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据报道,中国新华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的两名飞行员提出辞职后,遭到航空公司共计1500余万元的索赔。日前,北京顺义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双方解除合同,两名飞行员不用支付一分钱。据悉,对于辞职飞行员的“零赔付”裁决,在全国还是首例。  相似文献   

2.
飞行员跳槽不仅凸现了航空领域劳资矛盾和人才竞争矛盾,也凸现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针对飞行员特殊劳动者身份,一方面,应保障其作为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另一方面应合理限制其权利的行使,以保障民用航空公司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权和公共利益。同时,我国应针对民用航空业的特点,引导组建民用航空行业协会,在法律框架内,制定相应的行业规则,以规范飞行员流动秩序,抑制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相似文献   

3.
随着"天价索赔"、"集体返航"、"零赔付"报道频出,航空公司与飞行员的劳资纠纷渐入公众视野。也许有人会问:在这场博弈中,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相似文献   

4.
2008年3月31日发生的东航返航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涉及的诸多法律问题也引发了人们的讨论。从劳动法的角度分析,该事件集中反映出国有航空公司与飞行员之间的劳资矛盾,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飞行员劳动合同涉及的服务期问题以及违反服务期所导致的违约金问题。以该事件为切入点审视现行法律关于服务期的规定会发现,相关立法未对服务期适用的劳动合同类型、合理期限的确定方式做出明确的规定,违约金的设置也有失周全。从应然的角度分析,法律应当规定服务期适用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服务期的期限确定应以培训费与劳动者月工资的比例为基础,以此修正现行违约金规定的不适内容。同时应考虑适时建立飞行员转会制度,以实现高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5.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当地时间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载有239人的MH370航班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消失得无影无踪,牵动了全世界的神经。5年前,在同一纬度、同样没有求救信号、同样没有目击者、同样没有在雷达上留下任何痕迹的情况下,法国航空公司447航班也消失得无影无踪。马航MH370航班的失联与法航447航班的消失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法航447空难事件促使法国航空和全球其他航空公司对飞行员培训进行了全面改革。如今,再次审视法航447航班空难事件,也许会给马航MH370航班失联谜团带来一种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6.
孟亚生 《江淮法治》2014,(10):26-27
正飞行员王平辞职不成,反遭天价索赔。公司索赔有道理吗?能得到劳动人事仲裁部门的支持吗?依照《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员工辞职,只需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征得用人单位同意。然而,江苏一家航空公司飞行员王平(化名)辞职,却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他虽然提前30日书面通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但没被批准,而且遭遇公司709.5万元的天价索赔。公司索赔有道理吗?能得到劳动人事仲裁部门支持吗?最近,江苏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此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7.
王夏迎  傅君 《检察风云》2011,(11):62-63
近期,多起飞行员集体解约纠纷案在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调解结案。案件中,飞行员集体向原东家国航单位提出辞职,欲跳槽到待遇更为丰厚的民航公司。由于飞行员职业的特殊性,国航在其培训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财力与资源,因此产生了每人近千万元的天价赔偿纠纷。  相似文献   

8.
作为"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始终紧随时代步伐,开明开放,在司法公开的道路上进行不懈探索和实践,用司法的"阳光"照亮了信任"雾霾"下的公正。全媒公开,让庭审触手可及2013年10月22日下午,社会高度关注的飞行员吴辰诉某航空公司要求解除劳动合同一案在合肥中院开庭审理。  相似文献   

9.
1995年12月25日,宜昌市三峡航空实业开发公司(下称航空公司)与武汉三荣(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三荣公司)签订机电产品购销合同一份,约定航空公司向三荣公司购买一套保龄球设备,总价款242万元,供方负责安装调试。1996年10月,宜昌市三峡机场有限公司(下称机场公司)成立后,即与航空公司签订《联合经营保龄球馆的合同》,约定航空公司、机场公司共同承受航空公司与三荣公司所签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得到了三荣公司的认可。1996年1月24日,三荣公司又与北京新健娱乐设备有限公司(下称新健公司)签订一份除合同价款外均与前述合同内容基…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美国人可谓吃够了苦头,也领教了什么叫“大祸从天而降。”报载,联邦航空公司的一名飞行员日前手持羊角鎯头突然冲进机舱里给3位同事一人一锤子,迫使这架满载货物的DC—10运输机摇晃着向前滑行,最后在一场混战中刹住车,从机上抬下来的都是血流满面的机务人员。  相似文献   

