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文安 《思想战线》2011,(Z1):462-463
宾川鸡足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其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儒、释、道学说交融的经典之作。如何利用鸡足山丰富的佛教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深层次开发佛教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对当地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据史料记载,早在先秦时期,苍山、无量山、哀窂山等地就是大理茶叶的种植园。汉代,大理就有"叶榆焰茗"之说,"叶榆"即大理,"焰茗"是烤茶。宋代大理国佛教盛行,寺庙周围广植茶桑,形成了"深山藏古寺,古寺出名茶"的局面。茶文化也逐渐由宫廷、寺庙普及到民间。明清时期,大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的茶叶销售集散地。1908年,为方便马帮长途运输茶叶,喜洲著名商帮永昌祥在大理下关建立茶厂,将来自双江、凤庆、勐腊等地的散茶经过蒸压成坨后长途运输、销售,是为沱茶。  相似文献   

3.
1991年,八月的佛教圣地五台山,蓝天白云,万紫千红,清风习习,泉水淙淙。崇山峻岭中,一座座神貌古朴、巍峨壮丽的庙宇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木之中,好一派清凉世界。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来到了五台山。杨振宁先生此次是应邀赴山西大学讲学并出席该校聘请他为名誉教授典礼的。在省城太原杨振宁先生还为科技界作了学术报告,受到社会各界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特别是在青年科技工作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后,杨振宁先生取道五台山赴京,而后飞港。到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一游,是杨振宁先生多年的心愿,…  相似文献   

4.
李传玺 《北京观察》2012,(10):77-79
正上庐山,在旅游车还没进山就开始循环播放的宣传片中,你会看到关于庐山佛教及东林寺的介绍,说它开启了中国的佛教化和佛教的中国化的趋势,进山后,你会不断地在庐山的介绍中看到这句话。这句话是胡适1928年4月初游览庐山时作出的概括(庐山在更详细的说明中也没有埋没胡先生此功)。胡适先生一共上过两次庐山,另一次是1937年7月12日,抗战爆发后,蒋介石邀请他上山参加谈话会,征询他关于抗战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1991年度,中国佛教研究的成果是丰硕的。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全国各刊物共发表有关佛教研究的论文110余篇,且研究的趋势愈来愈深广。现从关于禅宗的研究、藏传佛教研究、台湾佛教研究、五台山佛教研究、对藏经的研究、对中国佛教哲学的研究几个方面加以概述。一、关于禅宗的研究魏道儒在《宋代禅宗的“文字禅”》(《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1期)一文中,探讨了宋代禅宗“文字禅”的发展历程,认为文字禅的各种形式都是围绕公案展开的,它们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标志着宋代禅学思想的变化,而且反映了宋代禅僧生活方式和修行  相似文献   

6.
上海青年畫家宓雄,以晝佛像和佛教故事著稱。今年夏天,上海佛教協會會長真禪大和尚和秘書長歐國藩居士,在玉佛寺方丈室向他授予榮譽證書,特聘他為藝術顾问。台灣高僧、國際佛教促進會會長星雲大師,今春來滬弘法探親時也觀賞了他的作品。上海佛教協會向星雲大師敬贈了宓雄創作的中堂宣紙油畫《千手千眼觀音》和蠟染壁掛佛像。星雲大師連聲稱道,勉勵宓雄繼續努力開發佛教藝術。今年二十五歲的宓雄自幼愛画,十四歲即有作品入選全國少年儿童美術展。初中畢業後考入上海華山美術學校,學習裝潢美術專業。現任職於上海美術設計公司,業餘鑽研理論和佛教經書。他曾兩次長途跋涉,到我國古代佛教藝術的發祥地朝聖。河南開封相國寺、洛陽  相似文献   

7.
佛塔(又称舍利塔),是佛教的象征,起到宣扬佛教的作用,每个佛教徒,对舍利塔比他心目中的偶象——佛陀像(即释迦牟尼)还更崇拜。佛教国家为了尊重这些建筑物,经常举行祭祀礼仪。舍利塔在佛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世界各地关于坟墓的形状,从原始简单的土堆(馒头形),逐步发展到因地而异的形状。例如北欧所谓“巨人的墓塚”、  相似文献   

8.
宋代禅僧对儒学的认识,增添了许多新的精致特点,态度逐渐由对立转变为会通。他们不再简单地用佛教理论化解儒学,而是在承认佛教的教化作用与儒学平等的前提下,或是将佛教与儒学的理论进行比较,或是用佛教的教义会通儒学,或是认为佛教和儒学具有同样的社会功能且都可随时教化。宋代禅僧的儒学观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使佛教逐渐走上了中国化、世俗化的发展道路,为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产生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张大千曾多次到浙江省雁荡山写生兼游览。每次上山,他总要到雁荡山的环山村拜访著名中医徐鼎西先生,不但运用如椽之笔为徐鼎西题写了"樵客出来山带雨,渔舟过去水生风"联语,而且把一片真情延续到关爱徐先生儿子身上,至今仍被人们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0.
佛教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宗教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传播。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去世后不久,他的弟子们以会议的方式对他的说教进行结集,形成了经、律、论三藏。「经」是释迦牟尼说教的记录,「律」是维持僧众宗教生活秩序的规章制度,「论」是用来解释和阐发经义的,这就是佛教经典的最初形态。约在纪元前后,印度佛教原典开始  相似文献   

