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研究人员证实,某些食物和人的好心情之间有联系。他们发现有些食物影响大脑物质的产生,这些物质直接决定我们的心情、智力、成绩和行为。全麦面包吃几片全麦面包可帮助氨基酸中的色氨酸的形成:它将使你心情放松,尔后快乐。进入大脑的氨基酸,它形成血清素,这是起镇定作用的。要达到上述目的,有个窍门是:吃面包前要先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肉或奶酪,它将帮助色氨酸在进入大脑时将其它氨基酸“挤出去”。牛排从不吃牛肉会给人体带来很大伤害。喜欢低胆固醇食谱的人因缺铁常会感到疲劳和忧郁。铁质是人体细胞吸收氧气的燃料,它使人充满活力。营…  相似文献   

2.
饮食问题始终是生活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世人的吃法各具特色,大不一样。但细细想起来,大体可分成4个重要类型,分别以4个国家为代表。美式吃法:用“脑”来吃美国人把吃建立在医学、健康的前提下,吃什么都用脑思考,计划选择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医学、营养学一旦有新理论,食品界就有新宠儿。因此,在美国市场上多的是配好营养的纸盒饭食,省时,省事,但并不省钱,这是用脑吃的,人人看图识字就懂。有的研究者想发明一种“食丸”,咽下一粒饱肚三餐。美国的一些爱美的名星已经开始试用,说这样既能满足身体…  相似文献   

3.
美食补身     
喝汤进补,除了要味道鲜美外,还要注意药效、体质、天气…… 现在,很多人都已知道从食物中吸取滋补营养,比起靠药物补养身体的好处更多,而且更廉宜方便。所谓“药补不如食补”,便是这个道理。 何谓“食补”?简单地说,即是从日常食物中摄取营养达到滋补身体的作用。中医对饮食养生有几条基本原则:一是不可偏食,二是以谷物为主,三是不要酗酒厚味。 中医认为“食补”要根据不同的体质进行不同的饮食调理。这是因为食物的性质有寒热温平四气之分,人体则有阴阳血气之分,须用适合体质的四气食物来进补。 食补之前,最好先了解自身的体质,并且随时因气候变化而调整。例如,体质偏热 (俗称火气大)者适合凉补,体质偏凉者则适合温补;天凉时适合补血养气的温补,转热时就应凉补,只有这样才能补出健康。 传统上,一般日常比较通行的食物可分为三大类:平补、清补和温补。这里就为读者介绍一些例子。 平补的食物如:粮食类、  相似文献   

4.
贝弗莉真有意思,居然想通过举办中秋赏月活动来为一个公益团体募捐,人场费高达25美元!她选我做中国人的代表,向美国朋友示范中国的中秋节文化。如何筹办这次赏月活动,贝弗莉事先向我进行了咨询。月饼要买好,水果要准备。中国茶贝弗莉家有的是。中国酒不好弄,只好用美国酒代替。噢,对了!还应当搞一些中国人聊天消磨时光时喜欢吃的葵花籽。主餐吃饺子,由我负责拌馅儿。几年前见弗莉在家为她的一些中国朋友举力、中秋晚会,我即兴朗诵了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将赏月的气氛推向高潮。所以这次见弗莉要每个人都准备几首与…  相似文献   

5.
美国快餐     
曾在美国生活的人,大概都吃过那里的快餐.即使没有到过那里,相信也都尝过美国麦当劳或BurgerKing的汉堡包和牛肉饼,以及肯塔基的家乡鸡和炸薯条,因为上述的美国快餐店,在世界各地都有许多的支号和分店.论到吃.美国的食品,无论在烹调或厨艺方面,恐怕都无法跟中国相比;内涵不说,光是菜式的名堂与摆设,美国就难望其项背.然而由于美国国力强大,连带她的食品也挟着雷霆万钧的强势文化,大摇大摆地飘洋过海,在全球各地昂然登陆,叫人另眼相看!快餐配合繁忙生活美国快餐;原来平凡无奇,不过是配合繁忙的生活而设计出来的简单食物,纯粹为因应环境的需要.由于工作上的忙碌紧张,让许多美国人在生活中分秒必争,无暇去考较和讲究餐食的精  相似文献   

