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集 苏区风云 (字幕:1986年1月27日 桂林) 邓楠:爸,你什么时候第一次见到胡子叔叔(王震)的?在中央苏区? 邓:记不得了。 王震:全苏大会(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时候。 邓:噢,全苏大会,知道了。 (广西的兵能打仗)  相似文献   

2.
父子情深工农运动显身手王震的父亲王贵财,生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三月十五日。王贵财为人忠厚,自幼随父习耕,精通农技,深得村民爱戴。后与董其谱结为伴侣,并于次年生下长子王震。王家祖辈深受没有文化的痛苦。见王震小时聪慧、活泼,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因此,王贵财忍饥负债,设法借了一笔学费,将6岁的王震送到附近的学堂读书。后来,由于家庭贫困,又背了一身债务,实在无力供他继续读书,因此,王震三次读书都因故中途停断。但王震在父亲的全力支持下,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依然学到了不少文化知识,为后来参加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3.
在全党全国人民隆重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我深切地回忆起多次见到周恩来同志的情景。我第一次见到周恩来同志是1944年6月。当时我正在延安鲁艺学习,周恩来同志从重庆回来的第二天,便和邓颖超同志一起来看望我们,并在校部东山小广场给我们讲话。他的讲话给我们鲁艺同学很大鼓舞。第二次见到周恩来同志是1946年6月在中原军区。当时,中国正处在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战的紧要关头。我们359旅在王震同志率领下,根据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从延安出发一直打到广东的南雄。为了顾全大局,避免内战,又从广东北返打过长江,以…  相似文献   

4.
王焯 《党史纵横》2009,(12):16-2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名将谱上,开国上将王震以文武双全、能征善战而著称。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总是在关键时刻勇挑重担的王震忙于军务,常常蓄着一脸大胡子,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都亲切地称他为“胡子”。王震和夫人王季青在战地相识并结合,一生风雨同舟,相濡以沫。  相似文献   

5.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王震以爱才而闻名。王震曾说:“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他还说:“尊重人才,没有人才可以有人才,人才少可以变多,否则,多就会变少,有等于没有。”用“求贤若渴,见贤思齐”来形容王震爱才,毫不为过。  相似文献   

6.
《湘潮》1995,(2)
王震的一道奇特命令1958年,在王震的动员下,10万转业官兵开进北大荒,成为开发建设北大荒的中坚。但是,这批复转军人面临着一个大难题:找不到对象。许多官兵到了30余岁,没有成家。为此,冬闲季节,王震发布了一道奇特的命令:每人带两个月的粮票和布票,放两...  相似文献   

7.
王震与新疆军垦张帆凯歌进新疆1949年10月10日,王震指挥第一兵团踏上进军新疆的漫长而艰巨的征途。至1950年3月10日,半年时间,完成了7万大军进军新疆的任务。王震进入新疆后,政绩卓著,建立了全疆人民政权,实现了新疆现代化工业零的突破,并靠军垦唤...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名将谱上,开国上将王震以文武双全、能征善战而著称。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总是在关键时刻勇挑重担的王震忙于军务,常常蓄着一脸大胡子,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都亲切地称他为“王胡子”。王震和夫人王季青在战地相识并结合,一生风雨同舟,相濡以沫,可谓万里征程入相伴。  相似文献   

9.
《先锋队》1997,(1)
王震平生最满意的一道命令王震晚年曾高兴地回忆说:“我平生下过的命令有无数道,但最满意的是给士兵放假回乡找老婆,找不到的不准回来。”1954年,中共中央采纳王震将军的倡议,批准驻新疆的人民解放军集体转业,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958年,在王震的动...  相似文献   

10.
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回忆敬爱的王震同志毕必胜“没有王震同志,就没有今天的红星”。红星人都这么认为。我作为当年红星人中的一员,深深地懂得这句话的份量和含义。1969年10月至1971年9月,王震同志到红星殖殖场蹲点,全家也从北京迂到抚州市定居。这时,...  相似文献   

11.
王震与丁玲     
王震:你的问题,我负责到底 1954年,时任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的王震,到修建黑龙江汤旺河木铁路的铁道兵五师视察时,被三江平原那一望无际的黑土地所吸引。1958年年初,斛放军开始裁军。时任国务院农垦部部长的王震主动提出接收复员转业军人来北大荒。从当年3月到5月,数万复转官兵响应号召,走向北大荒。  相似文献   

12.
刘时平 《湘潮》2006,(6):23-26
1949年11月,刘时平随王震来到新疆;王震调任铁道兵司令员,刘时平也随后调任铁道兵党委秘书;王震调任农垦部部长,刘时平也随后调任农垦部政治部副主任。刘时平曾在王震身边工作多年,经常得到王震的指导和关爱。为表达对王震的怀念之情,刘时平写下《回忆与王震交往二三事》。  相似文献   

13.
吴必文 《湘潮》2008,(6):19-20
尹保仁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一直在王震的领导下。他把王震视为一生中最佩服和最亲的人。  相似文献   

14.
2008年4月11日,是王震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我曾跟随王震同志十多年,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尤使我感动、难忘。在纪念王震同志百年诞辰之时,回忆他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点点滴滴.对我、对大家仍不无教益和启发。  相似文献   

15.
王震与胞弟     
王震与胞弟同海燕王震将军有个胞弟叫王余美。解放以后,王余美听说胞兄王震当了新疆军区司令员。心想当了这么大的官,老家能不盖一座有天井、有走廊、有门楼的大庭院。于是,他便请人绘图、设计、准备大兴土木。钱从哪里来呢?当然是大哥王震出。他想:你参加革命打天下...  相似文献   

16.
对《王震关于新疆军区一九五二年生产计划的报告》的批复(一九五一年十二月十七日)毛泽东王震同志并告仲勋、宗逊同志各中央局,各大军区:(一)王震十二月十四日的报告收到,我认为这个报告是正确的。除最后一条外,可以向分局扩大会和军区生产代表会议提出。(二)在...  相似文献   

17.
<正>王震和张正坤都是湖南浏阳北盛镇人,王震是马战村的,张正坤是燕舞洲村的。他们几乎同时参加革命。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俩曾在同一支红军游击队、同一支主力红军中并肩战斗,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王震生前多次回忆同张正坤一起战斗的峥嵘岁月,称他是和自己“同锅吃饭的老战友”。  相似文献   

18.
从民间到官方,有关王震的故事不计其数。本文不再去重复那些众所周知的故事,而是侧重书写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王震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军长及其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我1938年参加革命,曾在359旅度过了难忘的战斗岁月。在此期间,曾两次见到毛主席。那幸福的情景使我一生都不能忘记。 毛主席欢迎359旅到延安 1943年冬,奉中共中央的命令,我们359旅在王震旅长率领下移防陕甘宁边区,以打击来犯的国民党新编26师,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  相似文献   

20.
晓何 《湘潮》2008,(4):17-20
诞生于1958年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以下简称“八一农大”),是北大荒垦区最早成立的高校,被誉为“垦区黄埔”,其创办人和第一任校长,就是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今天,八一农大的师生们仍然深切怀念着老校长王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