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爱无关     
《新青年》2003,(3)
乘公车,坐在靠窗的位置,左手有一空座,一男孩一屁股坐进来。一个女孩与站在他的身边,两人闲谈认识的某某人怎样怎样……态度亲昵。这情景给女权主义者看到该叫好吧?我心里的那一点老派想法却在作怪,心想,这小子太没有规矩了,怎么也该让女孩坐不是?要不就是他家有钱有势,女孩巴结上来,连这一点点殷勤也要献。但女孩究竟是应被照顾的,怎样也不能找爱无关一个连座都不让的男人呀……女孩穿一件前襟重叠的仿裘,盖在男孩的腿上,暖着他的手。车里开着暖气呢。爱一个人,总是夸张。那男孩的左手在右臂下穿过来伸进我的衣兜。我才明白…  相似文献   

2.
情怀依旧     
王彩兰 《新青年》2006,(8):32-33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这是流传上个世纪的一首老歌儿,今天刘欢以他那悠扬绵长大提琴般的音韵唱出来,让我们60年代出生的人瞬间想起一些人,一些故事.  相似文献   

3.
正发现脚下没路了。站在山腰的灌木丛中,正在四面寻觅,却突然飘来了带有古韵的歌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山峦和丛林让那声音忽强忽弱着。片刻后,一个穿着衬衫敞着怀的老人沿着山脊出现了。我仰头盯着这老头。风掀动他的衣衫,绿色的灌木和花丛是他脚下的祥云,蓝天则是他无垠的背景。他只是旁若无人地径自吼唱着。转眼间,他已站在我面前。"迷路了?您这是要去哪儿呀?"  相似文献   

4.
我期待栋咕的情郎, 南瓜藤开花了,我把眼望穿 我久久盼望, 心里多少话,可他还没来。 有什么能把他羁绊? 昨天我在田间锄草, 不祥的小鸟朝我啼唤。 我们早约定你要来临。 是什么使你久留?你又在忙啥? 我的朋友? 你已经走了长长的路, 一定是脚酸了,很疲劳…… 那就坐下让我们交谈。 这就是在靠近缅甸边界的泰国北部的深  相似文献   

5.
朋友别哭     
好长时间没听这首歌,也好长时间没与朋友们联络了。歌是老歌,人是故人。达子,干什么呢?忽然好怀念以前,咱俩在一起聊天的日子,我有什么话都对你说,毫无顾忌。现在很孤独,才记起以前是多么好!”收到冬冬这条短信的晚上,寝室里正放着吕方的《朋友别哭》。“有没有一扇窗/能让你不绝望/看一看花花世界/原来像梦一场……”吕方算不算明星呢?他很出名,因为这首歌,但我没听过他其它的歌,甚至没看过他的样子。那忧伤的曲调,那让人宽慰的声音,那引人落泪的歌词,我便想到江瑞,高中的同桌,说同桌不如说是知己。我是不擅表达感情的人,可以倾心交谈的人…  相似文献   

6.
王举芳 《新青年》2015,(2):11-12
舞台中央的他,一副黑框眼镜,一张娃娃脸,一袭白衣,干净利落,音乐响起,他手握话筒,深情演唱:"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开始时歌声低稳、平缓,在人都陶醉的时候,忽然转为高亢、空灵,仿佛天外来声,打破了人们习以为常的老歌模式,让人耳目一新。这是2014年的央视春晚,他第一次登上春晚的舞台献唱,他的名字叫华晨宇。华晨宇1990年2月7日生于湖北十堰,自小性格内向,喜欢安静,小学五  相似文献   

7.
灵芝魂     
他摒住了那一双双冰凉的手:他,读懂了那一双双恋恋依依的目光。他用神话中的“灵芝仙草”把一个个濒于死亡的生命,留在这阳光灿烂的人间,他却在寻觅“仙草”的路上悲壮地跋涉了很远很远……长城长,长城长,长城脚下是故乡……每一个颤抖的声音都裹挟着呜咽,一字一句点落在风雨苍桑的城砖上。男男女女,手手相牵,迷离的泪眼折射出对生命的渴盼与珍惜。他们,曾走到死亡的边缘,“癌症”两个可怕的字眼拉近了他们与“死神”的距离。今天,当他们一口气登上了长城的时候,滚烫的泪水浸湿了脚下的长城。这不是梦啊,我们没在天上,而在人…  相似文献   

