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习与实践》2008,(7):39-43
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从改革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武汉市面临重大的历史任务。武汉市要以发展两型产业和培育两型企业为主攻方向,以综合配套改革为强大动力,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道路,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对内对外开放、和谐社会构建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等四大保障和支撑,努力实现综合配套改革和科学发展的成功推进。  相似文献   

2.
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兰 《中国发展》2009,9(6):31-35
该文讨论了“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阐述了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的联系与区别,分析了作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的武汉城市圈的优势与不足,指出要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实现新型工业化,重点在科学理解“两型社会”和新型工业化问的联系、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构建“两型”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以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五方面。  相似文献   

3.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2007年底,国家批准建立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们在改革试验中认识到,建设“两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以构建绿色工业体系为突破口。绿色工业体系是建立在循环经济基础上的经济形态.是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生态化、零排放、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4.
宋俭 《学习与实践》2008,(12):75-80
建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改革进入深化和攻坚阶段后出台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综合配套改革的核心、关键和突破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成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综合配套改革的重中之重。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要着重实现两大转变:从经济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从行政控制型体制向依法行政体制的转变。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当和改革党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结合起来进行。  相似文献   

5.
2007年底,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的发展背景对湘潭市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的职能履行思路和方法要与"两型社会"建设相适应。"两型社会"建设与政府的职能转变存在着内在逻辑关联。"两型社会"建设为政府的职能转变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条件和操作空间,政府的职能转变则为"两型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两型社会"建设与政府的职能转变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肖安民  赵炜 《政策》2008,(1):23-26
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国家从改革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如何正确认识“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深刻内涵,及其对武汉城市圈、  相似文献   

7.
    
2002年,武汉城市圈建设由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并启动,几年来发展势头强劲,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得到国家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正式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以"两型两化"为核心,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再次吹响了改革发展的中部号角。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推进近三年来,以武汉地区为龙头,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新一轮"两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认为,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展期内,要加快推进武汉综合配套改革,必须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抓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个中心环节;突出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中的两个重点;强化武汉科技教育这个最大的优势;形成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多方面具有武汉特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姜铁兵 《学习与实践》2009,(12):139-144
“水资源节约、水环境友好”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两型水务”,建设滨江滨湖生态城市,必须坚持可持续治水思路,围绕“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体系构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转变发展方式、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水管体制机制,以“水资源节约、水环境友好”服务“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刘友凡 《政策》2009,(12):11-15
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因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湖北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湖北省人大围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改革试验这一重大课题,及时启动地方立法工作,经过反复调研、  相似文献   

10.
致参 《中国发展》2009,9(6):41-41
10月23日,“中国发展论坛·2009——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在武汉东湖宾馆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致公党中央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致公党湖北省委会、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致公党中央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中国发展》杂志社共同承办。论坛直击“两型社会”主题,围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发展思路、目标定位、基本途径和工作重点等重大问题开展学术交流和讨论,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1.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我国新一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内涵出发,按照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了三层次多指标的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目标层相关因素的权重,以便综合评价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程。  相似文献   

12.
《世纪行》2008,(5):18-18
2008年5月20日至22日,湖北省政协十届二次常委会议在武昌召开,会议重点围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建言献策。李鸿忠省长莅会听取大会发言并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田承忠副省长作“关于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情况的通报”。会上,有12位同志就“两型社会”建设进行了大会发言.本刊摘要选载。  相似文献   

13.
《世纪行》2011,(11):28-28
围绕中心履职能.着眼全局谋大事 立足全局,超前谋事。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批后,我们以全市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献一策”的形式汇集真知灼见,以高层论坛的形式积极争取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专报获得了贾庆林、王刚、钱运录、郑万通等全国政协领导的重视和批示。  相似文献   

14.
王保仁 《前进》2013,(4):12-14
自国务院批准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临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去年年初市委三届二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罗清宇书记、岳普煜市长对全市转型综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提出“以加快转型跨越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充分运用转型综改试验区各项有利政策,以‘百里汾河生态城镇经济走廊’为龙头,努力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和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突破”的奋斗目标。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全省综改试验的总体部署,抢抓综改政策机遇,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5.
2010年2月21日,浙江省开展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正式列为国家发改委改革联系点,浙江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革进入到了上下联动、全面实施的新阶段。浙江省11个地级市和义乌市开展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改革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调整需求结构,加快构建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在武汉城市圈试验区建设中,应着手构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的十大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包括环境友好机制、产业融合机制、技术支撑机制、市场开放机制、政府行为机制、全民创业机制、诚信文化机制、舆论引导机制、政绩考核机制和内外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7.
李振宇 《理论月刊》2010,(2):85-87,107
社会结构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社会公共服务体制是影响现代社会运行的三大因素,也是社会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内在的逻辑框架:改革市场主导型二元体制是社会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基础;改革公共服务体制是社会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突破口;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是社会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社会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在于:将会对中国在巩固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基础上的社会体制改革、进而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提供参考经验。将会对其他转型国家的新一轮改革和发展提供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世纪行》2009,(1):30-31
一、规范政府履责行为是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成效的保证 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世人瞩目。为此付出的环境代价和资源消耗也较为突出,有鉴于此,中央适时作出了建设两型社会的决定。并批准设立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作为试验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相似文献   

19.
对于转型社会的发展来说。制度创新与政治稳定是两个基本要素,并形成“双向联动结构”共同作用社会的发展。本文在总结发展中国家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上阐述了两者的关系并提出了发展模型的构建,借以考察分析中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后的道路选择,提出了中国的改革是一种准“强制性制度创新──自主性政治稳定”型的综合“革命”。  相似文献   

20.
肖百灵 《中国妇运》2012,(12):23-23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显示了执政党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在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绿色发展和人民福祉的信心和决心。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07年,国家批准在湖南设立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允许湖南在全国率先探索“两型社会”建设路子。四年多来。湖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