6.
吃:简单而实惠在欧洲体验了十多个国家的生活,印象最深的就是各国大同小异的饮食文化都无一例外地表现着实效性的特点。不妨看看他们每日例行的三餐食谱:面包、奶酪、果酱、黄油、生蔬菜是早餐必不可少的。方便的话,再来少量熟牛肉、水果或点心。这些食物并不是人人都吃全,而是自助性的,各取所需,不论是家里还是在餐馆都一样。欧洲人的午餐是最简单最匆忙的,从上午下班到下午上班只有一个小时的空档,匆忙之中不可能吃出什么花样,但牛排是很多人午餐必吃的,因为他们需要足够的热量应付一个下午的消耗。当然,德国人不论是否吃牛排都不会忘记加…  相似文献   

7.
心爱     
张枫晚 《新青年》2005,(11):29-30
我妈嘲笑我是从小即喜欢资产阶级小情小调的丫头,5岁时由姥爷领着去巴黎面包房,我首先爱上了那里高雅的气氛,姥爷买了面包要带回家,我急急忙忙用尚不连贯的话语表达对店里铺着红色格布桌子,若有若无的悠扬音乐的深切热爱."如果能在这吃该有多好啊?"我两眼冒光地说.姥爷无法理解,"面包都一样,在哪儿吃有什么分别?"我只好灰溜溜地跟回了家.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纵横》2001,(11):49-49
柬埔寨人的主要食物是鱼、面条和米饭。和泰国菜一样,高棉食物也以多用香料见称一最常用的调味材料有柠檬叶、葱、花生、香茅、薄荷、番茄和茵香。 柬埔寨烹饪泰式烹饪相当接近但却少了其极酸极辣与精致;似中国菜却少了中餐特有的火候。虽然如此,由于成为法属殖民地超过六十年,柬埔寨的菜式却比泰菜中餐多了一些变化和选择。除了有道地的高棉风情外,菜单上也少不了法式菜肴。在这儿随处可购的法式长面包三文治、咖啡等便是最好的例子。一些比较特别的食物要数炸面包与半欧半柬的面包,后者是以法国长面包夹着当地人爱吃的肉片与生菜番…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朋友给他的小孩买小食品,同一种小食品一次买一大堆。很经验地说,让他一次吃个够,以后就不再要了。我气得要死,问:你恨你儿子啊?他说,谁说的?我不恨。我大骂:那你这不是缺德吗?你这是祸害你儿子呢,你知不知道?喜欢吃一种食物对生命来说不仅是需要,还是享受,一个人有很多喜爱的食物是他的幸福,对食物留一点馋,有一点心驰神往,不仅是对自己爱惜也是对食物的敬重。那孩子命苦呀!遇到这么个爹,不知道有多少种喜爱的食物被他爹给谋杀了,利用的是一个孩子对某种食物在某个阶段的偏执喜爱。我们中的一些人常常像那孩子不…  相似文献   

10.
豆腐歌     
爱吃豆腐,是受曾任教于商业大学食品系的母亲影响.在母亲看来,豆腐是最实惠又最有营养的食物,"豆腐胜肉,高肉一等."是她日常挂在嘴边的话,也因此,我们家的餐桌上经常会出现豆腐. 母亲曾写过一本书《食物与长寿》,讲营养与膳食的关系,书中介绍了很多种豆腐的吃法,这本书以及从小到大吃过的——拌豆腐、溜豆腐、炒豆腐、雪里蕻炖豆腐...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人民的收入剧增,为了改善用餐素质,食用油的消费已迅速成长。中国食用油的消费量增加,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人用更多的油来煮食,二是中国人购买更多的加工食物,这些食物用了大量的植物油来加工,此外,中国人也更常出外用餐,而餐馆采用更多的油来烹饪。中国虽然是油脂的最大消费国之一,但大部分的需求仍然有能力靠自己供应,因为中国生产大量的植物油籽,包括大豆、油菜籽、花生、棉籽及向日葵籽,不过,随着需求继续大量增加,中国日益需要依赖进口。根据专家统计,中国在1985年只进口48万吨的植…  相似文献   

