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贿赂犯罪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审讯僵局是经常遇到的难题。审讯僵局主要出现在试探摸底阶段和对抗相持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审讯僵局呈现对抗性和相对性的特点。分析审讯僵局的形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对于打破审讯僵局并推进侦查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2012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完善了辩护人在刑事诉讼法中法律地位和作用、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使得审讯双方地位趋向对等化,对侦查机关的审讯工作影响相当大。传统的对抗性的"刚"性审讯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刑事诉讼法的要求。为此,立足于新修订的法律和审讯现状,重新审视审讯关系、审讯步骤和审讯方法,探索构建全新的"柔"性审讯模式。"柔"性审讯模式是指建立在分析审讯的根本规律及犯罪行为人心理及行为特征基础上,为达到明辨真相、获取证据、感化教育的目标,审讯活动以说服犯罪嫌疑人,让其自愿进行供述的审讯模式,包括准备、接入、交锋、突破、善后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2012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完善了辩护人在刑事诉讼法中法律地位和作用、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使得审讯双方地位趋向对等化.对侦查机关的审讯工作影响相当大。传统的对抗性的“刚”性审讯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刑事诉讼法的要求。为此,立足于新修订的法律和审讯现状,重新审视审讯关系、审讯步骤和审讯方法,探索构建全新的“柔”性审讯模式。“柔”性审讯模式是指建立在分析审讯的根本规律及犯罪行为人心理及行为特征基础上,为达到明辨真相、获取证据、感化教育的目标,审讯活动以说服犯罪嫌疑人,让其自愿进行供述的审讯模式,包括准备、接入、交锋、突破、善后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审讯是一项复杂的心理交往活动,但这种交往又不是一般的人际交往,是审讯人员同犯罪嫌疑人带有心理冲突性的交往。本文从审讯活动心理准备阶段和展开初期入手,对审讯双方心理关系尤其是对犯罪嫌疑人心理状态及其特点进行了探讨.拟为审讯计划和审讯对策的制定提出心理学依据。进而增强审讯人员的实战水平和能力,实现审讯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一)讲究讯问艺术,注重审讯笔录的制作 审讯笔录作为司法机关为查明犯罪事实,在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时用文字制作的反映讯问情况的记录,在贿赂案证据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审讯笔录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嫌疑人翻供的可能.审讯笔录虽然在不同的侦查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记全、记明、记准、记透是制作笔录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一 )讲究讯问艺术 ,注重审讯笔录的制作审讯笔录作为司法机关为查明犯罪事实 ,在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时用文字制作的反映讯问情况的记录 ,在贿赂案证据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审讯笔录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嫌疑人翻供的可能。审讯笔录虽然在不同的侦查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但记全、记明、记准、记透是制作笔录的原则。一要围绕犯罪构成要件 ,制作完整翔实的审讯笔录。在讯问贿赂案件犯罪嫌疑人和制作笔录过程中 ,应紧紧围绕犯罪构成要件 ,层层推进 ,做到“五清楚、五排除”。一是主体身份清楚 ,排除犯罪嫌疑人为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可能 …  相似文献   

7.
侦查环节是调查犯罪、抓捕罪犯、定罪量刑的重要阶段。讯问是最重要的侦查手段,审讯过程中视频监控到的非语言行为能反映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对犯罪嫌疑人非语言行为进行分析,可以引导审讯者调整讯问技巧和策略。为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防止审讯人员滥用权力,应对视频监控进行标准化规定。  相似文献   

8.
对于审讯策略的研究与应用,目前,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审讯实践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多局限于"中观"甚至"微观"层面,缺乏对审讯过程的顶层设计。而"非对称策略"在审讯中的应用则是一个全新的审讯思维模式。其实质是要将"非对称"性的战略思想融入到审讯中去,以达到对症下药的奇效。它是对现有的各种审讯策略的系统梳理与有效整合,使审讯主体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得心应手。非对称策略即以非对称的审讯力量和不对应的讯问手段,制服犯罪嫌疑人,促使其交代犯罪经过而制定的整体策划与计谋。本文首先对非对称策略做了一个整体的概述,其内容分别包括非对称策略的渊源和非对称策略的指导思想。其次,本文分别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论述了非对称策略与常规审讯策略的关系。最后,进一步明确了在整个审讯工作中,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非对称策略的具体应用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预审阶段犯罪嫌疑人的几种心理状态和某些表现形式,以及审讯时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同时,阐述审讯时针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我们所应采取的基本矫正策略,从而使案件的审讯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测谎技术在司法工作领域内的广泛开展 ,解决了许多以往用经验、技术无法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从以往只由物的鉴识进而发展到对人的鉴识 ,避免了由于复杂的犯罪假象而带来的侦查活动的盲目性。作为一种侦查手段的测试结论 ,为测后审讯及审讯方案提供了事实上的依据。测试活动和测试结论的得出 ,改变了审讯活动中 ,敌我双方的力量和态势 ,是促成犯罪嫌疑人作出真实供述的重要基础。犯罪心理测试作为一种技术手段用于侦查阶段 ,是行之有效的。但它不能代替侦查、审讯 ,其结论最终是通过审讯查证所获取的证据来印证、核实。  相似文献   