11.
根据本案所适用的国际公约的规定,由一家航空公司出票并实际承运部分航程、另一家航空公司实际承运另一部分航程的航空旅客运输.该两家航空公司并非航空法上的连续运输关系。旅客追究实际承运人所承运航程的责任时。可以选择起诉对象。被起诉的一家航空公司申请追加另一家航空公司参加诉讼的。法院可以根据审理案件的实际需要、诉讼成本、旅客维权的便捷性等因素决定是否准许。旅客支付了足额票款,航空公司就要为旅客提供完整的运输服务:旅客购买了打折机票,航空公司当然也可以相应地取消一些服务。但是。航空公司在打折机票上注明“不得退票,不得转签”。只是限制购买打折机票的旅客由于自身原因而退票和转签,不能剥夺旅客在支付了票款后享有的按时乘坐航班抵达目的地的权利。当不可抗力造成航班延误。致使航空公司不能将换乘其他航班的旅客按时运抵目的地时。航空公司有义务在始发地向换乘的旅客明确告知到达目的地以后是否提供转签服务.以及在其不能提供转签服务时旅客应当如何办理旅行手续。根据《1955年在海牙修改的华沙公约》第十九条、第二十条(1)款规定,航空公司不尽此项义务或者不能证明自己已尽此项义务。而给换乘旅客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2.
2008年9月,65岁的无锡人郭晋荣在太原至上海的航班上,发现航空公司提供的是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面包。此后8个多月,他6次自费从太原飞上海,发现该航空公司的空中餐依然有问题。2009年5月,郭晋荣一纸诉状将航空公司告上法庭,但以败诉收场。  相似文献   

13.
依照《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员工辞职,只需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征得用人单位同意.然而,江苏一家航空公司飞行员王平(化名)辞职,却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他虽然提前30日书面通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但没被批准,而且遭遇公司709.5万元的天价索赔.公司索赔有道理吗?能得到劳动人事仲裁部门支持吗?最近,江苏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此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近日接受国内某航空公司飞行人员的委托,代理其与原航空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此时,各媒体关注的东航机长跳槽案进入了二审审理阶段。飞行人员作为特殊群体,其集体跳槽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案件审理中,飞行人员辞职涉及的违约赔偿费用的计算问题成为案件审理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董宏 《法学家》2000,(4):21-27
航空公司国际旅客客票的内涵与外延甚为复杂,功能呈多样性。在商业运输中,它是运输凭证,与航空运输合同具有绝对的区别;在司法审判中,它是推定证据,与航空运输合同(以下简称“运输合同”)具有相对的联系。目前,航空公司使用的“客票”,实际上是旅客客票及行李票,或电子客票,只不过简称为“客票”而已。...  相似文献   

16.
金昕 《当代审判》2003,(7):21-23
2003年3月19日,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国内罕见的航空乘运“机票文字案”:因为航空公司没有在机票上用中文标明登机机场名称,致使在上海虹桥机场候机的杨小姐耽误了去上海浦东机场的航班,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杨小姐向法院诉请航空公司全额机票退款及相应经济赔偿,并要求规范航空公司的售票行为。据悉,此类案件在国内尚属首例,且杨小姐以消费者个人的名义,要求以后在航空公司发售的机票上都要用中文标明机场名称的有关公共利益的诉请在司法实践中也很罕见。前不久,记者就此事进一步采访了原告杨小姐和她的诉讼代理人吴冬律师。  相似文献   

17.
范春阳 《刑警与科技》2007,(7B):172-174
随着当今航空业的飞速发展,全球各地的航空公司都在不断优化自身的综合运营能力以及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尤其在中国,由于外资民航公司的加入以及民营航空公司的不断出现,中国航空业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环境;同时自从美国9·11恐怖袭击之后,安全方面的考虑已经成为了航空公司所需面对的首要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王婧  孔志国 《法人》2006,(9):12-16
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不到14年的时间,海航资产从1000万变成430个亿,一跃成为中国第四大航空公司,几乎每年都有新的大并购、大买卖或者大融资,海航的发展历程显然不会像媒体报道和猜测的那样简单。与德隆和顾雏军这些资本运作高手不同,陈峰对发展实业充满热情。近年来,海航进行了一系列的购机行动,而且海航在过去几年间还频频参股收购机场,航空公司,并涉及了大量的旅游,金融行业。  相似文献   

19.
原静  刘妍 《法庭内外》2008,(8):63-63
参加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招聘活动并被通知录用的8位准空姐在苦苦等待10个多月后却被告知不再录用,愤怒之余,她们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和北京外航服务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两被告连带赔偿每人的经济损失38135元到66960元不等。  相似文献   

20.
刘磊 《政治与法律》2004,(3):157-160
本文从一则涉外案例出发,提出了一个关于与华沙体制相衔接的航空公司协议法律效力的问题.从民事法律关系角度来看,与华沙体制相衔接的航空公司协议是自然具有法律效力的,仅仅基于与华沙体制相衔接的航空公司协议并非是国际法的渊源而简单地从法律适用的角度来否定其效力是不完整的.在这一结论的指导下,本案中<吉隆坡协议>应当被引以为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