8.
风痕 《新青年》2005,(9):33
初夏时节,果树已经结出果实,特别是那樱桃树。暗红的玛瑙般的樱桃已爬满枝头,整个果园里散发着一种成熟的芬芳,于是,这成熟的芬芳,这诱人的暗红,给一群年少气盛的少年留下了一段难以磨灭的回忆……那年,我们正上高二,初夏时节的美丽让我们无法呆坐在教室里学习。于是,我们相约到一个同学家玩。他家离我们县城不远,而且据他说,他家有好几棵樱桃树,并且樱桃早已成熟了。这个消息对我们这些在枯燥的题海中跋涉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致命的诱惑。于是,我们一窝蜂地向他家冲去。在他家里,我们美美地吃了一顿樱桃。临走时,他又给我们每人折了一枝樱桃…  相似文献   

9.
三宝:成功的音符因拒绝而嘹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宁远 《海内与海外》2004,(10):52-55,59
近年来,蒙古族音乐人三宝人气飙升。这不仅仅因为他成功创作了《亚运之光》、《我的眼里只有你》、《带上你的故事跟我走》、《不见不散》等被人广为传唱的歌曲,也不仅仅因为他那几场声势浩大的个人作品音乐会。许多喜欢三宝的朋友常说,三宝身上有一种北方男人的特质,倔强、坚持、野性的三宝让人陶醉……  相似文献   

10.
马老师:您好!读了您的文章,觉得您是我最可信任的人。我是个21岁的女孩,在一家工厂上班。后来我就遇到了他,1.80米的个子深深地吸引了我,出乎意料地是他同时也看上了我。他曾对我说百分之一万地对我,这让我很感动,不由自主地让他吻了我。后来我们订婚了,再后来我把一切都交给了他,一切,一切……一年过去了,不知是他变了还是我变了,我们为一些小事常发生矛盾,渐渐地他对我冷落了,不再如以前那样宠我。更让我失望的是他竟然又看上了我多年的邻居和朋友晓霞。后来的一天我问他,他对我坦白了这些,他哭了。我问他是后悔了吗?他说不是,是我们两个…  相似文献   

11.
书香     
已故诗人雨青很喜欢买书、读书,每次和他聚谈,话题总围绕在书话上。他有个习惯,一拿起书来,先凑在鼻端嗅一嗅,他说那是书香。好书自有清香,每本书都有各自的味道。看他那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态,你也会感动。称他为“书痴”,他总是哈哈大笑。 也许受了雨青的影响,我也养成闻书香的习惯,虽没到闻书香起舞的癫狂状态,却也陶然其中,不能自拔。曾经对送书的文友说:你这本书的分量,我只要闻一闻书香就知道。当然,这是开玩笑的话。 书的香味,其实是油墨的味道,这是表层的;真正能让我们感觉书的香,那是书的内容。油墨会随着时间的转…  相似文献   

12.
茉莉 《新青年》2014,(5):20
"Benedict Timothy Carlton Cumberbatch"面对这一长串的英文字母,你很难想象,这竟然是一个人的名字。的确,在他成名以前,他一直被称为"一个顶着蠢货名字的二流演员",他那拗口而漫长的名字很难让人记住。而如今,他的名字却惊艳全球。他就是《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扮演者——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汉译)。  相似文献   

13.
马德 《新青年》2005,(6):26
他说,这一辈子最让他欣慰的是,他对富有的追逐,始终是基于对一种爱的感恩和报答。  相似文献   

14.
我与路遥     
正"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我又一次站在路遥的墓碑前,看着铭刻在墓碑上他说过的这句话,我依然无法抑制这句的眼泪,扑簌簌地要流出来。我为路遥落泪,自己不知已有多少次了。但我知道为他落泪,是在我听闻他英年早逝的那个日子。而那还不是头一次,因为我在《收获》杂志1982年第三期看到他的中篇小说《人生》时,就流过泪了。不过这一次为  相似文献   

