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十六大报告为探索党的执政规律指明了方向,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党的历史方位,是探索党的执政规律的前提;认清党的执政依据,是探索党的执政规律的核心;改革党的执政方式,是探索党的执政规律的重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探索党的执政规律要解决的新问题;明确党的执政任务,是探索党的执政规律的关键;完善党内民主,也是探索党的执政规律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宏观调控实践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通过对国际社会及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理论及实践进行梳理、总结,目的是为了克服对宏观调控理论认识的局限性,进而继续改善宏观调控,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新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宗新 《求实》2003,(4):17-18
十六大报告所总结的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十条基本经验既是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又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 ,它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再次提出了"认识执政规律"的问题,展现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成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认识执政规律和遵循执政规律进入一个新阶段、新境界.共产党执政的根本规律是与时俱进、执政为民,基本规律有理论创新、第一要务、总揽全局、人民民主、民主集中制、从严治党等.  相似文献   

5.
在宏观调控中,运用调控政策手段和工具必须从一定的客观依据出发,对调控政策手段和工具的选择应尽可能符合功效性要求、可操作性要求、效率性要求和社会可行性要求,同时要在功能、主次、力度和时效四个方面正确地进行调控政策手段和工具的搭配组合。  相似文献   

6.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从1994年开始,面对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从“适度从紧”、“积极、稳健”、“双稳健”到“一稳一紧”几度变化,较好地发挥了为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政府职能的转变,对于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和经济中的调控和指导作用意义重大。从宏观调控的起源和发展入手,探讨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在经济管理中的职能定位,有利于我们尽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8.
吕萍 《党史文苑》2004,(8):89-91
本文针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强调我国政府应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着重从建立良好的决策体系,以间接调控为主要调控方式,综合运用计划、法律和行政手段,把公益事业和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职责四个方面,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相似文献   

9.
韩振峰 《先锋队》2013,(17):8-10
最近一个时期,习近平同志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遵循等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决心和信心,而且极大地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使党的执政目标、执政宗旨、执政遵循和执政方略又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党的执政理念是指导党的执政活动的根本原则,是党在总结执政经验和执政规律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执政目标、执政宗旨、执政遵循、执政方略等方面的根本观点。  相似文献   

10.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大致包括加强自身建设、管理国家、领导经济文化建设、处理外交事务、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的能力,而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是关系到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终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而实现长期执政的基础。回顾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经济建设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对于帮助我们了解和认识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探索和认识执政规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国以后,我们党在建立自己的经济体制时,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和国内外的历史条件,选择了计划经济体…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并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经过80多年的发展,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  相似文献   

12.
刘志平  孙宏波 《新长征》2010,(12):14-15
我们党十分重视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没,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任务,并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等五种能力。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国家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在成绩面前,我们更要看到经济运行中不协调、不稳定的因素;努力化解t各种较为尖锐的矛盾、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胜利完成“十五”计划,为明年实施“十一五”计划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粮食市场价格出现比较明显波动的情况下,政府如何实现对粮食的宏观调控目标,运用什么工具“加强宏观调控”,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经济发达的国家一般都比较重视对粮食的宏观调控,他们使用的调控工具也比较多。我国粮食宏观调控工具的选择必须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国内外经济社会背景,并与粮食宏观调控的目的结合起来,根据本国实际情况理性地进行。我国粮食宏观调控工具的选择既要把握必要的基本原则,又要合理科学地确定需要使用的调控工具,还要处理好粮食宏观调控工具的组合及运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国民经济稳健发展的同时,2004年出现低度通货膨胀,有其必然的一面,更主要在于宏观经济出现较明显的局部失衡.国家及时采取适度从紧、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举措,抑制了通货膨胀扩张,控制在可承受区域.然而2005年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为此,要认真贯彻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经济工作作出的全面部署,贯彻改革与发展这一主线,保持经济稳健发展,价格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6.
臧传琴  刘相 《理论学刊》2005,3(3):89-92
科学发展观对政府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加强和改善政府宏观调控也是当前我国国情的客观要求。在科学发展观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重点都要进行适当调整,在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换、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等方面适当加大力度,以确保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宏观调控的经济法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干预经济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是宏观调控。在自由经济时代 ,政府(或国家)与市场是根本对立的 ,人们普遍认为政府在市场中的作用和影响力越小越好。按照斯密的说法 ,国家的功能在于安全、强制合同履行等方面。市场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 ,不需要政府对市场的基本运行加以干预。“把上帝的归上帝 ,把凯撒的归凯撒” ,政府与市场两分 ,各自具有明确界线。政府参与经济是变异的、暂时的、非正常的现象。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看法的转变缘于二十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这…  相似文献   

18.
价格垄断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对经济秩序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往往利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对市场主体的定价行为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9.
当前宏观调控的深层次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杰  董进 《新视野》2005,(2):10-12
最近这次宏观调控的动因是解决经济发展和能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其目的是为了抑制近一段时期内异常旺盛的投资需求。宏观调控采取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信贷收缩,二是停止土地审批。通过这两个措施来抑制投资需求的过快增长,可以缓解资源约束可能带来的问题,但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应该长远地看待问题,选择宏观调控的长期战略,尽力争取获得资源供给总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政府承担宏观调控的职能,既具有历史必然性,又具有客观必要性。在保证市场公平、有序运作的同时,恰当地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双看得见的手的巧妙结合,创造繁荣的经济、富裕的生活和公正的社会,达到经济、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