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麒麟 《海内与海外》2004,(11):6-7,11
作为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法国同中国自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与传统友谊。更有意思的是,从戴高乐将军到希拉克总统,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历任总统都有一段浓郁的“中国情结”,其中许多故事在中法外交史上早已传为佳话。戴高乐:中法邦交的奠基人一直期待访华戴高乐将军无疑是增进中法友谊的大功臣,正是在这位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开国元勋的倡导下,中法两国于1964年建交,使中共领导的新中国在冷战“铁幕”下实现了外交“破冰”。戴高乐这一惊人之举决非偶然,他很早就十分关注中国这个“比有记载的历史还要悠久”的文明古国,曾用略带神秘的口…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多达14万的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上为协约国军队服务,其中有至少6000人因为疾病、敌人的攻击或者恶劣的医疗条件而长埋在异乡的土地上.对这段劳工历史的追忆经常被对当时中国政府参战决议过程的讨论所冲淡,但中国劳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本身这一行为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浓重的一笔.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节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法国援助机构发展演变的梳理和对法非关系发展历史轨迹与现状特点的评述,笔者认为,法非关系实现了从依附关系到伙伴关系的转变.近年,法国加大了对非洲的官方开发援助,扩大了与非洲合作的领域.法国在援助机构的设置、法律保障与业绩评估、多维国家形象宣传,以及加强与其他各类国际组织与相关机构的多元合作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值得中国借鉴.当然,中国对外援助有自己的特色和理念.在具体中国援助非洲工作中,笔者建议设立专门的决策委员会和负责援外工作的机构,加强中非文化交流,倡导与监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谨慎处理援助非洲中的多边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4.
全欧约有80万华人,其中居留法国的约占1/3,法国华人人口的增加并跃居欧洲首位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早期的法国华人,主要来自浙江温州、青田一带,他们大部份是第一次大战时期来法服役的华工后裔,少数是来自过去法国殖民地马达加斯加和越南的商人及留学生,但总人数一直在一万左右。1975年越南、柬埔寨、老挝政权先后更迭,印支三国出现了大规模难民潮。稍后,法国政府打开了大门,大量收容来自印支三国以华裔为主的难民,接着他们的亲属也先后通过种种渠道涌入法国。也有不少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的华人和港、澳、台工商界人士趁机进入…  相似文献   

5.
法国的压力集团虽然没有美国、英国和德国活跃,但自其产生以来,在法国的政治生活中仍占据了一席之地,特别是与政府、媒体和政党之间建立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利益关系之后,其影响力和作用不断增强。目前,随着欧盟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法国许多“压力集团”或“利益集团”纷纷在布鲁塞尔安营扎寨,与其它成员国的压力集团一起向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等权力机构施加影响,以图左右欧盟未来政策的走向。 一、压力集团基本情况及行为模式 在法国旧制度(指1789年前的王朝)中,封建王朝禁止成立行会和行会管事会。1864年,法国民主化的发展使工会和行会运动有了合法身份,受薪者和公务员工会纷纷成立,成为最早出现的压力集团。  相似文献   

6.
土耳其和法国巨灾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耳其和法国的巨灾保险制度在建立背景、要素特征、运营管理模式、风险分散机制、财税政策多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对我国未来的灾害保险制度设计和运营管理有很大启示。我国应以“充分讨论,前期准备,瞄准时机,适时推出”的方式建立巨灾保险制度,保险覆盖的风险则以单风险为主,政府主要承担再保险人的角色,并加强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当前,法国正陷入经济与安全的双重困境,似患上了某种“疲弱症”,屡遭外界质疑.执政的社会党政府虽采取系列应对举措,并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改革推进十分艰难,效果不彰.未来法国不大可能陷入严重衰退,但囿于自身结构性桎梏,难有根本性改观.  相似文献   

8.
迷香和香迷     
很少有女孩子不知道可可、香奈儿这几个字的,很少有女孩子不认识大大的双C搂狗的.多数女孩对时尚的追求是从香奈儿5号的小支香水和带有双C标志的化妆包开始的.  相似文献   

9.
国际组织外交是法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迁折射出法国对外政策的沿革及其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兴衰.国际组织在二十世纪得到迅猛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而法国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也由世界一流强国沦落为二等国家.实力的巨变使法国从国际格局的主导者屈居于从属乃至边缘的地位,对于国际组织的政策和态度也前后大相径庭.但法国没有屈服于命运,以戴高乐为代表的法国领导人独辟蹊径,一方面在美国主导的体制内积极抗争,赢得法国的话语权;一方面致力建立和发展其掌控下的区域国际组织和机制,扩展法国的影响,从而在国际组织外交层面谱写了法国独立自主外交的乐章.  相似文献   

