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动     
南京安永能解释一下什么叫“动荡弧”吗?编辑部:“动荡弧”的概念源自美国国防部《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专指中亚、中东、南亚和东南亚构成的弧形区域,但其中不包括东亚和东北亚。前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布热津斯基在不同著作中对这个区域有不同的称呼,诸如“长椭圆形地带”、“不规则的穆斯林新月形区域”、“欧亚大陆的巴尔干”或“全球巴尔干”等,  相似文献   

2.
杨毅 《当代世界》2010,(2):7-10
21世纪头十年是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十年,国际安全威胁呈现多元化趋势,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汇,各种战略力量的此消彼长和分化组合牵动着国际安全战略格局的动荡与调整。而“9·11”恐怖主义袭击和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等一系列“战略意外”则加剧和加快了国际战略格局的动荡和改组。  相似文献   

3.
王京烈 《当代世界》2013,(3):39-41,50
被西方媒体称为“阿拉伯之春”的运动,2010年11月,由一个突尼斯大学生之死引起,随后在西亚北非国家引发了一系列以“民主”和“经济”等为主题的反政府社会运动,这场运动如狂潮风暴,襄挟着整个阿拉伯世界,更令数个国家政权更迭然而,旧政权虽被推翻,几十年累积下的社会痼疾却并未离开;预想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革新并未实现,各种矛盾反而进一步激化、爆发;地区伊斯兰力量整体崛起,并逐步走向阿拉伯国家政治舞台的中心,反而令美西方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骤然紧张值此轮阿拉伯地区动荡两周年之际,本刊特约请专家撰写了系列文章,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解读,以引发更多思考,  相似文献   

4.
日本社区老年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分析 一、老龄化与少子化的双重挑战 日本是最后一个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工业国家,却是全球老龄化进程最快、老龄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日本从“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率从7%到14%)仅仅用了24年的时间,而且,其老龄化程度还在继续加剧。2009年日本100岁以上的人口逼近4.04万,  相似文献   

5.
2011年国际政治形势与上一年一样,也是“乱”字当头。从日本福岛核灾难到欧债危机;从美国“重返亚太”到俄罗斯搞“欧亚联盟”计划;以及从“阿拉伯之春”高潮迭起到“占领华尔街”运动向全球扩散、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在文明问题上坚持“西方中心论”和“西方优越论”,在实践中倡导“普世价值论”和“文明冲突论”,这种等级性文明观给世界带来巨大动荡和灾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要想避免陷入新一轮战乱,亟需从“文明冲突论”转向“文明交往论”和“文明互鉴论”。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全球文明倡议应运而生。这一倡议主张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对构建和平发展的世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2007年,世界经济中的有利因素仍然存在并继续发挥积极作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美元贬值和石油价格上涨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不同,但对整体世界经济的负面冲击有限。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7、2008和2009-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5.2%、4.8%和5.1%。从2003年到2012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4.9%,  相似文献   

8.
李丹 《当代世界》2011,(10):23-25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寒”尚未完全消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西亚北非局势动荡的“苦夏”正如火如荼,但加强合作、共谋发展、以改革促稳定已成为国际社会各方共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应爱尔兰政府、阿曼政府、  相似文献   

