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日前,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23周年,为继承和发展老一辈的革命精神,来自北京的书画家崔承顺、魏楚予、邹起奎、张严之等40多名书画家,举办联谊活动,并展示创作出的一批反映红军革命题材的作品200多幅。有的书画家为了创作,沿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走遍红色根据地,不畏艰苦精心创作,诞生了一批如《过雪山草地》《长征》《延安颂》等。在联谊活动中,书画家们和老  相似文献   

2.
从1221年朝鲜产生第一部诗话集开始,到20世纪中叶,朝鲜共产生了近百部诗话集。这部壮观的历史,已经汇入东方诗话的洪流,成为东方诗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人诗话》是朝鲜诗话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诗话专集。其内容丰富、纯粹,创作意图明确,创作思想自觉、自主,无论用古今诗话观念和实际去评价,还是用当时和后人的观点来衡量,《东人诗话》都堪称朝鲜诗话成熟的标志。它推动了朝鲜诗话创作的繁荣和诗学的兴盛。同时,也为后代的诗话创作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谁人不知道延安?是延安这片热土、革命摇篮,培育了中国革命的成长,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前不久,由中国书协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和延安书法家协会主办、北京城建书画协会和延安书画艺术教育研究会承办的“歌颂延安——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书法展”在延安大学举行。我们一行怀着对延安这块神奇土地的向往,踏上了延安的土地,喝着延河的水,感受着延安人民的勤劳和淳朴,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延安的变化与发展。这次展览是两年前商定的。在去延安之前我一直在想:延安人为什么那么喜欢书法?到了延安我才发现,一是毛主席在…  相似文献   

4.
一天,我发现《中国记者》1993年第3期目录上有成一同志的大作《毛泽东为塔斯社写新闻》,这题目吸引我,立即寻找阅读,可是首先进入我眼底的却是这篇文章的插图——一幅毛泽东主席的手迹。这是怎么回事?它竟是1941年5月18日延安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的毛泽东撰写的社论《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天下》手迹的第一页(见插图)。这篇纵论天下大事的社论在《毛泽东选集》里没有收,《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里也没有,现在刊登在这里,说明它的健在。为此我请教成一同志,他说新华总社有复印件,原件在中央档案馆。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是独具风格的  相似文献   

5.
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对朝鲜半岛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明清之际,中国古典小说大量传入朝鲜,恰逢此时朝鲜爆发了两场战争,人们开始崇拜关羽,这样关羽和三国的故事开始在朝鲜各阶层广泛传播。随着《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其思想和写作方法逐渐被朝鲜人民所接纳继承,朝鲜文人士子模仿《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根据本国的历史人物创作了《壬辰录》等历史战争小说。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有限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建 《国际观察》2006,32(3):55-61
20世纪90年代初,朝鲜核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第一次核危机爆发.危机在1994年朝美签订《核框架协议》后得到缓和.2002年底,核危机再次爆发.为了解决核危机,在此地有重大安全关切的中国积极推动相关六方举行了数轮六方会谈,为危机的和平解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笔者认为,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作用是有限的,原因有两:一是中国的外交战略限制了中国在朝鲜危机中的作用,二是中国用来影响朝鲜的手段是有限的.解决朝核危机的钥匙掌握在美国手里.  相似文献   

7.
徐肖冰,1916年生于浙江桐乡县,1921年在私塾念书。20世纪30年代初在上海担任《桃李劫》、《自由神》、《风云儿女》、《都市风光》、《生死同心》、《马路天使》等影片的摄影助理,并参加上海左翼戏剧活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徐肖冰在山西太原参加八路军,同年冬赴陕北延安,在八路军后方政治部宣传科从事摄影工作,1938年任陕甘宁边区抗敌电影社的技术部长,同年参加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任摄影师。在陕甘宁边区、华北抗日根据地和东北解放区进行新闻纪录电影的摄影创作,拍摄了大量的新闻纪录影片与图片。全国解放后,他负责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相似文献   

