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俄罗斯的民族主义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直接产生于俄罗斯民族的特殊发展历程,形成了与西方的民族主义不同的道路和特点,长期以来扮演着与西方文化影响相抗衡的民族精神核心内涵的角色。俄罗斯民族主义的两大支柱——弥赛亚意识和俄罗斯的特殊道路,为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发展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石。正是在弥赛亚意识和俄罗斯的特殊发展道路的相互印证、相互作用下,俄罗斯民族主义才得以产生、发展和强化,并且深刻影响着俄罗斯的发展。其中,苏联领导人对待民族问题的态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后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领导人Б.Н.叶利钦、乌克兰领导人Л.М.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领导人С.С.舒什克维奇签署了别洛韦日协议,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是20世纪世界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这大概是大多数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对此的一致评价,而其他所有有关苏联解体的原因、后果等问题则一直是激烈争论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一般而言,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开放程度的指标有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和外债依存度。在对外贸易中,常用的指标有外贸依存度、区域内贸易状况以及产业内贸易状况等。随着货币一体化理论的出现,这些指标逐渐被用于衡量一个区域是否适宜于组建货币区。  相似文献   

6.
One of the principal challenges facing political science is understanding and explaining the changes occurring in the Soviet Union/Russia after 1985.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wo concepts taken from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literature, liberaliza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are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s of change in this region. It argues that a policy of liberalization stimulated a process of liberalization, which in turn generated a process of democratization. However, this has not been carried through to its conclusion because of the circumstances prevailing within the political elite and because of the weakness of mass forces favouring a full‐blooded process of democratization.  相似文献   

7.

Michael Jabara Carley, 1939. The Alliance That Never Was and the Coming of World War II (Chicago: Ivan R. Dee, 1999), pp.xxv + 321. ISBN 1–56663–252–8.

Patrick R. Osborn, Operation Pike. Britain Versus the Soviet Union, 1939–1941 (Westport, CT and London, 2000), pp.xiii + 274. ISBN 0–313–31368–7

Gabriel Gorodetsky, Grand Delusion. Stalin and the German Invasion of Russia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xvi + 408. ISBN 0–300–07792–0.  相似文献   

8.
Michael Jabara Carley, 1939. The Alliance That Never Was and the Coming of World War II (Chicago: Ivan R. Dee, 1999), pp.xxv + 321. ISBN 1-56663-252-8.

Patrick R. Osborn, Operation Pike. Britain Versus the Soviet Union, 1939-1941 (Westport, CT and London, 2000), pp.xiii + 274. ISBN 0-313-31368-7

Gabriel Gorodetsky, Grand Delusion. Stalin and the German Invasion of Russia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xvi + 408. ISBN 0-300-07792-0.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原苏联的语言政策对中亚民族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在回顾沙俄的中亚语言政策的基础上,阐述并评论了苏维埃俄罗斯政府初期关于语言政策的争论以及对苏联语言政策的影响。本文认为,尽管苏联对中亚的语言政策因领导人的更迭而产生差异,但基本上是围绕着苏维埃俄罗斯政府初期制定的语言方针而运作,并逐渐呈现俄罗斯化的趋势。本文从苏联语言政策的争论、线索、过程及意义等角度出发,从一个侧面探讨了当前中亚的诸多问题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3.
从斯大林功过看苏联兴亡——评《苏联兴亡史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对斯大林功过的评价要与时俱进要考察苏联兴亡的历史进程、总结苏联兴亡的历史经验 ,首先就要探究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联历届党政首脑的理论、路线、体制和实践的演变问题 ,尤其是涉及对斯大林功过的评价问题。因为斯大林执政时间最长 ,而且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主要是在斯大林执政的 3 0年间( 1 92 3~ 1 95 3年 )建成并且得到巩固的 ,随后 3 0多年苏联斯大林模式没有发生什么大变化。如果我们肯定斯大林是“功大于过”,那么就要肯定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基本上是成功的、优秀的 ,尽管难免还有一些弊端 ,那只要经过小修小补就能更加显示优…  相似文献   

14.
15.
16.
苏联成立后,新兴的苏联中国学研究在承续俄国汉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并步入崭新的苏联中国学阶段.俄国汉学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传统在十月革命后的逐渐结合,开始孕育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苏联中国学.  相似文献   

17.
相当多的学者认为意识形态的瓦解导致了苏联的崩溃,但事实上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由于苏联的国家认同主要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基础之上,早期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和后期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使官方意识形态不断削弱乃至最终变异,导致人民的国家认同感丧失,苏联作为一个国家才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18.
苏联解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包括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失败和联邦制国家解体两个方面,即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混淆。苏联法律只给予联邦成员自由脱离的权利而没有规定维护联邦的责任和义务,是导致联邦解体的原因之一。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以民族区域自治为基础的联邦制在法律上特化了群体及其权利。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苏维埃政权对哥萨克采取了非哥萨克化政策并在19世纪20年代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迁徙和迫害,这导致了哥萨克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群体近七十年的沉寂。苏联解体至今,在俄罗斯境内掀起了哥萨克复兴的浪潮,当代俄罗斯国家对哥萨克的复兴则给予了诸多政策和舆论导向支持。  相似文献   

20.
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苏联与古巴之间的关系急剧升温,1962年两国关系发展达到高峰,但当年发生的导弹危机使这种关系进入调整、巩固和发展时期,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形成特殊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新思维改革的提出,两国间原先存在的问题开始日益尖锐化,最终因苏联的解体而使苏古之间的密切关系不复存在。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最初实行的一边倒的亲西方政策使其与古巴的关系出现全面倒退,但随着调整期的结束,俄罗斯与古巴逐步恢复了平等互利的正常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