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四宾 《检察风云》2014,(24):6-10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反腐成为媒体与社会关注的焦点,既打“老虎”,又拍“苍蝇”的反腐风暴不断升级,无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上来看,都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后至今的反腐败,成绩是巨大的,威慑效果是显著的,已经初步实现了官员不敢腐的目标。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反腐败上半场。那么,下半场要干什么?答案也已经日渐清晰,那就是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实现清明政治的新常态。有一点是肯定是,即面对巨大的腐败呆账,一定数量的腐败大案、窝案、串案等仍会曝光。如果不把贪官落马的概率提高到一定程度,那么威慑的效果就会顿消。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下,在理论上加强廉政新常态和治理新路径研究,在实践上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成为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我们一定要更加冷静、清醒地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坚持鲜明的政治立场,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踩着不变的步伐,凡腐必反、除恶务尽,形成持续高压惩治腐败的新常态,坚决遏制住腐败蔓延的势头。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也是全党和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2014年,是近十几年来查处中管干部最多的一年。从查处的腐败案件看,我们既能看到清除腐败病毒的成果,也看到反腐败斗争形势依  相似文献   

5.
法治转型是围绕社会转型进行的,中国第一次社会转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与此相应,法治转型则是由贵族法治转为帝制法治。贵族法治的特质是别亲疏、殊贵贱、断于礼,也就是西周以降的礼治。“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立郡县”是春秋战国社会转型的全部内容。这种转型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述,就是经济转型和政治转型。为适应社会的这种转型,先秦法家提出了“法治”理论。这种“法治”,与传统的礼治相对立,其特征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重心是治吏治官。这是秦汉以后中国法律制度的思想基础。秦汉以后的中华帝国法治主要是这种观念制度化的结果,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用“儒家思想法律化”来概括帝制中国的法治特征较“法律儒家化”为妥。  相似文献   

6.
孟德斯鸠曾经精辟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当时党和政府是准备探索走法治道路的,在公权力运作上比较重视行政法制制约.  相似文献   

7.
论法治反腐     
法治反腐,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限制和规范公权力行使的范围、方式、手段、条件与程序,为公权力执掌者创设公开、透明和保障公正、公平的运作机制,以达成使公权力执掌者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从而逐步减少和消除腐败的目标。在法治反腐中,程序反腐是最重要的,具有最大的优势,加强程序法制是反腐的上上策。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修改《行政诉讼法》扩大人民法院行政案件的受案范围、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和完善官员家庭财产申报、审核和公开制度、启动人大的质询监督制度以及加强和规范平面媒体和网络对腐败现象、腐败官员、腐败行为的监督是当前反腐应当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洪驿 《检察风云》2014,(24):10-11
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四中全会,回望两年来的高压反腐态势,“习式反腐”可谓大快人心。一大批腐败分子被清除出党员干部队伍,并受到党纪国法的惩罚,从中央到地方无一不在昭示,新时期的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反腐变革史,它的到来给中国社会肌体注入了新鲜血液,为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月13日,王岐山同志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强调,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提高依纪依法惩治腐败的能力。我们要深人贯彻落实讲话精神,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不断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制度化、规范化。在惩治腐败的斗争中,若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就会改头换面、应急躲避,风  相似文献   

10.
银雀 《检察风云》2014,(24):11-13
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如何形成“不想腐”、“不能腐”的机制谋篇布局,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已经被正式提上议程。 谋篇布局,走向“治本” 2014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审议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其中涉及贪污贿赂犯罪的法条修改格外引人瞩目。修改的内容包括,贪腐犯罪定罪量刑标准,用“弹性区间”取代固定数额;严格了对行贿罪从宽处罚的条件;增加了向国家工作人员近亲属等关系密切人员行贿的犯罪处罚规定,约束官员“身边人”等等。  相似文献   

11.
日前,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谈道,政府将对淮河大水中受灾民众的不可动产(如房屋)、农作物等进行赔偿。我们以往强调的总是“救济”、“补助”,由国家来“赔偿”灾民损失,在共和国几十年的历史上闻所未闻。本次淮河流域抗击50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没有一人伤亡,没有出现一处决堤事件,没有发生一起工程责任事故,同样可谓前所未有,殊为不易。笔者以为,这是两大观念转折的胜利:它既意味着我国抗洪防洪的指导思想发生根本转折,也意味着政府在权力——责任的重构上发生根本转折。必要时人员及时撤离,留出足够的行洪蓄洪区,使人和洪…  相似文献   

12.
法定权力与权力法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眼下,无论是行政管理中的腐败、司法腐败还是执法乃至立法活动中出现的腐败现象,归根结底都不外各种法律授予的权力的腐败,例如行政管理权的腐败、司法权的腐败,等等。对此权力腐败,应取何种对策?一些学者提出了权力的监督、权力的制约、权力的罢免等遏制措施,我们认为,对此系列措施的动态化运作,实质上是一个法定权力的法治化问题。一、法定权力与权力法治化的概念诠释法定权力,指特定的机构或者个人根据法律、法规授权获得的、对确定范围内的人与事的支配、影响能力。所谓法定,首先指宪法的规定,包括依据宪法精神制定的法律、…  相似文献   

13.
14.
腐败是阻碍社会良性发展的严重社会问题,也是世界各国一直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一、廉政法制建设应有效制约当前腐败现象1、反腐倡廉的法制建设必须针对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腐败现象,坚持从严立法,坚决打击腐败行为,以保证社会有序运转。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5.
从法制化到法治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在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法制化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所谓“法制化”,是指国家和社会的基本关系和主要活动经由法律制度规范、调整和保护(纳入法制轨道),使之按照合理、高效的现代原则运行并向法治国家迈进。从法制化到法治的实现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由此必将带来一系列新的情况和问题。如何切实推进法制化并保障法治的实现是当代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一、对我国法制化进程的总体审视1.起点。在我国,近现代法制化…  相似文献   

16.
从贵族法治到帝制法治传统中国法治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贵连 《中外法学》2011,(3):459-483
法治转型是围绕社会转型进行的,中国第一次社会转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与此相应,法治转型则是由贵族法治转为帝制法治。贵族法治的特质是别亲疏、殊贵贱、断于礼,也就是西周以降的礼治。"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立郡县"是春秋战国社会转型的全部内容。这种转型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述,就是经济转型和政治转型。为适应社会的这种转型,先秦法家提出了"法治"理论。这种"法治",与传统的礼治相对立,其特征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重心是治吏治官。这是秦汉以后中国法律制度的思想基础。秦汉以后的中华帝国法治主要是这种观念制度化的结果,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用"儒家思想法律化"来概括帝制中国的法治特征较"法律儒家化"为妥。  相似文献   

17.
从政策社会到法治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8.
行政法治的演变线索——从权力的实体控制到行为的程序控制谈义引言行政法渊源繁多内容庞杂,行政法学理论应当去分析庞杂的行政法律制度内在的逻辑结构。目前国内外行政法学都没有使用“行政法的结构”这一概念,而经常被使用的含义相近的词是“行政法的内容”。“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我国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现状,对构建长效的反腐机制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