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我们江苏盐城侨界,只要谈起安琦同志,人们总会伸出大拇指,深情地说:“好样的,不愧是我们的好大姐、好主席。”杨安琦同志是盐城市侨联主席,在这个岗位上,她已工作了十七个年头。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只是默默无闻、一点一滴的苦干实干,她把爱心无私奉献给广大归侨和侨胞。1965年早春,刚刚高中毕业,20岁出头,性格倔犟的姑娘安琦,胸怀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终于说服了家人、毅然辞别父母双亲和其他兄弟姐妹,从缅甸首都仰光、只身飞回祖国。从西南边陲、到黄海之滨,她进学校、勤奋学习、补习汉语;到农村、住茅舍、当农民…  相似文献   

2.
《琉璃宫史》是缅甸宫廷编写的一部史籍,在东南亚历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笔者通过从5个方面分析文本中有关中国的描述:中国人物的描述、有关中国物品的描述、有关“整体”中国(妙香国)的描述、有关中国与缅甸战争(战斗)的描述、有关中国与缅甸和平交往的描述,认为《琉璃宫史》中有关中国的描述反映出缅甸古代王朝对中国形象“真实”和“虚幻”的认知:中国是一个强大、富有和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国与缅甸一样伟大,缅甸并不惧怕中国。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1986,(1)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这是陈毅同志生前所作《赠缅甸友人》诗中的词句,它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中缅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中国和缅甸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两国的客商沿着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的河谷进行贸易(主要是中国的丝绸与缅甸的珠宝玉石)。在长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中缅两国人民结成“胞波”情谊(“胞波”是缅甸人民对中国人民的亲切称呼,意为同胞兄弟)。  相似文献   

4.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陈毅同志这首中缅友谊的颂诗,牵系了两国人民古往今来无比深厚的胞波情谊。中缅两国人民很久以来就在为本国的振兴、发展和世界和平而努力,不断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互相提供真诚的支援与帮助,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歌。 90年代第一春,由中国五、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批研究缅甸的学者、专家撰著的缅甸小百科全书——《缅甸概览》问世,这是30多年来由中国学者撰著的第一部研究缅甸的专著。它包括缅甸的自然地理、历史、国家政治、国民经济、外交、军事、民族、宗教、文学  相似文献   

5.
黄素芳 《东南亚》2007,(1):58-64
腾冲地处祖国西南边疆,与缅甸毗连,是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重镇。这里商业繁盛,文化发达,人才辈出,是著名的侨乡。据1988年的统计,华侨有23854人,华人12916人。①研究腾冲华侨对于华侨华人研究和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对腾冲人移居缅甸和泰国的历史和原因做初步的考察。一、清代以前腾冲人出国的历史考察腾冲人出国到东南亚的历史同云南与东南亚的交往密不可分。云南与缅甸的交往可以追溯到汉王朝。汉在云南开辟“博南道”,在今保山设立永昌郡,保山最西的腾冲与缅甸山水相连,是西南出国的必经门户,因此历史上与缅甸交往…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1993,(2)
《百夷传》为记述十四世纪末叶时麓川地域的一部专著,虽然简略,但它是一本实地调查的记录,大多翔实可靠。麓川,在《元史》又作“芦传”,其主要地域为龙川江流域。龙川江即瑞丽江上游,亦即傣族人所称的卯江。缅甸傣族文献所称的孟卯,即是以者阑为中心的地域。时至今日,缅甸傣族人仍以TAI MAO“卯江傣人”一词称呼龙川江流域的居民,及来自该地区而定居于缅北者,但一些与龙川江有渊源的缅甸傣族人,已不再公开地自认为TAI MAO,而自称为TAI Lng,这是有原因的。虽然如此,缅  相似文献   

