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按照对未成年人生存空间的判断,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保护体系划分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编织了一张未成年人保护网。然而,这部法律实施20多年来,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未成年人的生活和成长空间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时代和陌生人社会的到来,使未成年人的活动空间大为拓展,也对未成年人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认真抓好学校的法制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素质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努力提升法制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宣传教育水平,全面推进未成年人保护事业。9月12日上午,城中区法院在新学期开学伊始,前往联点的观门街小学向在校师生赠送《法在身边——未成年人法律保护》普法漫画书100册。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组织存在主体缺位、知者缺失、中心偏离等问题,因此,其可以借鉴美国家长教师协会的经验,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社会组织——家长教师协会。实践中,家长教师协会必须在党的指导和法律框架内维权,建立有层无级的组织,注重文化差异,形成合力,以推动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廉政瞭望》2013,(13):71-71
近来,侵害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频发,如何保护耒成年人成为热点话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们的民事侵权行为并不少见。我国诸多法律、法规都对未成年人做出了特殊保护规定。让孩子远离犯罪分子的伤害固然是首要的,维护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合法权益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5.
《廉政瞭望》2013,(7):71
近来,侵害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频发,如何保护未成年人成为热点话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们的民事侵权行为并不少见。我国诸多法律、法规都对未成年人做出了特殊保护规定。让孩子远离犯罪分子的伤害固然是首要的,维护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合法权益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3,(14):34-35
为探索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民政部近日决定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将在城乡基层建立社区儿童服务中心,开展流浪乞讨、失学辍学、留守流动、监护缺失等困境儿童的排查摸底和定期走访工作,为有需求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临时照料、教育辅导、心理疏导、监护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将建立受伤害未成年人发现、报告和响应机制,配合相关部门打击操纵、教唆、利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协调相关部门对漠视、虐待、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06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修订进一步完善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制度,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如何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一直是全社会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本期特选取几个案例并进行分析,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钦文 《唯实》2010,(7):89-91
德国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起步比较早,具有自己的特色:典型意义,强调预防,注重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一般性保护;凸显教育矫正,全面落实对罪错少年的犯罪救济;政府主导、社会承办的高效运行机制;系统规范、监管严密的项目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马迪  许丽 《世纪桥》2008,(5):62-64
未成年人是一个极易受到伤害的弱势群体,未成年被害人具有与成年被害人不同的特点,迫切需要得到社会和法律的关注与保护,他们在参与刑事诉讼、免受二次伤害以及被害后的救济等方面应当享有特殊的权利和保护。  相似文献   

10.
福建南平、广西合浦校园血案的接连发生,花季少年惨遭荼毒,深深地刺痛了国人的神经,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再一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杜丽英 《实践》2010,(5):19-20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信念、道德状况如何,今后的成长发展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当前,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我国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广大未成年人进一步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农牧民奔小康,经济要发展,资源也要保护,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就得树立科学的发展现,切实加强耕地保护。明渠改暗渠,不仅仅是单纯节约了土地,少占了耕地.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做好这种事.首先要有正确的土地节约观,否则,明渠改暗渠这种创新思维就不可能产生。  相似文献   

13.
论公益诉讼的案件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侵害公共利益事件.尤其是集团性、大规模性侵害事件的频繁发生.推动了公益诉讼这一新型诉讼制度的发展。公益诉讼是为保护公共利益而设置的一种特殊的诉讼类型。公益诉讼的案件范围首先是由公益诉讼所保护的公共利益的范畴所决定的。公益诉讼意义上的公共利益.应当理解为公共福利、社会的一般价值认同以及不特定多数人的扩散性利益。从西方各国的实践来看.公益诉讼多侧重保护环境、消费者、女性、有色人种、未成年人及类似的诸多利益.较多集中于环境公害、消费者权益保护、不正当竞争、股东权益纠纷、重复性违法交易行为、政府采购、大型公共资金支出等领域。  相似文献   

14.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先后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其中《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我国制定的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性法律。未成年人保护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我们应共同肩负起保护的责任,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201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孙晓梅关于废除嫖宿幼女罪的建议时.明确表示完全赞成废除该罪名。并称,无论是从法理上,还是从未成年人保护层面,废除嫖宿幼女罪都有充分理由。  相似文献   

16.
神农架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典型经验与做法.一直是中央媒体采访团争相报道的焦点.自国家在神农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神农架通过贯彻“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探索出了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专章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并首次明确了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是国家亲权理念和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在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层面的具体体现,具有监护的本质。修改后刑诉法对此制度的规定较为原则,制度操作层面还有许多并不明确的环节:司法实践中各地合适成年人选任程序不一、具体履职内容不明确、法定代理人不当参与后合适成年人能否补位不明确等,这些问题不利于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发挥其保护涉案未成年人诉讼权利、监督办案机关的作用。要采取法定代理人不当参与后应及时选任合适成年人、确保合适成年人同一性、细化合适成年人权利义务、充分发挥值班律师作用等措施,以期更好发挥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的作用,更好对涉案未成年人实现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18.
刑事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权益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是一个极易受到伤害的弱势群体,未成年被害人具有与成年被害人不同的特点,迫切需要得到社会和法律的关注与保护,他们在参与刑事诉讼、免受二次伤害以及被害后的救济等方面应当享有特殊的权利和保护。  相似文献   

19.
正国务院2月14日公布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意见》提出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专家指出,不论是儿童保护还是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留守儿童都是我国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南乐县国土资源局在耕地保护工作中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全县耕地保有量39839.41公顷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6163.20公顷,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补划的基本农田符合规定要求,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日前,南乐县国土资源局的郭毛选同志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全国耕地保护先进个人”,为单位和个人又增添了新的荣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