9.
执政的民主党在第22届参院选举中惨败,丢掉过半数席位,日本政治重陷动荡、混沌期,酝酿新一轮格局巨变。但最令人关注的,还是在此变动不居的国内政治背景下,日本政界思潮、政策思想向“前鸠山时代”回流、外交安全政策呈现“返保守化”趋势。对全球、亚太及中国周边局势具有重要影响的日本政治、战略走向问题再度突显。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社会民主党及其发展的局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社会民主党是俄罗斯民主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要载体。伴随着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动荡与转型,俄罗斯社会民主党也经历了一个从分散到统一的过程。俄国社会民主党对俄国政治生活的影响不大,得到群众的支持率不高,出现“思潮与政党相脱离的奇异现象”。俄罗斯的社会条件、政党格局、政治文化以及俄罗斯社会民主党内部自身存在的缺陷等因素制约了俄罗斯社会民主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卢静 《当代世界》2013,(2):46-48
自2010年西亚北非局势动荡以来,“保护的责任”再次成为国际社会讨论的焦点,一些西方国家藉此倡导进行人道主义干涉。何谓“保护的责任”?它是否会成为国际关系的新规范?本文对此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东剧变已经历六个年头,许多国家引入西式民主,不仅未能实现所谓“民主”、“自由”,反而使地区陷入“乱而不治”“破而未立”的尴尬境地,催生更多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引发教派纷争、民族矛盾、政局动荡、经济下滑、民生凋敝。“走什么路”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艰难抉择,地区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谈诸子百家     
吴营洲 《法制博览》2010,(18):50-51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称霸,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但,言论最为自由,政治最为开放。就政治空气、学术氛围而言,其时当是我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几可称之为无与伦比。于是就出现了“诸子百家”。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和贫富分化对台湾政党政治产生深刻的影响。为摆脱陈水扁执政的负面影响,民进党中生代尝试推动该党转型。在此背景下,从2008年5月到2012年2月蔡英文领导的民进党走上“中间偏左”的路线。本文综合分析台湾的社会分化结构、选举动员模式和政党选举策略,探析民进党“中间偏左”路线的形成与演变,透视当前的民进党转型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5.
康帅 《当代世界》2008,(7):55-56
2007年底尤其是2008年以来,越南经济运行出现动荡,通货膨胀率一路走高,货币大幅贬值,股市和房市暴跌,贸易赤字恶化,经济增长放缓。2008年5月底,摩根斯坦利、惠誉等国际投资银行和机构纷纷发布报告唱衰越南经济,对越南的主权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到“负面”,警告说越南正走向类似于泰国1997年的货币危机,甚至会连累整个东南亚地区出现货币危机的情况。一时间,有关“越南出现金融危机”、“越南经济衰退将引发地区金融危机”的报道充斥媒体,数年来一直被世界普遍看好的越南经济仿佛一夜间褪去了耀眼的光环,未来发展的不确定因素陡然放大。  相似文献   

16.
张刃 《工会博览》2023,(29):42-43
<正>新闻记者“跑采访”是必修课、基本功。在没有网络甚至连电话都稀缺的年代,记者采访更是要靠“跑”,不跑就抓不到新闻,跑晚了“丢人”,甚至可能“丢饭碗”。旧中国社会动荡,各路高层言行、各种军事力量都影响乃至左右着大局,都是媒体必报的重要新闻,谁抓住了谁就是赢家,因此记者采访竞争十分激烈。  相似文献   

17.
张春 《当代世界》2023,(11):14-2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先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一系列“中国倡议”,为国际社会应对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贡献中国理念、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大动能。“中国倡议”的基本属性是中国特色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领域模块。“中国倡议”为“全球南方”提供重要引领与合作动力,必将推动构建“全球南方”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朱学东 《南风窗》2008,(23):3-3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正在全球蔓延,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们纷纷表态,世界将遭遇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在应对这场危机的过程中,欧美诸国的救市方案被一些人视作"向左转"、"跨越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红线"、"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盛行全球的自由市场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国际政治与经济发展可谓是风雨兼程。在国际政治领域中.2003年局部动荡地区处在一个多事之秋.摆在国际社会面前的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在持续动荡的国际政治形势下,令人宽慰的是全球经济出现了新的转机。2003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扭转多年颓势.复苏步伐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20.
陈迎 《当代世界》2023,(11):28-33
加强国际合作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严峻挑战的必由之路。“全球南方”作为全球气候治理不可忽视的力量,为推进国际气候谈判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伴随“全球南方”的崛起,全球气候治理格局从南北对峙走向界限模糊和内部分化,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中国作为“全球南方”的天然成员,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凝聚南方力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全球南方”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团结合作,通过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三大全球倡议”等平台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为构建更加公平有效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