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煦 《小康》2023,(30):37-40
<正>原阳食品产业基础优势明显:中国(首家)预制菜全产业链创新中心等落户原阳,现有九多肉多、雨轩、禾胜合、三味真厨、绝味鸭脖、巴奴火锅、三元、姐弟俩土豆粉、菊花开等知名食品企业100余家,产品辐射全国。中国(首家)预制菜全产业链创新中心、上榜“2023年全国十大预制菜产业基地”、“中原农谷”南区所在地……前不久,2023中原农谷预制菜国际博览会暨产业发展论坛在河南省新乡市启幕,  相似文献   

2.
上海世博会圆满结束,“小白菜”们成为世博会中一道风景线,在他们背后,有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菜农”们,他们被“小白菜”们亲切地称为“娘家人”、那就是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园区志愿者部。他们永争一流的追求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成为世博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罗蔚 《公民导刊》2011,(6):44-44
曾经令各级政府头疼的“高菜价”问题,现在又变成了“卖菜难”问题。如何化解“菜贱伤农,菜贵伤民”难题,重庆市潼南县推行的“菜农-零售”的农超对接模式,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镜头一:熙熙攘攘的菜市。 外号叫“草上飞”的小偷刚把镊子伸进一位正弯腰选菜的老太太的衣兜里,突然,一双铁拳扭住“草上飞”的手腕,断喝道:“住手!”“草上飞”抬眼一看,正是旁边卖菜的小伙子,于是,他凶相毕露地说:“关你屁事!”这时,小伙子“唰”地亮出一个酱色小本本,“我是警察!”“草上飞”只好束手就擒。 镜头二:车水马龙的车站。  相似文献   

5.
目前,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崇尚自然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一个来自农村、在南京打工的女孩王晓静,居然从中悟出商机。“发明”了一种名为“小菜园”的盆栽蔬菜,把它搬到城里当成花卉来卖,帮助城里人真真切切地过了一把“菜农”瘾!结果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就赚了100多万元,圆了自己的财富梦。  相似文献   

6.
柳滨 《协商论坛》2011,(5):24-28
蔬菜虽小,却关系到大民生,每个城市的“菜篮子工程”都由市长亲自抓,可见政府的重视程度。但如此情况下,却仍然出境菜贵伤民、菜残伤农的怪象,原因何在、病灶在哪,各方问诊但究竟能否治愈,结果,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7.
张意轩 《台声》2006,(7):20-21
全国五大农业会展之一的山东省寿光市第七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在农业部、商务部、科技部等11个部委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的共同支持下,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与台湾省农会全力合作使本届博览会上首次设立了台湾农产品的展销区。让本届“菜博会”亮点纷呈,宝岛优果处处飘香。据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秘书长李永华介绍,此次菜博会台湾农产品展销区共设展位88个,来自台湾云林、嘉义、台南、屏东等县市的十余种时令优质热带水果、近200种农产品深加工制品以及蔬菜瓜果生产所需的种子种苗、肥料、农业科技成果等参展。台湾省农会是本届“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菜贵伤民”或“菜贱伤农”不断重复出现,究其原因,除了气候异常、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健全、农民不合理种植、投机商哄抬价格等,缺乏蔬菜种植风险预警机制也是重要原因。一些地方稳定菜价的调控通常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信息预警和指导明显“慢半拍”,广大菜农对市场、销售渠道不能有效把握,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一些蔬菜产区的农民遇到了严重的卖菜难题,不少青叶类蔬菜一斤几分钱都卖不出去,只能眼看着烂在地里,极个别菜农甚至因此走上了绝路。与此同时.城里菜市场和超市的菜价却十分坚挺,城市居民想买便宜菜也是难上加难。“菜贱伤农、菜贵伤民”似乎成了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怎样才能破解这一难题,既能确保菜农的利益,又能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轻松一点呢?  相似文献   