7.
姜永仁 《东南亚》2009,(1):67-71
从文化视角来看,《琉璃宫史》对缅甸小乘佛教发展史、缅甸文化发展史、缅甸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史均有比较详尽的记述,因此,《琉璃宫史》具有很高的文化意义,可以说,《琉璃宫史》是我们了解缅甸文化发展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1990,(2)
1989年9月,缅甸国防部长兼三军总参谋长苏藐上台组成“国家治安建设委员会”。11月30日该委员公布了《缅甸联邦外国投资法》,12月7日又公布了《缅甸联邦外国投资法实施条例》,这标志着缅甸由“闭关锁国”走向“全方位开放”。此事引起了世界关注。现将《缅甸联邦外国投资法》(以下简称《缅外资法》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一、《缅外资法》的宗旨  相似文献   

9.
姚勇  姚鹏 《东南亚》2011,(3):67-71
19世纪末英国占领缅甸之后,云南德宏户撤坝子许多阿昌族群众去往缅甸做工或贸易,他们最初冬去春来往返于中缅两地,被缅甸人称为“迈达”(Maingtha)。随着经济往来的日益密切,他们中不少人定居在缅甸,特别是民国时期达到高峰,这些人及其后代形成了缅甸的“迈达”族群。  相似文献   

10.
说起烤鸭,不能不提起一个经营生鸡生鸭的小贩——河北冀县人杨全仁,是他创立了的全聚德风靡了世界。 也许烤鸭的发明不自他始。如果从北魏《齐民要求》、唐代《朝野佥载》到宋代《梦梁录》记载的“炙鸡”、“烤鸭”,那么烤鸭的起源自属中华。当然也有人考证烤鸭的起源是西方的烤鹅,在元代和清代两次传人中国。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来自于明代宫廷的焖炉湖鸭的“金陵片皮烤鸭”,明成祖时传到北京。但有一点无可置疑的是,自清代以后,烤鸭由焖炉改为挂炉,由山东荣成人开的烤鸭店也自杨全仁开始了一个新的里程(清官御膳房里已有挂炉烤鸭的“包哈局”)。  相似文献   

11.
9月24日,一向受人关注的缅甸政局骤然紧张,已经持续近一个月的民众小规模游行示威活动扩大到数万人规模,并蔓延到仰光、曼德勒等七个邦,酿成自1998年以来缅甸最大的一次抗议活动。尤其是成千上万名僧侣身披黄色袈裟,走上街头列队游行示威,打出“改善民生”、“实现民主和解”等政治口号,被西方称为“袈裟革命”。9月25日,缅甸军政府宣布在仰光和曼德勒实行为期60天的宵禁,  相似文献   

12.
缅甸的军人集团当前处在一种“拒不承认现实”的状态。彤从半个世纪前的所有估计数据来看,缅甸本来应该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富裕的国家,而它现在却是最贫穷的国家。军人集团完全拒绝公开承认缅甸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使外界的观察家大为震惊。更严重的是,它烦扰甚至折磨了那些了解内情的人。但这种“拒绝承认”比起军人集团那种过分简单化、自私自利的“不做出公开反应”(对于国内和国际上对缅甸及其人民所面临的危机的担忧,它也同样麻木不仁),也许要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3.
缅甸大象     
在缅甸,问人们最喜爱什么动物,回答几乎是一致的——象。缅甸人从小喜爱象。小朋友们在家爱听老奶奶讲象的故事,在学校里爱画骑象的勇士,在动物园里爱看大象表演吹口琴、摇铃、拿大顶、蹬木辊,要是乘上象拉的花车转上一圈,那就更美了。缅甸民间有一种“象舞”,跟中国传统的“狮舞”相仿,由两人扮演,舞起来喜气洋洋。 缅甸是产象历史悠久的国家,据公元九世纪一波斯旅行家记载,当时缅甸国王有象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地炎黄子孙聚居的唐人街,从居屋住宅,商店餐馆到社团会馆、牌坊调亭,到处都可见到中国特有的传统汉字楹联。它继承了中国书法艺术特色,又表达了海外华人对故国桑掉的思乡情怀和中外友好之情。一、华人会馆楹联海外许多国家及地区的华侨会馆,为华侨华人聚首之处,亦是身处异域的中国人他乡畅叙乡情的场所。华侨华人们念念不忘故土乡音,于会馆撰书悬挂祖国特有的橙联,其中意趣俱佳的妙联不少。美国旧金山唐人街“中华会馆”题有一副检联:“客地谈心,风月多情堪赏览;异乡聚首,琴增可乐且追寻。”在美国纽约中华公所,亦题有一…  相似文献   

