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2011年5月6日《浙江日报》刊登桑林峰的文章,境界,是人们在修养、学识、道德等方面所处的高度,反映的是一个人生命的品质和价值。境界有高低之分,只有洞悉了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才能向上攀升更高境界,最终达到至上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宽宏的度量是一种高贵的品质、高尚的境界,是良好的道德表现,是思想修养的体现,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可以产生凝聚力、亲和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3.
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论修养》)一文虽已发表了半个多世纪,但其精神的博大和境界的高远,使它至今仍大放光彩,并符合时代的需求,成为现代条件下共产党人不可丢失的精神财富和维护党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团结是一种本领、一种修养、一种胸怀、一种品德。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是维护班子团结的基本内功.是做人做事的一种境界。是成就事业的根本方法,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领导干部的修养,也就是“官品”,是一个拾阶而上的动态过程。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自重、自警、自省、自励”是提高领导干部“官品”的必由之路,是“慎独”和自律的基本功,也是一个领导干部终生的德育课程,要做到“四自”,是一种修养的境界:我认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统一战线》2011,(10):23-23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胡福绵最近在党外干部培训班上提出,党外干部要在培训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立足于学习,加强修养,以提升境界。有修养的人,一定是重视学习的人。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教育中,宽容被推崇为教育的一种艺术、一种智慧、一种信仰和一种境界。教师要培养宽容品质,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新理念,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善于调控情绪,增强心理素质,在实践中提高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8.
哲学是一门关于生活、思考、智慧的学问。它反思生活、求索智慧。哲学的意义在于界定安身立命之道、寻找精神家园。人民警察需要有一定的哲学修养,掌握一种慎思的理性,只有这样,才能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才能不断完善自我,达到洒脱通达的境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具备较高的哲学修养是不可或缺的,在一定意义上说,哲学素养决定了人民警察的精神境界和工作业绩。  相似文献   

9.
张德寿 《创造》2012,(10):36-37
唯制度主义论是有短板的,构筑一种自我修养的防火墙成为必要。对于个体来说,拒腐防败的最高境界不是成本收益计较后的不敢和自我约束,是出于完全自觉的不愿意。  相似文献   

10.
大气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底蕴,是一种境界。大气体现着博大,体现了容言容人容事的雅量。组工干部要以“养大气”为重点,形成胸襟坦荡、眼界宽阔、团结和谐、高效务实的人格魅力和处事风格,做到心理装着大局,时时想着大局,处处维护大局。  相似文献   

11.
李新萍 《求索》2011,(8):127-129
道家的哲学思想、生活境界、修养方法等涵摄深奥的内在价值,其豁达的人生态度、自由的精神境界、本真的人格境界值得当代道德教化再审视。  相似文献   

12.
胡成国 《群众》2010,(3):67-68
永葆人民公仆本色,既要靠党规国法作保障,又要靠个人良好的心境作基础。心境,指的是一种修养,它为道德所支撑。不同的人,其世界观和道德支撑点是不同的,其修养的境界自然就不同。心境,看不见,摸不着,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与人文环境相比,心境对个人的影响更直接、更明显,它左右人们的心理,引导人们的行为。它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人的心境容易受到外界客观的刺激,  相似文献   

13.
荀子对修养特别重视,认为人格的实现和品德的培养,除了社会必须“隆礼重法”,加强道德教化以外,还必须加强道德修养,他提出“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舜”《修身》),只要认真修养,可以达到象尧舜那样的崇高道德境界。为此,他专门著《修身》篇,以阐发其道德、修养的思想和主张。另外在《不苟》和《劝学》等篇中,都也着重地阐发了道德修养论。1、“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修养是一种自我教育方式,它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决定于道德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状况,决定于道德自觉性的状况。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历来的思想家都把道德自觉性…  相似文献   

14.
党员境界是党员思想、道德、行为内在修养和外在表现的统一,是党员真正从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入党,并达到一定高度的具体表现。开展党员境界学习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从思想上、道德上、行为上真正进入到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即纯粹的思想境界,忘我的道德境界,高尚的行为境界,从而形成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人生境界就是指主体以内在本性为根据,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下,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和境域,是人生活于其中的意义领域和心意状态以及人性所能达到的层次和高度。它标志着人的生活所达到的意义视域以及人的精神升华的不同层面。人生境界的价值可以分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两个方面,内在价值表现为内化的人性价值,外在价值表现为现实的社会价值。分析和实现对人生境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划分,一方面有利于对人生境界价值作出合理评价;另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以人生境界的提升为契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对腐败要零容忍。作为一种政治清醒,党员干部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厚道于身,这是从政的底线,守住了它就守住了整个人生。那么,怎样才能守住底线?在对古今修养方法的合理因素借鉴时,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着重强调了“慎独”。而今,引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员干部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就要优长于慎独,而慎独之功在“六谨”。因为,慎独的最高境界是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  相似文献   

17.
境界论     
张立文 《探索与争鸣》2023,(3):147-160+180
追寻境界,是追求内心与外物、本质与现象、言外之意与象外之意、意中之境与意中之意的融合。这是中国文化从精神上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是贴近境界的本真的方式。何谓境界,学者各自规定不同,从各人的论述来看,所谓境界,主旨是讲人生境界,是人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一种水平。它是真善美统一的和合完美境界,是一种自由境界。由于学者学术观点和价值观的差分,因此各家所开出的人生境界各有不同,亦有相似之处。尽管各自所开出的境界既美又华,但缺乏某种理论思维的前提和基础,这便是自由。在自由主客体和合基础上,依据现代社会、自然、人生融突和合需要,可以构建人生生命存在与精神的五大境界,即生命超越境、知行合一境、情景互渗境、圣王一体境和道体自由境。  相似文献   

18.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重什么,轻什么,往往可以见品德、见修养、见境界。组工干部岗位特殊,责任重大,面对的诱惑与利益不同于常人,更应该带头讲党  相似文献   

19.
眼界与境界     
眼界,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程度与广度;境界,是指人们观察客观事物的深度与高度。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眼界的认识比较一致,而对境界的理解,则是多角度的。从精神层面看,境界是表达人的精神追求或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从认知水平看,当人的修养、学  相似文献   

20.
“人文”广义是“人类文化”的简称:狭义是指整个人类文化中的一些特别领域,如文学、哲学、艺术等学科。“修养”是指人非先天自然而生,是通过后天不断培养而成的。且能保持一贯性的品质。“人文修养”,通常是指人有关人文学科的知识水平,有时也扩展到反映人的非专门化的一般知识水平。政工干部的人文修养,是指政工干部在人性品格、人文知识、人文氛围的滋养熏陶下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格模式、道德境界、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学识才华等精神收获的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