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于2003年10月26日28日在中国河南郑州举行这是河南省客家联谊会在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全球客家人大联谊、大团结所作的一件颇有意义的大事。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自1971年香港崇正总会发起并创办以来,迄今在世界各地已举办17届。这次在客家祖地中原河南举办,世界客属乡贤无不感到莫大欣慰。客家人是汉族一个系统分明的支派,作为历史上形成的独特群体,究竟源于何方?这是海内外每一位客家人在思亲怀祖、追本溯源时最为关心的问题。徐旭曾在《丰湖杂记》中记述客家民系的形成始末:“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旧族,…  相似文献   

2.
在春日融融、桃花盛开的三月,第七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市召开。“我希望全世界客家人团结起来,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我们每个客家人的力量。”印尼客属公会创会长、印尼大同党总主席吴能彬先生精彩的大会发言,引起世界各地与会代表的高度注意。我们由此萌发了采访念头。利用会议间隙,我们终于如愿以偿。吴先生以纯正的客家话向我们道出了他经商、从政、关注客家事务、办华文报纸等的心路历程。商而优则涉足政坛吴能彬1948年生于印尼雅加达的一家中等收入家庭,祖籍广东梅县,是第二代土生华人。其父由梅县过番到印尼,母…  相似文献   

3.
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主办,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校友会、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及南洋客属总会协办的“第三届族群、历史与文化亚洲联合论坛——华人族群关系与区域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13—15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院大楼圆满举行。  相似文献   

4.
1938年的延安,像一盏明灯,给全国遭受日寇蹂躏的沦陷区人民乃至周边国家中的华侨,带来了“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广州沦陷后,滞留在香港的华侨青年要去延安,苦于无路无车,难于成行。当时沿海所有港口,全部被日军封锁了,外援断绝。 这年10月10日,南洋各属45埠华侨代表一百六十八人在新加坡召开代表大会,成立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陈嘉庚当选为主席并发表宣  相似文献   

5.
2008年10月31日,“改革开放三十年,粤港携手创辉煌”高层论坛在花城广州隆重举行。与会的香港中华总商会历史上最年轻的会长霍震寰先生兴奋地对媒体表示,“香港自1997年回归以来,粤港澳越来越分不开,尤其是CEPA签署开展全方位合作以后,粤港澳交流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香港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青山对舞,浩海扬波。采一片白云,飞越灿烂天河;摘一缕彩霞,融入万家灯火。   2000年 4月 20日至 5月 6日,应海外有关客属社团的邀请,以龙岩市委副书记、闽西客家联谊会顾问、世界客属第十六届恳亲大会筹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林仁芳为名誉团长,市政协副主席邱福坤为顾问,闽西客家联谊会会长曾耀东为团长的闽西客家联谊会访问团一行 8人,抱着联络感情、增进乡谊、共同发展的愿望,怀着对东南亚各国的客家乡亲血浓于水的情谊,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的客属社团进行了为期 16天的访问—— 孔雀东南飞 乡…  相似文献   

7.
1938年年中,正当日军大举侵略我国,侵占了华中和华北广大地区的时候,越南华侨中的爱国进步分子,为了更加有力地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挽救民族危亡,他们把越南南方原有的几个抗日救亡组织联合起来,并且争取和团结了华侨的爱国知名人士,如张长、颜子俊、陶笏庭等,在华侨聚居的堤岸市(现属胡志明市第五郡和第六郡),成立了“越南南圻华侨救国总会”(单称“救总”)。不久,越南南圻各省华侨也积极响应,先后纷纷成立了分会。  相似文献   

8.
2020年12月13日,广东省客属海外联谊会(下称广东省客联)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七届理事会就职仪式在广州东方宾馆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华侨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原省长黄华华,广东省委原副书记、广东省潮人海外联谊会会长蔡东士。  相似文献   

9.
1983年成立的世界广西同乡联谊会(简称世联会),在世界华人地缘性社团中是较早的一个。该联谊会成立13年来,在新加坡、曼谷、香港、吉隆坡、台北、怡保、旧金山屋仑等地举行了13次大会,平均每年一次,其密度之高在世界华人地缘性社团中相当罕见。该联谊会已经换届7次,虽然领导机构的成员不断变动,但密切桑梓之情未减,一个热心会务、勤于联络、办事认真、善于解难的核心已经形成。 一、历史沿革 世联会的筹备工作始于1978年。该年12月31日,香港广西同乡会永远会长姚泰宁,应邀在怡保举行的纪念马来西亚广西总会26周年、吡叻广西会馆周年纪念的联欢宴会上致词,他强调要倡议联合东南亚各地同乡会,筹组一个世界性的广西同乡总会,引起了来自马来西亚各  相似文献   

10.
罕见的新闻镜头1999年11月上旬 ,我参加闽西客家联谊会代表团 ,乘坐波音767班机 ,从厦门飞往吉隆坡 ,踏上风光如画的马来半岛 ,出席第十五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和第五届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我的女儿张开玫 ,是日本大阪大学经济系博士研究生 ,正在马来西亚考察经济 ,亦应邀到会。11月6日 ,我在学术研讨会发表了《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演讲 ,论述客家人历经磨难 ,在战乱中南迁后 ,相聚在闽西客家祖地 ,而后走向世界 ,在海外作出的重大贡献 ,引起与会学者的浓厚兴趣。会议主席赖观福先生兴奋地插话说 :“张永和先生和张开玫小姐…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我飞抵柬埔寨首都金边市.走出机舱,一股热浪扑面袭来.而当我在柬埔寨走访了几天后发现,这里还有一个最热闹的现象:柬埔寨的华文教育事业如雨后春笋一般,生机勃发.在金边市,我访问了全柬华侨华人最高领导机构——柬华理事总会,还有潮州会馆、广肇会馆、客属会馆、海南会馆和福建同乡会,得知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以发展华文教育作为主要任务.在总会和各会馆中,分别设立有文教处和文教组,负责组织实施华文教育的恢复和发展工作.在我所接触的华侨华人中,凡经济富裕的都选择教学质量高的华文学校让子女读书,而家庭贫困的也会千方百计地让子女读上华文学校.  相似文献   

