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困的腐败     
在一些贫困地区,特别是国家级的贫困县,群众的生活仍然十分艰苦,他们的年人均收入仅仅在千元左右。然而,就在这贫山瘠壤之中,也有一些“硕鼠”,他们或吮吸着人民的血汗,腐化堕落;或是随心所欲,拍脑袋决策.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使本已贫困的农民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尤其是沿海地区,部分农民的生活令许多城里人叹服,甚至出现工人到农村打工的新景观。即使中西部地区的农民,生活状况也有明显改观,加上国家扶贫攻坚力度的加大,不少贫困地区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越过了温饱线,跨入了小康行列。然而,就在农民喜气洋洋奔小康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看到,有少数地方在“小康村”的上报数字中做了手脚,使原本贫困的村也戴上了“小康村”的红帽子。虽然这是少数现象,但也应当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小康村掺水老百姓遭殃1995年,我…  相似文献   

3.
目前,一些农村的贫困地区在扶贫后,经济收入有了提高.但同时由于脱贫后掐断了扶贫的供血渠道,这些地方的农民再也得不到外面的钱款或财物,他们所得的实惠少了许多,生活水平比扶贫时期下降.于是,一些地方的农民开始打起小算盘,与其摘掉贫困的帽子,还不如继续戴在头上好.他们开始主动求贫,等待外面的救济.当地干部也十分留恋贫困这顶帽子,不思进取,靠贫困帽子混日子.这一社会问题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4.
党“十五大理论与实践”征文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当前在绝大多数农村,农民群众已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正向小康生活迈进。而在一些贫困地区,农民群众在物质生活贫困的同时,也出现了“精神贫困”,具体表现在:一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缺乏深入理解,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认识不全面,看不到脱贫的希望;二是农民群众围于以单家独户为单位的小生产模式之中,科技素质低下,生产效率不高;三是贫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生活贫乏。农民群众这种精神上的“…  相似文献   

5.
在宁夏,“西海固”的含义不仅仅是地域的名称,同时又是贫穷、落后、封闭的代名词。这里大部分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形沟壑纵横、丘陵起伏,土地之贫瘠,自然条件恶劣,历史上就有“苦瘠甲于天下”之说。这里的大部分农民世代栖居在黄土崖边的一孔孔土窑洞,或山脚下的一间间黄泥小屋里,年复一年地与贫困作着无奈的抗争。  相似文献   

6.
这些年来,在市场经济和下“海”风潮的猛烈冲击下,边贫山区中小学教师流失现象较为严重,现就这一问题进行思索,并力求寻找解决途径。 边贫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落后,经济贫困,不少乡村不通公路,缺水少电,生活、工作条件差,学校条件更为简陋。在这种情况下,要使教师专心工作确实很不容易。边贫地区学校教育经费紧缺,教师表面上工资高过行政,实际收入比起县内不少单位部门又是低的。而且,边贫地区学生基础差,教师所花费的精力和工作难度往往要比发达地区大得多,  相似文献   

7.
毕节市七星关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的乌蒙山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区,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曾是全国有名的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老、少、边、山、穷”等众多标签集于一身,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典型.  相似文献   

8.
贫困地区农村“文化贫困”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 学家 刘易斯 认为 ,穷人因 其物 质生活 的贫 困,导致 一种 “文化贫 困”:他 们有一种 强烈 的宿 命感、无 助感 和自卑 感;他 们目光 短浅 ,没有远 见卓 识;他们 视野 狭窄 不能 在广 泛的 社会背 景中 去认识 他们 的困 难。一些伦 理学 家也 指出:贫 困不 利于经济 生活 中 德性 的发 展 。文 化贫 困 对人 的尊 严 和人 性的 堕 落 以 及 社会 发 展 所 造 成的后果 是无 法衡 量的。目前 ,“文 化贫 困”现象 虽不 是我国 农村 社会 的主流 ,但在 我国的一些 贫困 乡村 却普遍 存在 。文化 贫困 及其所 产生 的影响 主要 表现 为…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吕梁地区是一个多山、多灾、贫困面较大的内陆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是这一地区长期贫困的直接原因。从80年代初开始,这里的群众创造了以户承包治理小流域的经验,实现了责、权、利和治、管、用的统一。但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户包治理小流域、荒山滩涂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包而不治、不愿大量投入,有的地方有山、有水而无人治,有的地方想治又没有山,资源分布不均衡。针对这一现状,1993年以来,在全区农村推行了拍卖“荒山、荒坡、荒沟、荒滩”使用权的新  相似文献   

10.
同处一山景不同 转换观念是关键 我省贫困地区长期背着贫困与落后的双重包袱,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由于受“贫困文化”的制约和影响,这种贫困文化诸如满足现状、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等。在这种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封闭、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长期束缚人们的思想,困扰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处望谟、紫云、罗甸、长顺、惠水、平塘、荔波7县的麻山、瑶山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1992年人均占有的粮食17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87.7元,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556.6元的33%,缺粮3个月以上的农户占总农户的20%以上,麻山地区5600多户,30多万贫困人口,至今还处在食不裹腹、衣不蔽体、住不遮风雨的境况。然而同处于麻山地区的罗甸县大关村,近几年来充分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展山、水、田、林、路综  相似文献   

