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少年时期的他生活在严父慈母逆向性格的家庭环境中,二者有机整合对毛泽东走上革命道路产生深刻影响,使他萌生了拯救劳动人民群众于水深火热的志向.在漫漫求学之路上,毛泽东不仅加深对国家、社会的了解,而且在思想上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现行者.为了拯救人民大众,他不但自己走上革命道路,还早在1921年就舍弃自己的小家.带领全家人一起走上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走近毛泽东     
正一代伟人毛泽东已经离开他所热爱的中国人民有43年之久了,"说不尽的周恩来,研究不完的毛泽东。"我们愈来愈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的历史已经为毛泽东留下了一个任何人也无法去取代的位置。毛泽东不但是中国人民的,也是全世界人民的。今天我们又从历史的另一个角度去走近毛泽东和感悟毛泽东,即毛泽东他自己是怎样去谈论和评价自己的?他是怎样在不同的地点、环境与公开场合里去谈论和评价自己的经历、性格、思想、工作方法及理想和志愿  相似文献   

3.
十日评     
《当代贵州》2011,(5):7
扫除面对群众诉求的"对手思维"1941年,陕北延安打雷劈死了一个人,有个老农逢人就说:"老天爷不开眼,为什么不劈死毛泽东?"保卫部门闻讯要追查,毛泽东立即阻止:"群众发牢骚,有意见,  相似文献   

4.
一九四五年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在与毛泽东进行了几次交手之后,自感不是毛泽东的对手,怕谈判结束后「放虎归山」。于是想冒天下之大不韪,软禁毛泽东,但又怕此举  相似文献   

5.
宁冈县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同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宁冈胜利会师.自那以后.朱老总的许多事迹就在宁冈人民中间传诵:他的名字、和毛泽东的名字一样,深深铭刻在五百里井冈人民的心中、打从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离开井冈山起,宁冈人民一直在深情盼望朱老总能故地重游.来宁冈视察.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与抗美援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年前,1950年10月,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策,揭开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这是一个需要有战略胆识和气魄的决策,也是一个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观的决策。那时,新中国刚刚脱离了长期战乱,经济还没有恢复,新生的人民政权还不稳固,又面临着西方国家的封锁遏制,各方面极端困难。它的主要对手,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刚刚取得胜利,踌躇满志,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都不可一世的美国。这是一场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较量。然而,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同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展开了殊死的…  相似文献   

7.
2013年12月26日,在北京召开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我当面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了毛泽东众多的经典名句,其中"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的名句,寓意深远,令人印象深刻,不禁让人联想起习近平同志在福...  相似文献   

8.
丁明 《党史文汇》2009,(1):13-20
1947年,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向国民党军队发起排山倒海般的进攻,胜利的曙光已经展现在中国人民面前.在这个关键时刻,毛泽东以及他的战友们,开始高瞻远瞩地考虑革命胜利后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了.建国以后,如何得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承认和支持,是当时最为迫切的一个问题.毛泽东访苏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在四渡赤水这场突围战中,毛泽东使出了两大绝招:一是把运动战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对手疲于奔命;二是把情报战运用得得心应手,把对手掌握在手心之中。在四渡赤水这场突围战中,毛泽东使出了两大绝招:一是把运动战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对手疲于奔命;二是把情报战运用得得心应手,把对手掌握在手心之中。  相似文献   

10.
试论毛泽东的人民民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民主思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一个时期里,国内外某些学者对这一思想存有各种非议。本文就毛泽东人民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作一概述。一、实现人民民主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人民民主,首先是指一种新型的国家制度,即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一种国家形态。这是毛泽东1939年5月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概念时阐明的观点。毛泽东认为,实现人民民主,建立人民民主的国家制度,是不以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中国社会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人民需要人民民主。毛泽东认为,什么是中国国情?用“半殖民地半封建”这几个字就可以概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人民遭受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外不独立,内无民主。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  相似文献   

11.
余玮 《党史纵横》2007,(10):16-18
1946年"下关惨案"、解放前夕在西柏坡与毛泽东的历史性会见、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新中国开国大典、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香港回归仪式……一个个重大历史时刻,她都曾亲身经历.百岁老人雷洁琼,代表一个时代,她是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和振兴、人民解放和幸福、国家富强和民主的见证人.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说:"再送一个羊(杨)到朝鲜,美国佬就彻底认输了." "三杨" (杨成武、杨得志、杨勇)是深得毛泽东器重的解放军高级将领,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高级指挥员.毛泽东曾风趣地称他们是"三羊(杨)".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为支援朝鲜人民的正义战争,为保家卫国,中共中央、毛泽东派中国人民志愿军于当年10月19日入朝参战.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民主和平.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愿望,主张战后国共合作共同建设一个和平、民主、富强的国家.然而蒋介石要建立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法西斯专政国家.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准备打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为了欺骗人民,欺骗舆论,并完成内战部署.蒋介石玩弄"和平谈判"阴谋,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了揭露蒋介石的阴谋,争取实现和平,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谈判,经过针锋相对的斗争,国共两党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国共会谈纪要>,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4.
国共两党领袖人物与黄帝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亦水 《党的文献》2005,(5):89-91
1937年的清明节,对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的黄帝陵来说,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经历十年内战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同时派代表共同祭奠祖先.中国共产党方面以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致祭,祭文是毛泽东撰写的.代表是林伯渠,曾为国民党早期党员.  相似文献   

15.
韩红升 《党的文献》2005,2(6):25-28
毛泽东的人民教育实践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明确的对象、宗旨和灵活多样的方式.毛泽东的人民教育实践,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毛泽东对人民教育问题进行深人思考和探索的结晶,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人民本位思想形成于大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人民本位思想的发展又可分为在成功实践中继续发展和在曲折中继续发展两个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的前7年,是毛泽东人民本位思想在成功实践中的继续发展时期。之后的近20年,是毛泽东人民本位思想在曲折中继续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17.
正1944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演讲《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最响亮的口号。今天,每当人们走过中南海新华门时,就能看到新华门的影壁上镌刻着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初心的宣示。毛泽东同志发表《为人民服务》的由来《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在一个普通战士的追悼会上的演讲,这个战士叫张思德。  相似文献   

18.
孟洪 《党史纵横》2007,(2):23-25
1949年10月1日这天,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之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举国欢庆,华夏沸腾。这是一个中国人都会铭记的重要时刻,尤其是对一个人,似乎更加难忘,这个人就是毛泽东的“老对手”——蒋介石。此时此刻,他在哪里,在做什么?这位曾经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物,是如何度过这刻骨铭心的一天的?  相似文献   

19.
1944年,毛泽东写了一篇纪念普通战士张思德的文章《为人民服务》。以后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惟一宗旨,并成为全党和中国人民广泛传诵的一个口号。 其实,早在这之前,毛泽东就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39年2月20日晚上,毛泽东在给张闻天的信中,针对陈伯达的文章《孔子的哲学思想》写道:“关于孔子的道德论,应给以唯物论的观察,加以更多的批判,以便与国民党的道德观(国民党在这方面  相似文献   

20.
作为20世纪的一位政治家,毛泽东向来把美国作为观察、研究和交往的对象.抗战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毛泽东对美国的认识最为复杂、多变的时期.随着国内主要矛盾和任务的不断发展变化,毛泽东的美国观也经历了由希望美国“同中国人民结成统一战线”到深信美国“实在是一个敌对性的帝国主义”的转变.毛泽东对美国的认识,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