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人处事ABC     
1孔子有句话叫"知耻近乎勇",一个人改善现状的前提就是真正地认清现实,当我们连自己的心灵都无法发现的时候,我们何谈团队、何谈一  相似文献   

2.
相信自己     
改革大潮挟着风裹着雨再一次冲击神州大地。一颗颗焦躁的心望着纷纷杂杂的世界,几多茫然,几多无奈,几多冲动……面对大潮,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相信命运,不如相信自己。它令人想起两个富有人生哲理的典故:守株待兔和愚公移山。一个把自己交给了命运,最终成为饿殍;一个把命运交给了自己,奋斗不止。战胜困难,首先相信自己。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说自信是成功之父,二者结合孕育着成功。缺乏信心的人,已经败在自己的脚下。何谈其它?!相信自己不等于认识自己。好高骛远跑到了自己的前面,即使是  相似文献   

3.
《求实》2013,(Z2):119-120
<正>沟通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充分的人际沟通可以提升个人形象。良好的个人形象不仅可能增强个人信心,还可以获得他人信任,稳固人际关系。怎样提高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呢?1.自尊自信克服自卑心理。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指出,"只有学会了自己喜欢自己的人才能慷慨和友善地对待人。"正所谓:己不爱,焉能爱人;己不尊,何谈尊人?  相似文献   

4.
"2018的茶油还没吃完,2019年的新油茶果又快到了采摘期。”玉屏自治县油茶种植户姚沅明看着满山即将成熟的油茶果说,"以前每亩产100余斤茶果,只能产茶油五六斤,自己都不够吃,何谈拿去卖,如今的亩产可达千斤鲜茶果,果子多了,我们的收入也多了,茶油卖到年底还有结余。”  相似文献   

5.
如今再提倡干部要到群众的炕头坐一坐、睡一睡很有必要,因为我们中的许多干部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做了,当初那种与民同吃,与民同住,与民同苦,与民同乐的感觉已经找不到了,甚至不知道睡在群众的炕头是个什么滋味。如果我们的干部变成了这样,都不把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当回事,更何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何谈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相似文献   

6.
感恩·敬畏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不能只依靠自己,因为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不可能克服所有的困难、完成所有的任务,我们可能随时需要他人的援助之手来帮助渡过难关。因此,感恩之心和敬畏之心不可或缺。怀一颗感恩之心,就是要感恩党,感恩国家,感恩政府,感恩社会,感恩人民,感恩师长,感恩家庭,感恩身边每一个人。要学会感恩,忠诚于党、报效祖国,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尊重身边每一个人,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常怀感恩之心的人,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即使遇上再大的困难也能熬过去。  相似文献   

7.
艾迪 《党课》2009,(4):99-100
每天早上醒来时,如果你能看看自己是否对这新开始的一天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你就能知道自己心态是否还很年轻。心态年轻的人在早上总会感觉兴奋,就好像有个声音对自己说:“又是新的一天了,今天肯定会有更精彩的事情发生。”而暮气沉沉的人早上从梦中醒来时会有点儿疲惫,总是认为新的一天不会和已经过去的那干百个日子有什么区别,因此他们没有期待,也没有快乐。也是,对生活都没有了期待,更何谈从生活中寻找快乐?  相似文献   

8.
正人来人往中,相识不相识的人或擦肩而过,或并肩同行……我们很多时候是彼此生命中的匆匆过客。陪自己一起欢笑,一起哭泣的人,我们会在某一个深夜想起;给自己一个轻轻的拥抱,一句掏心窝的话儿,会触动我们日渐冷漠的心,一次偶然的相遇相识,会留下一段美好的念想……人生匆匆,一路走来我们会结识很多人。素昧平生的一面之缘,许多人的名字和相貌会随着渐行渐远的背影一起模糊。与我们产  相似文献   

9.
《军队党的生活》2011,(4):87-87
“枪口对外,齐步前进!不伤老百姓,不打自己人!我们是铁的队伍,我们是铁的心,维护中华民族,永作自由人……”这首由塞克作词、冼星海作曲的军歌,堪称中国抗日救亡第一歌。  相似文献   

10.
宽容是一种美德,它能化解一切仇恨,即使一个人做错了什么,但假如心是真诚的,我们就应宽容他。宽容是善待他人的最好方式,不苛求不责怨,给别人也给自己一个机会,化干戈为玉帛,让爱充满在自己的周围。  相似文献   

