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纪念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过的辉煌历程,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按照总结、继承、完善、提高的原则,进一步推动新时期的人大工作,探索新形势下开展人大工作的新路径,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于2014年9月17日举办了"纪念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理论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人大研究》2005,(3):F002-F002
为了纪念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周年,系统总结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理论成果,全面反映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研究水平,为人大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实践服务,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尹中卿担任主编、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中国人大》杂志社和《人大研究》杂志社有关人员共同编辑出版了全国第一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文集——《人大研究文萃》。  相似文献   

3.
郑广良 《辽宁人大》2007,(12):22-22
近几年来,我市在开展人大宣传工作中,积极创新宣传方式,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广泛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人大研究》2006,(8):F0002-F0002
为了纪念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周年,系统总结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理论成果,全面反映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研究水平,为人大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实践服务,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尹中卿担任主编、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中国人大》杂志社和《人大研究》杂志社有关人员共同编辑出版了全国第一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文集——《人大研究文萃》。收入本书的文章主要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省级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的研究报告,《中国人大》、《人大研究》杂志以及其他报刊发表的理论文章。本书编选的文章有较高理论水平,有深度、有创新,有权威性、指导性、启发性,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近年来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的概貌。  相似文献   

5.
郑荣 《人大论坛》2014,(10):36-37
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时间的考验和兴衰变化,锤炼出治国理政的好制度,五星红旗在中华大地上飘扬时,人民从此真正行政当家作了主人。今天,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过了六十年,六十年山峦跌宕却依旧葱茏,六十载江河滔滔仍丰盈万物,厚德载物的大地无限生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前行中不断完善和健全。一位人大工作者这样说到:“多少牺牲方有今,奴隶始得做主人。人民层层选代表,代表事事为人民。立法选官决大事,强国富民定乾坤。代表大会一院制,切合国情顺民心。”1979年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修改宪法决议和地方组织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这是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健全地方政权体制,加强地方政权建设,进一步发挥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作用的重大措施,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荣强 《人大论坛》2014,(11):54-5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乡镇人大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县、乡人大功能的发挥,直接关系着人民当家作主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7.
人大的不变,体现的是人大工作者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坚持。人大之变,则反映了大家对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懈追求和探索。在不变中求变,方能真正保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8.
要闻     
《中国人大》2014,(2):4-4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会成立1月7日,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会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出席大会时指出,要认真总结人大制度的发展经验,积极探索人大制度的特点和人大工作的规律,不断推动人大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大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切实把人大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吹响了新时期加强人大理论研究的强劲号角。今年1月,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会正式成立,张德江委员长在成立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加强人大理论研究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进一步鼓舞和坚定了各级人大开展人大理论研究、推动人大理论创新的信心。理论上的发展创新是行动上开拓前进的前提。随着人大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大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和长足进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个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也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和加深。我是1985年和刘政同志一起到全国人大工作的。我俩在进人大之前长期在党的部门工作,对人大制度缺少认识。当时理论界对人大制度研究也很不够,这方面的书籍和文章都不多见。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健全‘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制度。”近期,平顶山市湛河区人大常委会就基层人大工委设立后的作用发挥问题开展了调研。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特别是北京市第三次人大工作会议以来,北京市人大进一步明确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大及其常委会、人大工作者的关系,把制度、机构和人员的内在联系说得既明白又具体,廓清了党内和社会上很多同志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同时也指出了人大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执行者和操持者,指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在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过程中肩负的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13.
与时俱进,是制度常青的重要品格。走过六十余载不凡历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与实践创新取得丰硕成果,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大工作也面临着更新的课题。要保持人大工作的与时俱进,发挥人大应有的作用,就必须以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果,创出新经验,获得新成果,推动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王欣 《中国人大》2014,(7):37-38
人大工作如何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要求,体现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的精神?如何推动首都全面深化改革、治理“大城市病”?这是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履新以来一直深刻思考并时刻践行的事情。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所呈现的创新举措、务实新风与扎实成效鲜活验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人大宣传工作对及时反映民主法制建设的新成就,不断扩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影响和推进人大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大宣传工作要紧紧围绕“三贴近”原则,加强宣传队伍和宣传阵地建设,建立和完善人大宣传工作制度,创新宣传  相似文献   

17.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此,迫切需要加强人大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需要不断完善人大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但必须在坚持的基础上创新,以实现党与人大关系法治化、人大主体精英化、人大监督职能健全化。  相似文献   

19.
《人大研究》2006,(11):F0002-F0002
为了纪念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周年,系统总结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理论成果,全面反映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研究水平,为人大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实践服务,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尹中卿担任主编、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中国人大》杂志社和《人大研究》杂志社有关人员共同编辑出版了全国第一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文集——《人大研究文萃》。收入本书的文章主要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省级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的研究报告,《中国人大》、《人大研究》杂志以及其他报刊发表的理论文章。本书编选的文章有较高理论水平,有深度、有创新,有权威性、指导性、启发性,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近年来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的概貌。  相似文献   

20.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的制度,是经过长期酝酿、艰难探索才确立下来的。而这一制度一经确立,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20年的实践表明,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是现阶段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重大措施,对推进地方人大的工作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