8.
正一有人读了我的作品《黑色马六甲》《死亡之窟》《中国缉毒秘密战》,说我和世界三大公敌干上了。没错,这是我多年创作的一段历程。由于我的作家身份,在完成对国际海盗的研究和跟踪之后,写作海盗与恐怖分子题材作品的早期,20多年前,我悄悄进入云南、广西等边防,参与了武警的缉毒行动。那个时期创作的长篇小说《女刑警》,侧重反映打击女性贩毒吸毒,不能完全反映中国缉毒的全貌。近五年,制毒贩毒  相似文献   

9.
朝鲜“核牌”战略的缘起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朝鲜不断打出“核牌”,引发两次核危机,成为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最棘手问题之一。解读朝鲜“核牌”战略背后的真实意图和战略目标,有助于正确把握朝核问题的症结所在及发展前景。一、朝核问题的由来朝鲜开发核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1956年和1959年,朝鲜同苏联先后签署两个技术合作协定,在苏联帮助下,60年代上半叶在平壤以北80公里的宁边建成核研发基地。80年代初,美国怀疑朝鲜秘密研制核武并告知苏联,在苏联压力下,朝鲜于1985年12月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此后朝鲜开始自行研发核技术。1989年9月,美国卫星…  相似文献   

10.
延安畅想曲     
正延安是我心目中的革命圣地,中华民族解放的摇篮。贺敬之的名篇《回延安》,是我从文学作品中了解到的延安。2018年4月24日至27日,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我来到了延安。亲临其境,让我为"襟带关峡,控制临夏"的神圣土地所感动,也找到了自秦汉以来历代战略家、政治家为什么注目这片神奇的高原的答案。从秦、汉到盛唐,陕北是中国的文化和政治的中心。延安历来就是民族融和繁盛之地。由于多民族融合交汇的优势,蕴藏在民间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如剪纸等民间艺术。  相似文献   

11.
张英 《东北亚研究》2009,(4):F0002-F0002
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在2009年金正日生目(2月16日)的社论中,公开提到:“在血统的光辉继承下蕴含着主体革命的光明前途。……我们要跨世纪地、不间断地传承和决死拥护领袖的传统。”朝鲜二次核试后的第三天即2009年5月28日,朝鲜向劳动党、人民军、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内阁部门和朝鲜驻海外使馆下达通知: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的三子金正恩被确定为金正日的继承人。这些再明确不过地告诉世人:朝鲜开始进行第三代“血统的光辉继承”了。  相似文献   

12.
克石 《海内与海外》2005,(11):55-58
1895年4月17日(清光绪二十一年),清廷特派头等全权大臣李鸿章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这一使中华民族蒙受奇耻大辱的条约规定了一系列使中国丧权辱国的条款:清朝政府承认日本奴役长期与中国有藩属关系的朝鲜(之前中国已失去亲密的藩国琉球);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彭湖列岛;赔偿战争军费两亿三千万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上述通商口岸建立工厂,装运进口机器;并规定在中国制造的货物享受与进口货物一样的优待之权……《马关条约》签订后,举国上下一致斥责李鸿章丧权辱国,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几乎成了丧权辱国…  相似文献   

13.
三沙市成立了,我万分高兴,又一次唤起我对38年前《西沙,我可爱的家乡》作者、我的老排长、"老西沙"苏圻雄那颗永远的西沙心留下美好往事的回忆。老排长和我都是归侨,祖国解放不久,我从新加坡、他从越南回到祖国。1964年,我从万泉河畔走进军营,在南海蜈蚑洲岛守备队当一名守岛兵。1961年,他从广州市入伍来到天涯海角,在陆军军营里当一名防化兵,1963年,他创作朗诵诗《写封信给妈妈》蜚声京城,成了军内小有名气的业余诗歌作者。后来又创作了不少文学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等军外内外报纸杂志上,成为一名诗人。  相似文献   

14.
童话作家贺宜先生生前曾把旧中国儿童文学的命运比作那不幸的辛地丽拉(灰姑娘) ,而我却在四十年代选择了儿童文学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 ,也曾使不少朋友疑惑不解。从1940年发表童话诗习作《落水的鸭子》开始 ,半个多世纪来 ,从创作到教学 ,从教学到研究 ,始终不渝地坚持在儿童文学岗位上。我一直把儿童文学看作是一件最有意义的工作 ,一份最有希望的事业。儿童是人类的未来 ,而儿童文学是每个孩子最早的好向导。一本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决定了他一生的道路。我自己就是因《爱的教育》和《我的童年》这两本书走上儿童文学道路的。尽管…  相似文献   