11.
于丹 《当代贵州》2014,(6):65-65
正真正的教育是每个人在为未来做准备,而这首先是父母之心,包括我们如何以父母之心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面对今日诸多有违父母初心的社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重视重建中国家教与门风。让孩子懂得明辨是非有人说要让人的本心回到小学阶段,但我认为应该回到幼儿园时期,幼儿园是培养常识的重要阶段。幼儿园的孩子最遵守秩序,他们做什么事情都会排队,他们都很懂礼貌,见到大人都会打招呼。但是慢慢地我们会发现孩子不打招呼了,这是因为大人总是不理他们;后来又变得不讲规矩了,是因为他们开始了解社会了。一个民族不能数典忘祖,一个人永远不要笑话自己的童年,因为童年学的是做人的规矩。  相似文献   

12.
正好多时候,我们跟这个世界过不去,其实只是跟身边的某个人过不去。比如上司。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一直有两个分裂的自己:一个是在上司面前唯唯诺诺的自己,一个是在上司背后骂骂咧咧的自己。于是,就有了一场漫长的拔河,你与领导,心与世界。用力吧,你会混得狼狈;撒手吧,内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人的一生是在平凡中度过的。平凡的人,创造不平凡的价值,不平凡的经历,创造了这个不平凡的世界。于此,才会有人去赞美平凡,赞美平凡的人。人总是应该遵循自己的内心来生活。为了利益去迎合别人,就是让自己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即使达到目的也容易迷失自我。丢掉那些不必要的敏感,不让自己的心一碰就碎,充满热情和希望地去生活,我们其实也不平凡。  相似文献   

14.
9月5日,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讲话中说:"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  相似文献   

15.
潘石屹 《党课》2012,(12):99-101
每一个人都是非常优秀的,每一个人的才华都是很独特的,没有高低贵贱和高端、低端之分。好的教育就是要把每一个人的才华都挖掘出来。我们每一个人从学校毕业之后,在从事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对社会的贡献,自己能力的提高,都不是靠学校排行榜排出来的,所以每一个人首先都要在心里面树立一个自信。  相似文献   

16.
《道德经》第49章曰:“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意思是说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通常没有自己的私心,他们把实现人民大众的愿望作为自己的心愿。这一为民思想,折射出老子高尚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7.
洗心(随笔)     
久居尘世,不仅要洗脸、洗衣,心也要经常洗涤。心乃人身之本,心乃人身之源,万念由心而生。人生虽有三宝,然无心,何谈“精、气、神”。曾国藩曾言:“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又道:静坐思,心正气顺,必须到“天地位,万物育”田地方好;默坐思,此心须经常有满腔生意。杂念憧憧,将何以极力扫却?勉之!古人都知扫却杂念,洗涤心灵,而成克杰、胡长清之流为一己私利,为红颜知己置党纪国法而不顾,究其原因,皆为私欲,为权欲,为色俗。这私欲、权欲、色欲都是心不静,…  相似文献   

18.
正古语云:"心为人之本","心为思之官"。"心"对于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理学认为,"心"即人的心脏,是生命之本;心理学认为,"心"为人的心理活动,是人们意识倾向之源;管理科学认为,"心"泛指人的心理行为状态,是人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思维起点和行为向导。在领导活动中,领导干部要调控领导行为,实现科学领导,首先要调控好自己的心理行为,即"治心"。所谓"治心",简言之就是要理顺心绪、调适心态、平和  相似文献   

19.
“要心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专业的赤诚之心,下真功夫、练真本事、求真名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殷殷嘱托。中华民族素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传统。敬,让人有所为,知晓自己应该做什么;畏,让人有所不为,警示自己不该做什么。作为党的文艺工作职能管理部门,既要做敬畏文化的表率,更需引导文艺工作者常存敬畏之心,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方能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20.
正觉悟的提高并不是自然而然的,需要人们主动地去认识自己和世界,由"意"和"心"入手,首先做到"诚意"和"正心",才能明白本来,回归初心。我们用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来理解政治觉悟,注重从"心"上发力,从"根"上用心,并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结合,来理解"我们是谁,我们要干什么,我们要到哪里去"。经世致用、知行合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其要在于一个"实"字。觉悟只有转化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