15.
对缅甸的研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古籍中涉及缅甸的有关著作,就不下一百四十种。近人也有不少有关缅甸的译著,如伊梓鉴著的《缅甸史略》、张诚孙的《中英滇缅边界问题》和姚枬先生译的《缅甸史》等。姚枬先生还写过多篇有关缅甸史的论文。但是总的说来,那时对缅甸的研究,还是零散的、非系统的。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内对缅甸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三十五年间有发展也有停顿,但总的说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在发展,对缅甸历史和现状的研究都取得了一些成果。回顾一下新中国对缅甸研究的情况,对于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该是不无稗益的。  相似文献   

16.
何平 《东南亚》2004,(4):36-41
在缅甸的历史传说中 ,有一个叫做太公的王国 ,据说是缅甸历史上最早的国家 ,缅甸的许多史籍在论述早期历史的时候 ,都提到了这个“太公王国”。据英国学者潘尔在其《缅甸史》一书中引述的缅甸史籍《大史》的记载 ,“太公王国”是由一位来自印度迦毗罗卫 (Kapilavastu ,也译为迦毗罗越 )的名叫阿毗罗 (AbhiRaja)的首领在伊洛瓦底江中游建立的。阿毗罗有两个儿子 ,长子叫甘罗记 (KanRajagyi) ,次子叫甘罗额 (KanRajange)。阿毗罗死后 ,他的两个儿子为王位继承发生了争执 ,于是决定用比赛修筑寺庙的方式来决定由谁继承王位。结果 …  相似文献   

17.
“我虽然是‘老外’的长相,没有中国血统,但我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我有一颗百分之百的中国心和一腔百分之百的客家情”。  不错,正是他曾经受到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亲切接见,他被中国大陆10个省(市)聘为政府顾问,1996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给他作了专题报道,介绍他的成功之路,他就是美洲华人、著名美国侨领、美国梅州同乡会会长、美国中华团体工商联合会总主席、美国熊氏集团董事长、美国《国际日报》董事长熊德龙先生。  龙年访龙岩  或许是缘份和巧合,千禧龙年,回“家”过年的熊德龙先生来到福建闽西龙岩,一个“…  相似文献   

18.
冷战末期以来,中国积极推进中缅政治合作,加大对缅经济技术援助,扩大在缅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这些举措使中国在缅甸的影响力大大提升。印度认为,中国“南下”缅甸对其在缅利益、国家安全以及“东向”政策的实施构成了挑战,遂通过政治拉拢、插手南海问题等措施,意图干扰中国“南下”缅甸的进程。中印在缅利益碰撞,不仅使两国在缅甸的合作难以开展,也促使缅甸加快实施大国平衡战略,以期利用印度来平衡中国在其国内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缅甸民选的吴登盛政府自2011年3月30日上台以来,在政治、经济、民族和解等领域推出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以期到2030年使缅甸迈人现代化的民主国家行列。两年来,缅甸宣称的“不可逆转的改革”成就令人瞩目,获得国内外的普遍认可和支持。然而,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缅甸将面临着更多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明末清初青心才人的才子佳人小说《金云翘传》在中国知道的人不算多,并非家喻户晓。但它被越南著名诗人阮攸改编成喃传《金云翘传》后,却在越南文坛上大放异彩,家喻户晓,被越南文学界誉为“越南诗歌艺术的高峰”,“使用民族语言的卓越范例。”阮攸的《金云翘传》是借助中国青心才人的章回小说用越南民间通俗语言撰写的六八体诗歌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