15.
幽默与漫画     
不得民心 某国总统前往一家精神病院参观,所有的病人都站在回廊上鼓掌欢迎他,只有一名病人,面无表情对着这个总统不理不睬。 总统:“那个病人为什么不对我打招呼呢?” 院长:“因为他今天精神非常正常。” 白费心机 父亲为培养宝贝儿子的艺术修养,决定带他去欣赏小提琴独奏会。 一小时过后,儿子不耐烦地问道:“什么时候他才能把那木盒子锯开?” 父亲:“……”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本让人有些想轻拿轻放的美丽小书。里面有许多色彩极劲道的插画,不能完全看懂,也不是每一幅都喜欢,却喜欢它疏离俗世,却得精髓的意境。仿佛一个老者,站在街角看那回首处烟火喧腾的热闹,那热闹与他全然不相干,岂不知,几十年前,他也从那里走出,并留下小小得意的传奇故事。谁都  相似文献   

17.
笑话十则     
哭 墙 一个美国游客到耶路撒冷后,想去看看哭墙。可他不知道这墙的名字到底叫什么。于是,他对出租汽车司机说:“请把我带到你们犹太人哭泣、叫喊并且把头往墙上撞的地方。” 结果,司机把他带到了税务局的高楼前。 坏习惯 约翰对乔治抱怨说:“哎,有两个坏习惯,困扰着我……” 乔治:“是什么坏习惯呢?” 约翰:“第一个是裸睡。” 乔治:“还好呀!那第二个坏习惯呢?” 约翰:“梦游。” 日本人的姓氏 老师给学生介绍日本人的姓氏习惯,“如果有个日本名字里有‘太郎’,二字,那他一定是长子;如果他名字里有‘次郎’二字,那他一…  相似文献   

18.
最美的笑容     
胡守文 《新青年》2005,(12):8-9
秋风萧瑟的时节,我陪同一位患了重病的同事上武汉治疗。刚住进医院,同病房一位叫汪政的年轻病人让我不由一惊。只见他面色乌黑,双颊深凹进去,脸庞瘦成了皮包骨,那羸弱的模样十分吓人。而照顾他的妻子怀有身孕,挺着个大肚子,娇好的脸上挂满愁云。我暗自惋叹:要不是他身染陈疴,这该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家庭啊。如今孩子即将出世,父亲却来日无多,很可能已等不及和孩子见上一面了。天若有情,为何对这一家子这般刻薄呢!夜晚,汪政突然呻吟起来,那叫声喑哑、低沉,分明是在竭力压抑着,不让声音太大。显然,锥心的疼痛折磨着他,他拼命忍受着,直到实在不堪…  相似文献   

19.
老字号情结     
读早些年两岸隔绝时,文学前辈梁实秋先生在台北,为报纸写的专栏里,一系列回忆北平老字号的文章,真为之神往。可惜他未能等到这一天,让他再回到这座念念不忘的,然而又是阔别了很久的城市,到他到过的地方,见他见过的朋友,进他进过的饭店,吃他吃过的东西,那该是多圆满多美好的场面啊!然而,梁先生很盼这一天的来临却偏不来,到了能来的这一天,他倒来不成了,这梦想终未实现,实在是令人黯然神伤的事。但他这种老字号情结,我想是能理解的。因为,恋旧或者怀旧,是一个人上了点年岁后的常事。所以,一谈到北京的老字号,有的人就神彩飞扬,我也是这“有的…  相似文献   

20.
罗西 《新青年》2005,(7):42
某小便利店门口,看到一女士掉了一枚一元硬币,刚好滚到不远处的一个乞丐面前,他当时盘腿而坐,因为下肢残疾,所以他捡起那硬币,极吃力地高高举起来,要还给那女士,那女士微笑着,摆摆手,顺水推舟,就把一元钱给了那乞丐。我看到这一切,会心一笑,这是都市里的一幅即兴画卷,很美,还有淡淡的喜乐色彩,泛着些许的温暖。本来心情不太好,因为我刚刚去一个姓陈的家里讨债,将近10年了,他就是赖着不还,虽然只有四千元,但是,欠债不回,总是让人郁闷的。每次去他家要钱,我都要做一番思想斗争,那真是活受罪。一方面陈家有狗把门,二是陈先生和他厉害的太太总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