焦点。现在各个学校营造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校园文化的营造不全面,忽视了制度和物质层面。而共青团在这些方面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参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加强学生文化队伍建设、巩固学生文化阵地等方式,帮助各级学校营造出适合本校校情,适应时代需要,符合中学生特点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教育方针和育人精神,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中对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各级学校越来越注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已经成为各个学校关注的焦点。现在各个学校营造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校园文化的营造不全面,忽视了制度和物质层面。而共青团在这些方面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参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加强学生文化队伍建设、巩固学生文化阵地等方式,帮助各级学校营造出适合本校校情,适应时代需要,符合中学生特点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魂,是学校的根,是学校焕发生命活力的源泉。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资源。安顺学院作为地方院校,立足于地方文化,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并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地方文化与学校文化互融共生,进而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内化为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潜移默化地辐射、带动地方文化发展,形成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具有传递信息、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培养能力等多种功能。高校校园既是一个教育环境,又是一个文化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但能为优化育人环境创造条件,而且能起到环境育人的效果。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具体体现,加强以“营造和谐育人环境”为根本出发点的校园文化建设,对进一步搞好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优化良好育人环境,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教育方针和育人精神,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中对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各级学校越来越注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已经成为各个学校关注的焦点.现在各个学校营造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校园文化的营造不全面,忽视了制度和物质层面.而共青团在这些方面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参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加强学生文化队伍建设、巩固学生文化阵地等方式,帮助各级学校营造出适合本校校情,适应时代需要,符合中学生特点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1.
论当代高校体育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社团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充分运用体育知识传播、创造校园文化提供实践的平台。目前,人员流动大和管理松散是影响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因而,必须规范管理体制与机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场地器材保障,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真正发挥体育社团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创建和谐校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校女生节现象是随在校女大学生群体日趋壮大,社会性别教育逐渐由第一课堂发展到第二课堂而出现的产物。女生节活动的开展逐渐改变了校园文化的性别无差异状态,提供给女大学生成长发展更加开阔的舞台,培育了女子社团组织活动的场域空间,也为女性研究和行动组织介入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性别意识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试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全方位地走进了大学师生的生活世界,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师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塑造大学师生时代精神风貌的重要因素。因此,要积极关注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利用网络文化的优势,使校园网络文化成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传播先进文化和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熟起着引导方向、提升修养、学习规范、指导社会化等多种作用。研究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发挥的作用,有利于培育优秀的校园文化,从而使大学生成为先进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5.
大学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其中,物质文化建设要折射出校园人的独特风貌;精神文化建设要注重当代社会的特点,体现时代的风貌;而制度文化建设要侧重于通过在校园中规范师生行为,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体现一个学校的教、学、研风格,制度文化建设是独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6.
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尽如人意,只有实施品牌战略,坚持与时俱进,以专业为基础和以学校精神和优良传统为依托,树立精品意识、传播意识和创新意识,才能打造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名牌。  相似文献   

17.
建设和谐校园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和谐校园需要和谐的、健康向上的、协同进步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校园文化建设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校园必须解决的首要任务。目前,要营造建设先进校园文化的氛围,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利用现代化媒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以建立一个人文的、和谐的校园。  相似文献   

18.
隐性民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效性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使大学生接受并践行民主理念、形成民主政治所需要的政治人格的必要途径。高校进行隐性民主教育,管理部门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广大学生参与民主管理,践行民主管理;教师应以自身言行,向广大学生示范民主平等的理念;同时,要努力构建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呈现出新的特点,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1)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2)思想解放和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3)个性心理因素的影响。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一是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坚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是加强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四是加强法制建设,以完善的法律规范来影响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五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促使大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一些高校大学班级“边缘人”现象普遍存在,而且有逐渐蔓延的趋势。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必然会对和谐校园的构建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班级“边缘人”现象进行深刻反思,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科学引导大学生积极生活,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