12.
为繁荣华侨文化事业、适应对外文化交流和侨务工作需要而成立的广州侨联艺术团于“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赴香港慰问侨界演出获得很大成功,受到当地侨界的热烈欢迎。 此次侨联艺术团出访,领队是广州市侨联主席刘汉忠,团长是印尼归侨歌唱家游国屏,广州歌舞田副团长张盛全担任副团长。这支由广州市侨联会直接领导、主要由归侨侨眷子女组成的文艺演出队伍,年轻精干,节目富有东南亚异  相似文献   

13.
祖籍中国福建邱氏客家人,清朝末年,曾祖父背井离乡到泰国谋生。父亲是一位成功实业家和商人,也是一成功政治人士,发起组织了“独立党”。90年代中期,被西方媒体称作是“电信巨子”、“电信业大亨”。2000年入选《财富》杂志全球最富有的500人中惟一的泰国人。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与客家人关系最密切,直至难解难分的,莫过于广府人。首先,在地缘上,客家人最多的一个省份,便是广东省,有两千多万,但这个省却名“广东”,其主流文化,非广府文化莫属,而广府人,更有四千万人,比客家人多一半,这个地面上的官话,只可能是广府话。话虽这么说,可打推翻了千年帝制之后,主政广东的,却鲜见广府人,反而大多数是客家人,丘逢甲(虽说只当了短短几个月的广东议长)、胡汉民、陈炯明、黄绍竑、陈济棠、张发奎、黄慕松,均为民国时期历届主政者,解放之后,除外地的领导如陶铸、任仲夷外,叶剑英、曾生、谢非、叶选平等,也是客家人。一要…  相似文献   

15.
去年隆冬,市侨务考察团一行 3人在李淑芬副主任的率领下,对马国的首都吉隆坡及怡保、槟城、马六甲、居銮等五个城市的客属会馆进行了访问。在客家公会或嘉应会馆乡贤的陪同下,游览了五市,看到了许多梅州客家人昔日在该地留下的深深足迹。   在吉隆坡市中心繁华闹市区,高度居亚洲亚军的双峰塔下,开有一 间“客家餐厅”,平房建筑,占地超过 1000M2。这个“客家餐厅”以露天餐饮为主,如果你在吉隆坡住久了,渴望吃客家菜,就请光临这里吧 !在厢房里,挂有正宗梅州客籍著名画家钟正山的多幅国画。当你吃腻了马来西亚各种菜肴的咖喱粉…  相似文献   

16.
从"千年论坛"看非政府组织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上相当活跃。近一段时间,它们的影响在不断扩大。我经过多年的实际接触,特别是亲身参加了2000年在纽约召开的“非政府组织千年论坛”后,有一些以下看法。 一.发展历程 19世纪中叶后,在欧美出现了一些有国际影响、不谋求商业利益的社会团体,其中有从事人道主义活动的红十字会、基督教会的若干分支,如教友会(QUAKERS)、卫理公会(METHODISTS)、方济格会(FRAN-CISCANS)。男、女青年会等;开展不限于宗教事务的国际活动,主张和平、友好、合作,主张人类大同的万有神…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丈物大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纵横960万平方公里的锦绣山河,孕育了多少风流人物,历史巨篇。人杰地灵化作智慧的结晶,制作了多少人类的瑰宝,构筑多少艺术的殿堂。中国文物以其精美的造型,深刻的火化内涵,计川兴为<炒料市川界的占备商都被中国文物流光溢彩的外众所吸引;为广得到它,他们不择手段。人们越来越多地在世界市场上看到中国文物。勿庸置疑,文物黑,ti和与其紧密相联的文物走私,是中国文物“走向世界”的渠道。从上海到广州,从广州到香港,从香港到世界各地,一条条走私的明栈暗道穿越重重…  相似文献   

18.
吴永年 《东南亚》2012,(2):52-57
本文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简明扼要地论述了中印关系中的文化因素。印度提出的“和平发展、互利共赢、扩大共同的价值观”,与中国一贯倡导的和平发展的理念是相同的。同时,从“中印大同”“CHINDIA”这个视角,深入地探讨“中印大同”“CHINDIA”及中印关系发展的启示和趋势。  相似文献   

19.
梁广 《海内与海外》2006,(1):1-1,4-8
激流勇退 海外掌控 二战后直到50年代初期,香港各方面比广州还落后。1953年,霍英东首创“卖楼花”,香港地产一下子就兴旺起来。霍英东更是财源滚滚:“收钱收到自己都害怕,这样卖下去,不知要赚多少钱!”  相似文献   

20.
中国侨联顾问、澳门归侨总会会长罗少荣先生在该总会成立30周年纪念特刊上,发表了题为《有幸作为历史见证人》的文章,谦虚地把自己一生经历摆在“历史见证人” 的位置上。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