11.
月亮的雅号     
今年是农历闰八月,这样就有了两个中秋节,人们可以两次欣赏中秋圆月。 古往今来,咏月的诗篇多不胜数,其中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给月亮加上了许多文雅别致的称谓,给月增加了迷人的色彩。如苏轼的诗句:‘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河无声转玉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把月称为‘玉盘’、‘婵娟’。宋代徐俯的诗句:‘应嫌素面微微露,故着轻云薄薄遮’;万俟咏的词:‘楼外凉蟾一晕生’。‘素面’、‘凉蟾’也都是月的雅号。 月亮的雅号还有:素娥、嫦娥、玉兔、金兔、月宫、蟾宫、蟾蜍、玉蟾、蟾兔、月桂、玉桂、寒玉、玉羊、桂魄、水精、水镜、素璧、玉钩、玉弓、玉轮、金盆、玉环、冰镜、冰盘、皓魄、广寒宫、桂殿、悬钩、姮娥、瑶台镜、水晶盘等等。 我们在赏月之时,吟诵一下古人的诗句,也许可以从这些雅号中更能领略月光的美妙吧!  相似文献   

12.
邢宇皓 《传承》2009,(15):32-33
任继愈,山东平原人,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他在佛教研究方面的成就被毛泽东同志誉为  相似文献   

13.
刘瑞军 《传承》2012,(6):70-71
印度佛教史籍由藏传佛教觉囊派学者多罗那他(又名庆喜藏)著于1608年,张建树译于1963年。以王朝的更迭和佛教著名大师的传承为线,记述自释迦牟尼去世后,直到印度波罗、斯那两王朝覆灭时,佛教在印度流传及盛衰演变情况。在叙述佛教在曲折发展过程中,多罗那他大师运用了大量的神话故事,因而佛教的神通也成了该书的一大亮点。试从印度佛教史绪事的角度去分析其中神话故事例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著名的風景區和佛教聖地九華山在長江之南,安徽省青陽縣城西南二十公里處。它與黃山同出一脈,方圓百餘公里。景有十處,水有五溪,山有九十九峯,以天台、天柱、十王、羅漢、蓮花等九大主峯最爲巍峩,壯廲。  相似文献   

15.
胡适与佛教     
胡适是一个无神论者,他反对的是宗教迷信,对于宗教哲学和宗教信仰并不完全反对。他的容忍思想体现了科学主义信仰中的准宗教音调;他的新宗教观援自儒家"三不朽";"管取佛欢喜"体现了胡适对佛教奉献精神的吸收;胡适对佛教由神秘体悟到科学研究对佛教转型起到一定作用;他选择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研究佛教。  相似文献   

16.
身为一个"地师级"领导,情愿到贫穷落后的地区工作,跟那里的百姓同甘共苦,经常挖野菜充饥……他,就是宋代著名大诗人、曾经做过密州知州的苏轼。"自讨苦吃"宋神宗熙宁七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满后,主动要求到山东密州(今诸城,宋时辖胶西、高密、安  相似文献   

17.
著名三国古战场湖北当阳县长坂坡以西,大约十五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山像巨船覆地,横卧于群山之上,这就是鄂西著名游览胜地玉泉山,相传是三国名将关云长头圣的地方。玉泉寺,是我国最早的寺庙之一,隋代开皇年间(五八一——六○○年》,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创立者智顗大师在此倡立法门:唐朝武曌、中宗年间,国师神秀也曾在此传授禅法:明肃皇后信仰佛教,在此大兴土木,使寺院规模达到九楼十八殿,三千六百僧舍……玉泉寺有许多优美动听的趣闻和传说。  相似文献   

18.
佛教在四川有悠久的历史,有服务社会。利乐众生的传统。近此年来,四川省佛教界爱国团体和僧人们,用多种形式,为四川的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做了大量的慈善工作,受到政府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赞誉。峨眉山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这里众多的名寺古刹与雄秀的自然景观浑然天成,成为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与峨眉山僧人们长期坚持建山护山分不开。近年来,峨眉山佛教协会的僧人们在努力协助政府贯彻落实宗教政策的同时,用自.己的双手建筑名山,维修了大量在“文革”中受到损坏的寺庙建筑和文物古迹。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建设这一…  相似文献   

19.
鷄足山在雲南省賓川縣的西北方與著名風景區大理相距一百公里,因山勢前分三支,後為一支,形似鷄足而得名。山上松柏茂密,寺廟星羅棋布,素有“無峯不奇,無石不峭,無寺不古”的美譽,是我國佛教名山之一,也是西南地區的旅遊勝地。悠久昌盛的歷史相傳兩千五百年前,佛祖釋迦牟尼的大弟子飲光迦葉僧來我國雲南境內傳播佛教。他走遍名山胜水,最後圓寂在鷄足山。在山上,他曾開華首門為禮拜、誦經、行道的道場,此門壁立千仞,猴猿難攀,仰觀蒼穹無邊,俯看萬丈深淵,平視則見岩壁自然形成為兩扇門,門縫寬約三四米,好像通往“西方世界”的佛門。公元三世紀的蜀漢時期,鷄足山上建有小庵;到了唐代(六一八——九○七年),相繼建起了迦葉殿、金爛寺、圓覺寺、龍華寺等。迦葉殿是為紀念迦葉僧的廟宇。公元十三到十七世紀的元、明時期,這裹又興建一批寺廟,發展成八大寺、七十二叢林的規模,各寺中都供奉有大型銅佛像,  相似文献   

20.
朱熹作为宋代著名的理学思想家,其"足食为先"的民本思想具有浓厚的理学色彩,他的民本思想从较为微观的视角关注到民生疾苦,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本文试图通过对朱熹"足食为先"的民本思想进行理论基础、基本观点和具体内容的梳理,以期对其民本思想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