11.
贫困农村自然条件差、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符合低保标准的贫困人口多,但各级政府用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资金有限。要使“低保金”在帮助贫困农民摆脱贫困方面切实发挥作用.需要探索贫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多种实施形式。  相似文献   

12.
谭大松 《当代党员》2007,(12):36-38
“下岗职工、贫困农民、低保人员生产生活困难,他们的问题解决不好,和谐万州无法构建。”重庆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吴政隆这样说。面对令新一届区委一班人头痛的“三个六万”(即六万下岗职工、六万贫困农民、六万低保人员),万州大地正演绎着驱赶贫魔铸和谐的动人乐章。  相似文献   

13.
孙悦 《共产党人》2010,(16):52-52,48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地处宁夏南部山区,这里不仅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资源缺乏,干旱少雨,而且交通落后,信息闭塞,是一个生态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经济社会发展十分缓慢的地区,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是国家"三西"贫困地区之一。该地区贫  相似文献   

14.
贫困山区由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传统农业仍占主导地位,市场经济相当落后。弄清其落后的主要表现,分析其落后的内在和外在的根源,这是寻求发展贫困山区市场经济的科学对策的前提。 一、贫田山区市场经济不发达的主要表现 市场经济就农民而言,重点是进行商品生产和经营,这在贫困山区的农村几乎还是一张白纸,人们从事的是半自然经济和半商品经济。这些地区的农民市场经济不发达的主要表现是: (一)生产单一性。农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经营土地有了自主权。但由于受传统农业观(农业就是粮食)和传统农民观(农民就是种庄稼)的影响,农民的主要精力和主要作物都是“以粮为纲”,粮食虽然丰收了,可农民家里的余粮并不多,甚至还要吃供应。因为一年到头全家的各种经济活动主要靠卖粮进行,形成了“砍柴卖,买柴烧”的不良状况,经济收入也只能做到“温饱型”。  相似文献   

15.
贫困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越扶越贫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三:其一,穷有理思想在作怪。贫困的地方属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差、底子薄,但是多年来的贫困,使这些地方因为穷而变得有理:我贫困,国家不管谁管!其二,懒得脱贫。一些地方由于国家长期扶持帮助,使这些地方出现了吃饭靠老天,花钱靠国家的情况。其三,扶贫款好要。多年来,由于贫困地方不断向上伸手,逐渐熟悉了要钱的“套路”,再加之有些审批部门没有严格把关、验收,使这些专项款被轻而易举地要来,甚至有些款项没能专款专用,反被挪用。在扶贫工作中,不仅要体现公平…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扶贫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前景。但是,与此同时又产生了某些导致贫困的新因素,致使一些贫困农民旧贫未脱,新贫又至,甚至脱贫又返贫。 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之所以贫困,有其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过去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自然条件差,天灾繁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地区经济实力过弱;人文素质低下,人口过多且增长过快;专业人才匮乏,科技滞后,自我发展能力低,等等。通过七、八年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扶贫开发,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致贫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致贫因素多数已经消亡或正在消亡,少量的则由次要上升为主要因素,尤其是新的致贫因素在不断产生。如:生产要素分离,以小对大(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贫穷文化”影响,领导方法陈旧,“五生(生态、生产、生活、生育、生穷)”恶性循环,发展思路滞后,“抽血”“输血”失衡,扶贫资金移位,经济结构老化,等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致贫新因素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存在性广,如生产要素分离,以小对大矛盾、“贫穷文化”意识等,在贫困地区几乎是比比皆是;二是隐蔽性强,一些致贫新因素不像天灾、基础设施一类表露明显,“欺骗”性强,且产生背景错综复杂,各因素相互交织作用,单一的解决措施难以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各项优惠政策不断落地,脱贫攻坚的进程不断加快,我省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农民的物质财富有所增加,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但农民的心理却依然"贫困"。在扶贫实践中,部分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更有甚者,一些贫困户不愿意摘"贫  相似文献   

18.
林明达 《当代贵州》2004,(17):26-27
“八七”扶贫攻坚之后,我省剩下的300万农村贫困人口分布更加分散,生产生活条件更加恶劣。一句话,最后的贫困往往也是最难攻克的堡垒。 通过对贵州农村贫困现状、原因的广泛深入考察调研、分析求证和对一些贫困乡镇、村的亲自帮扶、指导,省委书记钱运录明确指出:“三基本”是贵州脱贫绕不过的“弯子”。摆榜的变化是对“三基本”的生动注解和说明,对其他极贫乡镇的扶贫开发无疑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党建扶贫核心在党建,优势也在党建。抓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是党建扶贫工作的根本点、着力点。自1979年以来,我一直从事农村报道,出入乌蒙山、武陵山、雷公山、月亮山、大娄山、麻山、瑶山等贫困地区农村,看到一个带普遍性的现象:凡是经济贫困、文化落后、农民不得温饱的地方,都是基层党组织  相似文献   

20.
鼎力送贫山     
鼎力送贫山有一位革命先烈本名宋爱爱,为了改变家乡的贫困,改名宋聘三,谐音“送贫山”。这个当年未能实现的梦想最后由他的同宗侄孙实现了。这位圆梦人就是河南禹州市浅井村党支部书记宋木义。浅井村,位于崆峒、具茨两山夹峙的山岱间。在贫困中熬泡大的宋木义深知,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