10.
11.
法国的全民公决是大革命的产物。希拉克总统之所以要采用全民公决的途径来批准《欧盟宪法条约》不仅仅是为了体现民主。法国选民对《欧盟宪法条约》说“不”,对法国的政坛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它使得欧盟的建设速度放缓,增加了欧盟建设进程中的不确定成分。  相似文献   

12.
肖克 《亚非纵横》2012,(6):52-58
自20世纪50年代摩洛哥独立以来,摩洛哥与法国的关系经历了重塑、发展和强化这三个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摩洛哥和法国的关系取得显著进展,双方政治互信增强,高层访问频繁;经贸往来增加,投资领域扩大;逐步建立起全面的合作伙伴关系。摩洛哥和法国关系发展的原因是由于双方各自的需要,即摩洛哥需要与前宗主国法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需要法国的投资与援助。而法国将摩洛哥作为马格里布地区的主要国家,重视摩洛哥的战略地位和能源等因素。摩洛哥和法国的关系在未来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相似文献   

13.
小平 《海内与海外》2008,(12):49-52
法国至今不肯归还从中国靠炮舰掠夺的无数珍贵文物 1742年,并未完全亲历中国的英国海军上将安森在其所著《环球旅行记》一书中,以“日不落帝国”式的傲慢,形容中国是“卑劣、堕落、偷盗、恐怖、暴政”。可惜,这样的词汇不仅恰恰形容英国这个疯狂掠夺扩张的殖民帝国行径恰如其分,用来形容法国这个侵略扩张者也非常适合。  相似文献   

14.
法国画家乔得龙,1952年生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出身艺术世家,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西班牙人。他11岁起在法国波尔多开始习画,但在大学期间主修的专业却是法律和政治。1990年,乔得龙放弃了长期从事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他所热爱的艺术创作中。1996年, 他来中国定居,创作生活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乔得龙的水墨画独树一帜, 摈弃了色彩,借助中国的绘画工具(毛笔和墨)以黑白两色表现大千世界。乔得龙是法国巴黎马莱斯艺术家协会会员。在巴黎和北京,他先后举办个人画展20余次,另外还在上海、香港、澳门举办过个人画展。他赢得的主要奖项包括:12次绘画比赛第一名,第38届贝济耶国际画展金奖,艺术、科学与文学银质奖章,“法兰西功劝与奉献”银质奖章,第81届巴黎冬季沙龙特奖等。其作品被法国波西博物馆等收藏。  相似文献   

15.
骄傲背后是狭隘法国是西方发达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法国有过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平等、自由、博爱”的理念最早就出自法国。千万别以为法国年轻人身上的汉字刺青以及唐装和旗袍的风靡,是因为他们对中国或中华文化的无比热爱——他们多数是被东方文化的神秘所吸引。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对当代中国所知不多。一位专家曾说过,虽然法国比中国发达,开放程度远远高于中国人,但法国人对中国和世界的了解程度却远远落后于中国人。听朋友说过一个笑话:有一个在北京的法国外教回国跟自己同胞聊天。他们问她现在住在哪儿,她回答说北京,同…  相似文献   

16.
2017年法国总统大选中,主流传统大党退潮,政党内部和政党间关系发生重组,除旧革新力量走上前台.这是传统政治未能与时俱进地应对法国经济、安全结构性难题,执政主流大党信誉每况愈下,进而引发政治、社会生态发生变革的结果.未来,以"共和国前进运动"为代表的改革力量要除旧布新、重振法兰西政治抱负,仍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法国人一向以浪漫著称于世,然而,我旅法两年以来,时时感受到法国人浪漫外表下有着一种独特的固执,有时令人难以理解。 最喜欢挤兑比利时人,不屑于美国人 法国是个民族自豪感很强的民族。因为历史上多次战争的缘故,法国人最恨的就是  相似文献   

18.
从冷战到后冷战到“9·11”之后的三个时期,法国的核政策与核战略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当前主要特点是:强调“有效反击”核威慑战略;使核打击力量向精干和精确方向转型;积极参加国际防核扩散进程,但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大力发展民用核能。法国核政策的演变有助于推动国际防核扩散和核裁军进程。但其扩展核威慑的范围和核武器的更新换代也给国际核不扩散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十来年,法国经济与社会结构正在发生一些重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法国出现了社会结构失衡、文化分裂严重、极端思想泛滥、移民融入社会问题凸显、社会冲突不断等现象。法国社会危机的产生并非偶然,它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法国的经济与社会模式、精英政治模式以及移民社会融合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变化。从长远看,法国社会危机将影响其国内政治和政府政策走向。由于法国是欧洲核心国家,其内部问题无疑还会波及整个欧洲,并对未来欧洲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刊1999年第4期曾发表了译自越南《人民报》源于法国档案的《阮爱国个人生活的一则材料》。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胡志明是否曾有过一位中国妻子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长期从事中越关系和胡志明研究的资深研究员、广西社会科学院黄铮副院长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考证,终于得出了结论;胡志明确实有过一位中国妻子─—曾雪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