12.
黑白厨房     
看《帮助》剧本,我略查了查,厨房场景30个,厨房主要集中在黑人女佣艾比琳、米妮以及白人希莉、伊丽莎白、西莉亚、斯基特家。今年夏天去北欧,快回来的那几天,同行的姐姐有点受不了那几乎雷同的早餐,"米儿,咱们到了北京机场,先去快餐店来碗米饭,什么菜都不要紧,主要有菜汤就行,先来碗汤泡饭!"她语气坚定,目光绝望中充满了向往。要是再让她吃几天面包、牛奶、咸火腿片她能疯了。看看片中美国中产家的大厨房,那些没滋没味的东西就来自那些大厨房吗?果然如此,真可惜了那些厨房,但不是。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纵横》2001,(10):45-45
在越南,鼠肉被称为“神秘的肉”。说来奇怪,老鼠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可是大部分的越南人都喜欢老鼠,这不仅由于除了鼠肉外,越南乡下人没有更多的蛋白质来源,更主要的是鼠肉是一种很好的肉类。越南人吃鼠肉很讲究,他们也很会吃,有鼠肉酸辣汤、炸鼠肉、咖喱鼠肉以及烤鼠肉等,各有各的味道,都是越南人最青睐的美味。越南的老鼠相对而言很干净,它们只吃稻谷,不带病毒。据吃过鼠肉的人讲,鼠肉吃起来有点像鸡肉,但比鸡肉味道更鲜美。 更让越南人觉得神奇的是,鼠肉还有药用价值,越南人相信,用鼠肉与蔬菜和草药一起熬汤喝可治…  相似文献   

14.
牛奶:牛奶中含色氨酸,具有抑制大脑兴奋的作用,可催眠。水果:苹果、香蕉和梨具有抗肌内疲劳的作用,有利于消除疲劳。糖水:糖水可在人体内经过化学作用产生大量血清素,使人心神安定而入睡。食醋:长途旅行,造成过度疲劳,可用一汤匙醋调入一杯温开水,饮后静心闭目,不久便可安然入睡。面包:人进食面包后,机体就会分泌胰岛素,用来“消化”面包中的营养成份,在代谢中,五羟色胺具有良好的催眠作用。莴笋:莴笋中有一种乳白色浆液,具有类似鸦片的镇静安神作用,但没有毒,神经衰弱者食之,可起催眠作用。食物的催眠作用@徐双华 …  相似文献   

15.
4%和96%     
公司请来的大牌美国人力资源专家在员工培训班一开始,先问了十几个参加者一个小问题:“你们说,开车的人进了加油站最想完成的事情是什么?”开车的人进加油站还能干什么呢?“加油!”超过一半的人都这样回答。从老师略显失望的眼神里,大家看出这显然不是他所期望的答案,所以又补充了“歇会儿”、“买吃的”等几个答案,甚至“上厕所”都替人家想到了。我对美国人的思考方式略有了解,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一加一”绝对不等于二,但琢磨来琢磨去,还真的想不出什么是标准答案。只见专家做深思状,绕着长长的弯子说:“如果我们今天人数足够多的话,你们…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美国对中国的关注日益上升.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陆战学院战略研究所近三年来关于中国问题的出版物的系统研究,尽量客观、准确地揭示出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我们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刀承华 《东南亚》2003,(2):59-62
中国傣语、缅甸傣语和泰国泰语是同源语言,这几种语言的基本常用词汇有相当数量的同源词,如人、头、脸、眼、颈、手、田、土、石、鸡、鸭、鹅、猪、狗等词都属同源词。但是,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某些同源词在现代中国傣语、缅甸傣语和泰国泰语中的含  相似文献   

18.
挽救"靴子"     
“靴子”刚来的时候还只是一只小狗崽,它被人遗弃在我们的工厂外面,没办法,它只能自谋生路了。幸运的是,我们工厂所有的人都是心地善良的人,不一会儿,人们就给这只小狗崽拿来了各种各样的食物,“靴子”不一会儿就跟大家混熟了,开始咬所有人的鞋,它的外号“靴子”也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19.
美国民众如何看待崛起的中国?对中国的印象如何?普通美国人眼中的中国是盟友还是敌人?他们主张如何处理对华关系?从众多资料可以看出,当前美国人对中国的认知还普遍存在着明显的狭隘性,这些认知也在影响着中美两国政府的政策取向。美国民众的中国观是由多种复杂因素的长期交互影响而形成的。因此,要使美国民众对中国有一个客观而全面的认知,改善中国在美国的社会形象,将是一项漫长的综合性工程。  相似文献   

20.
我会说法语     
在巴黎呆了6个月后,我就从法语学校退学了.自作主张决定在学法语这件事儿上,要另辟捷径.我学了这么长时间法语,就只会说一句话:"你能再重复一遍吗?"这又有什么用呢?再说一遍我也是基本上什么都听不懂,而且我用得着这句话的时候,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譬如说那位对我说话的人想知道我觉得这面包烤得火候如何?或者是要告诉我这家商店20分钟后就要关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