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以150票赞成、2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反垄断法》,并将于明年8月1日正式实施。从1994年被列入人大立法议程算起,《反垄断法》的立法经过了13个春秋;而从1987年8月当时的国务院法制局成立《反垄断法》起草小组算起,这部法律的立法整整经过了20年。  相似文献   

2.
反垄断法作为"经济宪法"从一开始起草到如今提交人大审议,一直倍受关注和争议。中国从上个世纪70年末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到如今不过30年,相比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尚有相当距离,再加之已出台《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因此在我国市场经济还处于发展之时,不应仓促制定《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3.
王娜 《法制与社会》2014,(7):99-100
自《反垄断法》实施以来,这部被发达国家称之为"经济宪法"的法律因遭遇市场体制发育不完全、行政权力强势介入经济等制度困绕而难以有效发挥规范竞争秩序的作用。审视我国《反垄断法》的制度缺失,研究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个性差异,对于完善我国的反垄断制度,构建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具有重大理论意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据《海峡都市报》载,酝酿了近20年的《反垄断法》,如今又面临新的变数——尽管《反垄断法》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06年度的立法计划,但据参与这部法律起草工作的人士透露,在最近一次草案修改中,“禁止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一章被整体删除。即将出台的《反垄断法》或许会成为一部专注于反经济性垄断的法律。笔者认为,制定一部仅针对反经济性垄断的《反垄断法》,就丧失了《反垄断法》作为法律的基本属性。中国的垄断现象其实质咎于行政体制,即行政垄断,如果《反垄断法》不写入反对行政垄断的内容,那么该法案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反垄断诉讼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规定的误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的反垄断诉讼中普遍存在着对《反垄断法》关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规定的误读。从盛大网络案、中国移动案和重庆建行案三个典型案例入手,发现各地法院所受理的很多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并不存在《反垄断法》上的诉因,属于反垄断"伪案"。对于这些案件,各级法院不应当按照《反垄断法》进行审理。误读《反垄断法》关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定会带来法律和经济上的危害,有必要对这些误读做出纠正。  相似文献   

6.
正一、我国刑事垄断犯罪的缺失的现状我国现行的《反垄断法》中缺失关于刑事责任的条款。在《反垄断法(草案)》中有"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但是,在2007年通过的《反垄断法》中取消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现行的《反垄断法》只规定了两个刑事责任条款,即第52条和54条,但这两个条款都不是针对垄断行为规定的。《反垄断法》第52条规定,对反垄断执  相似文献   

7.
胡健 《政府法制》2008,(17):6-6
被寄予了厚望的《反垄断法》8月1日开始实施。《反垄断法》这部命运多舛的法律,从草案起草到三审通过,历经14载,见证了中国市场经济的艰难转型:发达国家的“旁敲侧击”,转型社会的政经生态,国资的固若金汤,外资的强势进人,民资的不安现状,垄断行业的分配失控,普通民众的维权希望,在这部法律的立法进程中更是一览无余。  相似文献   

8.
今年8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正式实施的日子。这部被称为市场经济宪法的出台,在中国整整走了14年。这部法律的出台将对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产生里程碑的意义。尤宪迅博士是位学者型的律师,他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反垄断法学。本文中,尤律师对反垄断法达到的目标、实施中的难点,以及可能发生的现象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9.
2008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反垄断法》,在我国尚属一部相对年轻的法律。随着反垄断行政执法附则和司法解释的陆续出台,这部重要的市场规制法律逐步实现体系化。每一次反垄断法的行政或司法实践,都会在媒体上掀起波澜。而年轻的反垄断法与同样年轻的互联网发生碰撞,更是激发出了精彩的浪花。奇虎360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一案,从起诉到一审判决,都吸引了大量的眼球。对于普通看客来说,这是360和腾讯近年来别扭不断的其中一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微软案为首的跨国公司知识产权垄断案件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我国不断涌现出跨国公司起诉中国企业侵犯其知识产权的案例,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反垄断法》随即出台,但这部万众期待的经济宪法又是否能有效地约制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垄断呢?本文将以反垄断法为基础,从行为定义,机构设置,以及惩罚机制上论述该法约制跨国公司垄断行为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以微软案为首的跨国公司知识产权垄断案件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我国不断涌现出跨国公司起诉中国企业侵犯其知识产权的案例,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反垄断法》随即出台,但这部万众期待的"经济宪法"又是否能有效地约制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垄断呢?本文将以反垄断法为基础,从行为定义,机构设置,以及惩罚机制上论述该法约制跨国公司垄断行为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正一、引言反垄断法对于保护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保持经济活力、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故反垄断法又有"经济宪法"之称。"徒法不足以自行"。为了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自2008年《反垄断法》实施以来,我国反垄断执法部门对非法限制竞争行为展开了积极执法。特别是近年负责价格反垄断执法的国家发改委加大执法力度,电信联通案、液晶面板案、茅台五粮液案、奶粉案以及IDC公司案等一批重大案件更是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制度是整个反垄断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作为反垄断法主体的禁止制度相互配合,共同担当着维护国家整体经济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任。我国出台的《反垄断法》虽然没有明确使用"适用除外"这一概念,但法典中有适用除外的个别条款,因此,可以认为我国《反垄断法》己经初步确立了适用除外制度。  相似文献   

14.
正在我国,"反垄断"的概念似乎是与"搞活经济"同时进入人们视野的,反垄断法的研究也已有了相当长的历史。然而我国的《反垄断法》却是一个十足的难产儿,仅立法草案的起草过程就耗时十余年,2004年2月,商务部将与工商总局共同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送审稿)》报国务院后,历经数次修改审议,直至2007年8月10日才正式审议通过。《反垄断法》第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么垄断法》)于2007年8月3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问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法制成熟的明显标志.  相似文献   

16.
反垄断法素有经济宪法之称,在整个经济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维护着市场的自由竞争机制。随着我国《反垄断法》于2008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环境似乎已被建立起来,然而不容否认,我国的电力、电信业、交通运输业依然被国家垄断。本文拟从《反垄断法》的实施对这类垄断企业的影响方面探究如何建立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7.
"每个国家的反垄断法都代表了国家对经济、对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的态度和治理理念。"不久前,曾任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的王晓晔提出了自己对反垄断法修正草案的意见。2021年10月23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后,反垄断法修正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这是中国反垄断法实施13年来首次修正。《法人》记者了解到,截至11月下旬,全国人大共收到410余条关于反垄断法修正草案(下称"草案")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江淮法治》2014,(22):52-52
正作为世界上最早制定反垄断法的国家之一,加拿大针对不同行业的反垄断操作分类明细,执法效率高。近年来,该国在汽车及IT业的反垄断行动令人瞩目,有效地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早在1889年,加拿大就出台了名为《预防和制止限制贸易之联合行为的法律》的专门性反垄断法律,这比1890年诞生的号称反垄断法"鼻祖"的美国《谢尔曼法》还要早一年。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加拿大于1985年颁布了现行的反垄断法《竞争法》,旨在促进市场竞争,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维护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以及消费者利益。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已于2007年8月30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2008年8月1日起施行。这是一部确立市场竞争基本规则、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为了便于广大干部群众准确把握反垄断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正确执行这部重要法律,现就社会普遍关注的几个问题,予以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20.
1.2010年12月3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53号公布2.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制止经济活动中的垄断协议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禁止经营者在经济活动中达成垄断协议。垄断协议是指违反《反垄断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的规定,经营者之间达成的或者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