10.
当我们冒着细雨慕名来到郑州市中原区石佛乡岳岗村采访段欣明时,我们见到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菜农”:戴着草帽,挽着袖子,穿着雨鞋,正在菜畦中走来走去,清理塑料大棚上的积水。只是在开口说话的时候,滔滔不绝而又充满思辩色彩的语言,才显示出他曾经是统领过百把十号工人的“段厂长”。  相似文献   

11.
问道预制菜     
《小康》2023,(30):20-21
<正>最近一段时期,“预制菜进校园”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就此回应,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预制菜产业一边连着田间地头,一边连着消费者舌尖。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不少扶持其发展的政策措施,尤其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加速。但整体上,  相似文献   

12.
有位年事已高的僧人,仍旧毫不间断地天天早起工作,在晨曦中晒菜干。 信徒问他:“师父年纪多大了?” “77岁了。” “那该享享清福、干吗那么累呢?” 老僧很幽默地  相似文献   

13.
画家导演今年“五一”长假期间,被媒体称作影坛一道“江南小菜”的影片《理发师》终于在“美国快餐”《防火墙》的相伴下走进影院。这部陈逸飞遗作在经历了4年多的停拍、换角、重拍、病逝、遗产纠纷、版权纠纷等一系列“事件”后,终于与观众见面。陈逸飞是一位横跨影视、杂志、服装等五大领域的文化商人, 是与世界最具权威的玛勃洛画廊签约的第一位亚洲画家,至今仍保  相似文献   

14.
罗慰年 《乡音》2014,(6):52-52
我的一位新移民朋友,最近要开一个餐馆,搜集了很多餐牌,一个菜的翻译让他很是不解。为什么炒面,要翻译成“LoMei”?朋友一发问,我笑了,你们北方人士自是听不懂,这是粤语的发音。“LoMei”是粤语对“捞面”的称呼:  相似文献   

15.
刘永好走向“新希望”○柳南他干的每件事,当时看来都“傻”得不可思议。正是这一连串不可思议,使他从一名普通知青到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从1000元起家到大陆私营企业之最。一、1000元“非转农”1982年,有四位青年辞去省城令人艳羡的公职,冲...  相似文献   

16.
“非转农”现象是一个被诗化的孤例,动机主要还是——“趋利”与“避重”。浙江台州最近刮起一股“非转农”之风。仅椒江、路桥、黄岩3个区就已有5000余名大中专毕业生将户口迁回农  相似文献   

17.
陈哲 《民主与法制》2011,(21):29-30
中欧来了个种菜人VC投资机构青云资本最近将1000万美金投给了一个种莱人张同贵。张是种菜人,却又不是普通菜农,这个“菜农”上过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他是川人中少见的高个,皮肤黝黑,穿着随意,天天干着侍弄蔬菜的活计。  相似文献   

18.
《上海机关动态》2009,(10):17-17
近日,市安全生产监管局机关团支部组织机关20余位青年,来到奉贤区四团镇长堰村开展“学农助农”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则听来的幽默 :有位农民赶了辆马车进城 ,车上是刚从地里摘下来的新鲜蔬菜。农民准备把这车菜运到城里的农贸市场卖掉。过十字路口的时候 ,红灯亮了。马不认识红灯 ,径直闯了过去 ,结果被警察挡住了。警察因为农民的马车闯红灯 ,按规定罚款。农民交了罚款以后 ,越想越生气 ,菜还没卖掉 ,倒先交出了一笔款子 ,于是拿起鞭子往马身上猛抽 ,边抽还边骂 :“你以为你是‘零蛋’呀 ,连红灯都敢闯。”‘零蛋’是什么?是警用车辆专用的一种牌号 ,用“O”字起头。在陕西就是“陕O” ,在北京就是“京O”。各地警察对“O”字起头车的叫法也不…  相似文献   

20.
封面人物     
省人大代表姚献平,是杭州市化工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浙江省特级专家。姚献平老家在永康农村,在他的记忆里,老家很穷,上中学要跑五里路,一星期带一大杯霉干菜,这就是著名的“博士菜”。姚献平高中毕业后成为永康的一位中学民办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