11.
吸烟是千家万户和空见惯的寻常现象,但这一现象发生在预审活动这一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就具有了特定的具体的内容和涵义。审讯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或某个阶段中的某一时刻,审讯人抽烟或受市人抽烟,透过其缕缕迷蒙烟雾就会发现,审讯矛盾双方的抽烟现象各自发生的具体时境(即抽烟主体所处的时间背景、特定条件),无不和案情的发展变化及其审讯双方各自的性格、阅历、情绪,尤其是当时所处的微妙的心理状态有着内在的紧密的联系。窥探和研究其中的奥秘,洞察和了解矛盾双方的抽烟的现实心态,对于驾驭和掌握审讯情势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2.
在审讯中,有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主要包括:畏罪、侥幸、抗拒、绝望等,同时,有罪嫌疑人心理活动一般要经过对抗相持到动摇反复再到供述罪行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的每个阶段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无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泰然自若、愤慨不满、忧心忡忡等。对此,审讯人员应根据嫌疑人的出身、自然简历、家庭组成、社会背景、审讯环境等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评判,以提出了相应的审讯对策。  相似文献   

13.
探索犯罪嫌疑人在被审讯中临近供认阶段的心理形成、变化及各种反应 ,把握犯罪嫌疑人临近供认时心理的行为特点、诊断途径和诊断方法 ,这对攻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 ,抓住审讯的核心 ,提高讯问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渎职案件讯问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使其如实供述所犯罪行不仅是攻坚战,更是心理战。对此,首先要寻找嫌犯的"动情点",攻破其心理防线;其次要掌握审讯对象一般心理规律,根据其试探摸底、焦躁对抗和动摇反复等不同心理阶段采取不同的审讯策略;再次要选择特定审讯对象,确定案件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审讯气氛是指在审讯活动中占优势地位的,能被审讯活动双方强烈感觉到的,特殊的精神体验和情绪状态。这种特殊性是由于审讯人员、审讯环境和被审讯人之间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
“微笑”审讯概念的提出是着眼于我国警察机关审讯活动中的“稀缺元素”而论的。“微笑”审讯倡导的是审态平和、含而不露的谋略性的审讯方式。它是将形态上的沉静温和、语言表达上的通情达理与用智用谋完美结合,使审讯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艺术化。因此说,“微笑”审讯是一种建立在施策用谋基础上,又高于一般施策用谋的艺术化审讯活动。  相似文献   

17.
累犯、惯犯难审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审讯方法不合适、证据观念不正确、羁押场所不规范是公安部门和干警主观方面原因;累犯、惯犯自身的心理特点、复杂经历,现行的侦审一体化和律师介入等制度的不完善是客观方面原因。审讯人员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审讯技巧,树立正确的证据意识,规范看守部门职能;突破累犯、惯犯心理防线,查实累犯、惯犯身份,适应侦审一体化制度,加强对侦查阶段介入律师的监督。  相似文献   

18.
职务犯罪审讯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强有力的较量,犯罪嫌疑人抗审能力的增强、法律限制的增多等给审讯带来严峻的挑战。笔者通过对在押职务犯罪罪犯进行调查问卷,对犯罪嫌疑人供述动机形成的原因、自我评价等进行了分析,侦查人员应运用使用证据、利用矛盾、情感影响、认知重构等审讯方法,完善审讯体系,破解审讯难题,提高审讯水平,充分发挥审讯在查办职务犯罪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强迫——屈从型虚假供述是警察审讯室中出现较多的虚假供述类型,也是造成冤假错案的罪魁祸首。其产生与犯罪嫌疑人的服从、受暗示性和本能的生存需求紧密相关,但更多的是警察的强迫审讯策略所致。赋予犯罪嫌疑人审讯阶段辩护权并建立合理的讯问规则是减少审讯室中强迫——屈从型虚假供述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0.
当审讯成为侦查工作的难点后,加强审讯说理研究很有必要。在论述审讯说理技巧时,需要对审讯说理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审讯说理分为批驳式与确立式说理,单面与双面说理,归纳式与类比式说理,侦查人员与其他人说理,口头、书面与视听说理几类。无论哪种类型的审讯说理都必须符合说理的一般规律,即要求审讯说理要把握说理的逻辑、信用、情绪三个要素,在审讯说理中溶入法律、政策、事实等要素,还要注意语言的使用。有的放矢、把握关键性问题、避免逻辑性谬误、调控情绪、保持语调低沉明朗、根据情形调节语速、保持适中的音量、配合身体语言、戒掉口头禅等是审讯说理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