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中国民政》2007,(4):62-63
江苏省昆山市政府确定上调城乡低保标准,其中,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年2880元,标准调整后的农村低保对象仍然享受原先与低保制度配套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2.
学术前沿     
《中国民政》2013,(12):28-29
陈玲玲,刘敏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6月上撰文认为,城市低保制度历经二十年的发展已经硕果累累,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家庭经济情况核实难,城市与农村低保制度缺乏有效的衔接,导致人均收入水平高于农村低保的保障标准而低于所在城市低保标准的进城务工人员被排除在低保制度体系外。二是保障标准偏低,标准统一固定,没有考虑到家庭规模、结构,缺乏弹性。三是现行法律法规没有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分担城市低保保障资金的比例,导致各地低保资金投入随意,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地区贫困人群享受相差悬殊的城市居民低保待遇。四是退出难问题突出,专业化队伍建设落后以及低保管理部门权力受限。针对低保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规范低保申请人资格审核制度。完善信息网络平台,使得低保申请者和受助者的信息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3.
黄静 《广东民政》2009,(7):37-38
近年来,广州市的低保救济和各专项救助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低保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政策不断完善,财政投入不断增加,困难群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城市低保“边缘群体”仍游离在低保政策之外,他们存在着一些与低保家庭一样的困难,有部分居民甚至比一些低保户还困难,看病难、教育难问题尤其突出。黄埔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这部分弱势群体的保障问题,经过深入调研,根据本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蔡勇 《中国民政》2013,(1):59-60
为进一步加强城乡低保工作,促进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低保工作责任制,河北省魏县民政局三个到位加强农村低保工作。一是低保政策宣传到位。认真贯彻低保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舢证州低保政策、法规的学习和宣传,为群众发放宣传则、明白纸,争取全社会低保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掌握低保工作动态,为完善低保政策和制度提供准确依据。定期组织乡镇低保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培训,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贵溪市民政局不断健全完善以低保为重点、各项救助相配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充分发挥对“三类群体”基本生活的保障作用。截止6月底,全市有5316户10547人享受城市低保,月发放低保资金164.38万元.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到155元;有7857户16482人纳入农村低保.月发放低保资金108.06万元,  相似文献   

6.
刘廷智 《当代广西》2012,(10):58-58
贺州市八步区近年来全力提高低保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有效保障了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政》2007,(3):62-63
广西百色市出台《关于在全市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对建立全市农村低保制度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科学确定农村低保对象和标准,规范农村低保对象的申请、审批程序和保障金发放办法,以及如何等措农村低保资金等进行明确规定。从2007年1月起,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特困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威海市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提高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具体标准:市区(包括环翠区、高区、经区)城市低保由每人每月260元提高至300元,这是目前全省最高的城市低保标准;全市农村低保由每人每年800元提高到不低于100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由每人每年2100元提高到不低于2400元,  相似文献   

9.
数据     
《群众》2013,(12):I0062-I0062
江苏城乡低保标准双超400元今年7月起,江苏各地全面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标后全省城市低保平均标准达到每月480元/人,农村低保平均标准达到410元/人,均增长了50元左右。城乡标准差距进一步缩小,88个涉农县区已有40%实现了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最近,笔者参与了全县农村低保调查,现在农村低保存在"分户吃低保、一户保一人、撒胡椒粉"等情况,每户家庭大都是1人或2人享受低保,个别困难特殊的家庭才整户纳入低保,低保对象大多是家庭中的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其中享受低保的老年人占全县低保对象总数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徐清照 《青年论坛》2008,(4):136-138
当前农村低保制度正处于全力推进阶段,对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除了加快经济发展以逐渐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外,还要建立健全农村低保标准正常增长机制;科学制定农民收入评估标准,改进收入调查方法;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农村低保资金到位;健全农村低保工作机构;加强低保工作信息化建设;加强对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增强低保对象的脱贫能力。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沙坪坝区民政局在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低保工作分类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低保工作的“三项机制”:完善低保与就业的联动机制,增强低保制度的就业推动力;完善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参加义务劳动的机制,增强低保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建立健全诚信机制,切实做到应保尽保,不应保者坚决不保。同时,做到“三个明确”:明确低保民主评议小组的组成人员及所占比例;明确低保民主评议的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3.
邓盛元 《广东民政》2010,(11):28-28
肇庆市怀集县十分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该县五保提标和低保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成为今年落实五保、低保政策的先进县。  相似文献   

14.
学习民政部去年12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社会救助规范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几年来本地农村低保工作实践,就规范农村低保,提出如下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楚汉  朴枫 《广东民政》2009,(11):28-29
了解民政的都知道,做低保难。这是实情,难就难在低保对象的确认。低保对象散居在乡村和街巷,只有村(居)委会才最了解他们的经济和生活状况;乡镇(街道)工作千头万绪,低保工作一般难居重要位置;县(市、区)民政部门人手奇缺,往往只有一个人负责低保工作(分管局领导除外),不可能对乡镇(街道)上报的低保对象一一调查核准。因此,低保对象能否准确认定,主要取决于村(居)委会是否准确把握政策界限,是否秉公办事。  相似文献   

16.
袁明宝  李宽 《长白学刊》2014,(2):99-105
农村社会中的规则混乱,带来了村干部在低保分配上的困境及村民在申请低保上的无原则诉求。在低保分配上出现了两种异化现象:低保户到低保人的变迁和低保资源分配的"关系化""治理化"倾向。这源于村干部在低保分配中抛弃了公共规则而选择了策略性、工具性的行动伦理,从而必然带来低保资源分配不公平。在低保申请上,主要出现了"人人要低保,户户争贫困"现象。村民这种心理诉求是由村庄政治社会结构形塑出来的,具体来说是由村民和村干部、村庄社区和国家互动形成的。低保政策在实践过程中没有共同认可、具有可行性和公正性的可供参考的规则,这成为当前农村低保政策在实践中遭遇各种困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陈秋明 《中国民政》2006,(10):41-41
最近,各类民政报刊杂志上就低保工作中存在的“宁吃低保、不愿就业”问题发表评论,指出现行低保政策和再就业工作之间存在冲突,城市困难居民为了得到低保待遇,不愿再就业,也就是说,现行低保差额  相似文献   

18.
冮树革 《长白学刊》2016,(6):110-115
完善城市低保标准是低保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社会公平正义和低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低保标准的制定和调整不仅是方法论的问题,也是贫困治理和低保标准政策取向的思想认识问题。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建立是由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转型催生和推动的,是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转轨中的适应性政策创新,同时也是在经济转型中传统社会救助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基础变革条件下的应对性制度创新。中国城市低保制度建立以来,城市低保标准不断提高,当前和今后需要结合社会救助制度的转型发展,进一步完善低保标准政策,体现人文性、保障性、协同性、地方性和法治性等政策要素和政策理念。  相似文献   

19.
对低保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中国民政》2009,(11):44-44
随着我国各地城市低保的日益完善,农村低保的逐步推广,实现低保的城乡一体化成为促进城乡低保向深层次推进、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工作。在推进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统一机构。在县一级应设立城乡低保管理办公室.作为统一审批城乡低保申请的办事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20.
蒋从群 《中国民政》2011,(12):47-47
低保工作以其政策特殊性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低保政策能否有效执行,直接关系着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保障,也关系到社会稳定。笔者认为,要把低保这一繁杂的日常工作当作“家常菜”,慢火细功,一招一式精雕细刻,让低保真正实现保“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