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审刑事(附带民事,下同)判决书是第一审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终结时,根据已经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证据,依照法律的规定在确认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及承担何种刑事责任时所作出的书面决定。它是一种非常严肃的法律文书,因此对它的制作,要求非常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规定的格式,一审刑事判决书的制作模式包含有五个方面的内容:(一)首部;(二)事实部分;(三)理由部分;(四)判决结果部分;(五)尾部。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作用不同,要求各异,相互间看似相互独立,实则有密切的联系,它…  相似文献   

2.
不少基层人民法院在刑民案件判决书中的最后部份,往往写道:“如不服本判决,可于接到判决书次日起十日内向本院提出上诉状及副本,上诉于××人民法院。”这样表述法律所赋予被告人的上诉权利,似还有欠妥之处,值得注意。根据刑诉法和民诉法的规定精神,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既可以书面上诉,也可以口头上诉;既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3.
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一百二十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判决书应当写明案由。案由是案件性质的集中体现,不同性质的案件,法律规定了不同的处理原则,因此,定准案由是正确处理案件的重要环节。刑事案件以及经济合  相似文献   

4.
李星 《法制与社会》2012,(7):121-122
公益诉讼条款进入《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显示了立法者观念的进步:从假定原告只会为切身利益发起民事诉讼,逐步过渡到了使用现代社会中的公民标准来对其加以参照;从原先将公共利益等同于国家利益的观念,逐步变为承认这一利益的独立存在.对主体的假定,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诉讼法学问题,背后折射出法律与对人文价值追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刊一九八二年第七期刊登了周道鸾、张泗汉两同志写的《谈谈怎样制作好刑事判决书》一文后,陆续收到许多读者来信,对评介文章和判决书予以充分肯定,认为有助于提高判决书的制作水平。有的法院还组织刑事审判庭的干部认真学习,取长补短。来信中对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81)中刑字第366号刑事判决书和评介文章,也提出了一些补正和商榷意见,我们选登其中的三篇以及若干意见摘录。由于来信甚多,本刊篇幅所限,恕不一一刊登,敬希鉴谅。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的民事判决书从形式到内容越来越受到法学界有识之士的非议 ,民事判决书的改革已成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民事判决书的制作理顺民事诉讼关系 ,改变过去民事判决书的法官主导型和主观性 ,强化诉讼过程的客观性 ,突出争议焦点 ,加强分析说理与思维过程 ,从而使民事判决书充分体现民事诉讼民主化、公开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反诉是民事案件中被告享有的诉讼权利,是被告用于对抗原告的诉讼要求,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诉讼手段。基层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独任庭、合议庭应当正确理解反诉的含义及反诉的条件,把握反诉与反驳的区别,做到依法审理被告提起的反诉。  相似文献   

8.
<正> 一、确定身份的依据在刑事审判中,原、被告身份的确定依据两个标准:一是形式上起诉与应诉;二是实质上法庭审理对象的实施者与受施者。明确各种法庭审理的对象,是确定刑事审判原、被告身份的基本前提。法庭审理对象是指审判主体进行具体审理活动的目标指向。它具有三个特征:1.它是一种被认为损害原告方利益的事实;2.这一事实往往是被告人的行为及其结果的定格;3.该事实因原告人起诉而需要法院查处。我国刑事审判中,一审、二审、再审的审理对  相似文献   

9.
民事执行是民事诉讼的最后阶段,是保证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以及其他法律文书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是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民事诉讼法试行五年来,我国各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逐步建立了执行机构,  相似文献   

10.
裁判文书、特别是其中的判决书,在法律实务和司法改革中十分重要。由于我国既有判决书的结构和说理存在诸多不足,有必要依据诉讼法理加以改造与重构。我国判决书中的事实部分不应以事实判断和认定为功能,而应当借鉴德国法经验,从功能上转换为强调记载和证明的本案事实部分,并且更加注重对程序性事项的记载。判决书的理由部分应当同时包括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的内容,加强事实说理和回应争点,并且考虑在必要时引用其他说理资料。  相似文献   

11.
12.
王松 《法律适用》2011,(2):95-99
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审理诉讼案件和非讼案件终结后,依据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对案件实体争议或者当事人提出的实体权利主张作出权威性判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司法文书.在民事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等三种裁判文书中,民事判决书的写作和执行难度最大,既事关当事人切身利益,又直接决定着法官办案的质量,在审判和执行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撤诉有两种情况 :一是原告起诉后 ,于法庭宣判前自动申请撤回起诉 ;二是原告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 ,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按撤诉处理。民事诉讼法同时规定当事人自愿撤诉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 ,人民法院均应作出裁定 ,裁定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 ,也可以是口头的。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撤诉裁定 ,人民法院均应通知双方当事人和第三人。但在司法实践中 ,人民法院往往只把撤诉裁定通知原告一方 ,特别是口头裁定 ,几乎不向被告方和第三人宣告 ,认为撤诉是原告处分自己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单方面的行…  相似文献   

14.
修改《行政诉讼法》原告规定,将利害关系明确规定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对被告资格的修改完善,以行为者作被告和同级政府为"兜底"被告。经过行政复议的行政诉讼案件,应当以原行政机关为被告,直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原始纠纷,做到讼了事结。  相似文献   

15.
<正> 下面是某中级人民法院的一份终审判决: “上诉人张瑞、刘殿荣不服××县人民法院一九八○年九月六日(80)刑判字第7号以杀人罪判处张瑞有期徒刑五年;判处刘殿荣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刑罚的刑事判决。上诉人以同张广军之间是包办、买卖婚姻,是他人  相似文献   

16.
原告陈××于1994年卖给史××煤一宗,计款2万元。史××将面额为2万元的转帐支票一张交付原告。支票未填写收款人,用途栏内注明“煤款”,背书栏内有史  相似文献   

17.
<正> 民事委托执行是指执行文书需要在委托法院辖区之外执行时,委托法院按照法律的规定,履行一定的手续,由受委托法院具体实施执行措施,以最终实现执行文书内容的过程。民事委托执行的意义不仅在于保护合法当事人的权益,维护正常的社会民事交往和秩序,同时,也是为了维护法院的职能活动和法院作为国家司法机关的权威和尊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安定和国际间的正常交往。自从一九八二年《民事诉讼法(试行)》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法院的民事委托执行活动逐步走上正轨,但在当前司法实践中仍有不少不统一的做法,反映出一些  相似文献   

18.
改革民事判决书制作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公正和效率为价值取向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突出了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确立了法官“居中”裁判的职责,反映在民事判决书的制作上,要求民事判决书不仅是解决当事人民事实体争议的审判过程和裁判结果的书面反映,更应反映法官在审判案件过程中运用审判权的公正性。审判权的公正运用既表现在实体裁判的公正,又包括适用程序的公正,民事判决书应是法官向社会公众表明做出裁判结果具有公正、合理性的载体,这在客观上要求民事判决书能够成为证明法官做出的判决结果公正及程序合法的论文。一份叙事清楚、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无懈…  相似文献   

19.
周敏 《法制与社会》2011,(36):66-67
造成民事执行难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其中民事判决书存在的诸多问题就是其一,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现实中民事判决书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并根据实践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在缓解执行难,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韩红俊 《河北法学》2006,24(9):117-122
从我国现行不同审级法院的职能混同和民事判决书改革存在的弊端出发,探讨法院之间纠纷解决到规则之治的职能分工与民事判决书改革之间的关系,指出不同审级法院的民事判决书应与之相对应的裁判事项、阶段性的诉讼目的和预期受众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