15.
一、托氏作品在中国出版概况 托洛茨基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在上世纪20年代,他曾被当作与列宁齐名的俄国革命领袖介绍给中国,其著作也一度作为革命读物在中国传播。如,1921年广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俄国革命纪实》,1922年广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多数党与世界和平》、《共产主义和恐怖主义》,1928年北京未名出版社出版《文学与革命》,1929年上海远东图书公司出版《杜洛斯基之脱逃》,等。后来,由于托洛茨基在联共(布)党内斗争中失败并被驱逐出境,他的名字遂变成了反革命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6.
大事综览     
2001年9月大事,各方有如下反应: 一、江泽民访问朝鲜。3至5日,江泽民总书记应邀访问朝鲜并与金正日总书记会谈,就中朝关系在新世纪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取得了广泛共识。江泽民还会见金永南委员长和洪成南总理。3日朝鲜《劳动新闻》发表社论指出,江泽民访朝将使朝中友谊在新世纪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英国《金融时报》3日发表文章认为,江泽民的访问是希望在“美中首脑会晤之前加强中国对美国的影响。”日本《东京新闻》4日刊登评述认为:江泽民访朝意味着中国全面完成近邻外交;朝鲜完成了“中俄朝”三国协调工作。外国媒体还普遍注意到在江泽民访朝之际,韩朝均表示恢复对话意愿。美国《洛杉矶时报》3日刊登文章指出:虽然“估计江泽民将敦促朝鲜恢复与韩国之间的接触,而平壤希望向全世界表明是它主动采取这一政策改变的”。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 ,在瓜分中国的狂潮中 ,沙皇俄国把中国东北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1 896年 6月 3日 ,俄国通过《中俄密约》取得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从此 ,大批俄国人涌入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中东铁路沿线 ,俄罗斯文化在中东铁路沿线的传播以及俄国人在与中国的交往中进一步熟悉中国文化成了这一时期中俄文化交流的显著特点之一。 2 0世纪初 ,列宁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 ,俄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马克思主义通过俄国 ,特别是通过中东铁路传入了中国 ,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与此同时 ,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大量地将俄国进步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朝鲜是亚洲毗邻的国家,两国的关系源远流长。两国人民交往的可考文字,可见于《周易·明易》:“六五,箕子之明夷”。更多的记载见于西汉以后的史籍,如《尚书大传·洪范》《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它们对殷人贵族太师箕子适朝之事均有记述,说明早在殷朝,中国就与朝鲜半岛人民已有往来。近代以来,中国连续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大量沿海居民不得不移居异国以谋求生路。而朝鲜与中国陆地相连,交通方便,便于迁移。据考,第一位来到朝鲜经商的华侨为同顺泰贸易行经理谭杰生,于1874年来到汉城经商。但近代意义上的大批中国人赴韩…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是签订"日韩合并条约"一百周年。在"日韩合并"到二战结束之后的这一段历史时期,日本根据"日韩合并条约"和"法务省民事局局长通报"先后两次剥夺了朝鲜人的国籍,进行了人权侵害。21世纪前后,《日本国籍法》的两次修改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在日朝鲜人的人格和权益。  相似文献   

20.
1940年5月下旬,正在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学习的我和几个华侨女生,被组织上召集在一起开了个会。说著名的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要来延安访问,我们华侨女生要参加接待工作,热情欢迎陈先生来访。陈嘉庚先生是我们侨胞所熟悉和敬仰的华侨领袖。20世纪30年代初期,我在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念书。那时新加坡是英国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人民群众没有言论、出版、结社、集会的自由。“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三省,在海外的日本人也到处横行霸道,欺侮中国人。英帝国主义对于华侨的反日斗争、爱国运动,不仅不予以支持,相反百般刁难限制。那时,陈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