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
在当代青年的道德意识中尤为突出的表现出一种进步与倒退相胶着的特殊状态,表现出一种改革开放背景下新旧道德观念的对抗,这是青年道德意识的退化和暧昧。当代青年意识的这种特殊表现,我们称之为暧昧的道德意识。 (一) 青年暧昧道德意识首先表现在他们遵从现行道德规范的程度大大下降,我们所大肆张扬的“螺丝钉”精神、“老黄牛”精神、讲奉献不讲索取的“老山英雄”精神等等道德观念在青年身上越来越少共鸣。他们完全不满足于过去风行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追求个性解放和实  相似文献   

2.
企业精神是企业职工实践活动在思想精神上的升华。它反映的是一种先进的群体意识。然而,前一段时间大兴“企业精神”之风吹过之后,有些企业对自己所提炼与概括的“企业精神”,却历史地把它搁置起来了,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主要是这些企业对企业精神的内涵和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有的把企业精神与企业经验等同起来,因而重总结,不重视弘扬。勿庸置疑,企业精神与企业经验确实存在某些共同之处,但它与企业经验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企业经验反映的是人们对于企业建设发展规律的认识,企业精神反映的则是一种思想和精神境界。从它们的作用来看,企业经验着眼于对今后工作的指导,而企业精神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精神支柱,用来激励和鼓舞职工。  相似文献   

3.
李光 《瞭望》1985,(51)
他是一位在世界作曲比赛中为中国赢得荣誉的作曲家:一九八三年,他代表中国作曲界参加国际韦柏室内乐作品比赛。在二十六个国家的八十二部作品中,他一举夺得第二奖。那时,他还年轻,只有二十六岁。但是,那次比赛的评委会主席克勒先生评价他的作品“突破了音乐一直以欧洲为中心的倾向,他的这种带有浓厚个性的音乐把中国民间音乐与欧洲传统音乐天衣无缝地结合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和“七一”讲话精神,必须牢牢把握“三个代表”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关系,防止任何把两者割裂和对立起来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读《世纪伟人周恩来》,颇有感悟。真诚地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做群众的贴心人,是周总理与老百姓心心相连,赢得亿万人民群众爱戴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他伟大人格的重要体现。为什么有的同志不屑当普通人呢?我看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他们摆不正与群众的位置,潜意识中,封建的“官”意识太浓太重。如此,自然放不下架子,普通不起来。当然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好不到哪里去。其实,无论平时工作,还是与人相处或是交朋友,缺乏真诚和平等意识,都是难以沟通心灵的,又何谈取得别人的信任呢?如果认为自己特殊,一定要“官”气十足,高高在上,终究将落得个孤家寡…  相似文献   

6.
当今的青年战士,民主意识强。这是80年代带兵人几乎一致的看法。青年战士民主意识表现在哪里?最近,我们对驻广州海军舰艇部队一些青年战士民主意识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中,我们高兴地看到:“80年代青年战士民主意识强,主要表现在他们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对部队建设出主意、想办法,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部队建设。”但有  相似文献   

7.
职工具有认同感的,是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前提与保证。笔者认为,要构建职工有认同感的企业文化,应采取“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要构建“企业自己的文化”,第二步要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第三步要使企业成为“自己的文化企业”。第一步:构建“企业自己的文化”。企业文化应具有惟一性,而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没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如同没有个性的人。人没有个性,就千人一面;人没有个性,就没有激情。建设企业文化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拿来”,把别人的企业文化原样搬到自己的企业,这种企业文化不仅无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进步,而且还…  相似文献   

8.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具有本企业鲜明个性特色的一种群体意识,是企业价值取向、经营哲学、管理理念的综合体现。企业精神是富有企业个性特色的自觉精神和企业内在的动力源泉。培育企业精神要在共性中把握个性,应着力于实现“四化”。  相似文献   

9.
六中全会《决议》明确肯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要求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国情,正确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我觉得,(决议)所强调的自立自强精神很值得我们深思。富裕可能导致软骨病。英国和北欧一些国家,多年来实行“从摇篮到坟墓”都由国家包起来的高福利制度,直接后果是国家和民族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逐渐消减,以致于西方人自己也慨叹说这样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二是坚持改革、开放、搞活。这两个基本点构成了一个相互统一的整体。但近年来,在社会上和党内出现了把二者对立起来的倾向。在一些人看来,强调改革、开放、搞活,就可以“全盘西化”,不要四项基本原则;而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认为目前改革、开放、搞活“过头”了,要“收”了。那么这二者在理论上的内在联系究竟怎样?实践中应如何把握?这是我们当前必须搞清楚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陕西咸阳西北二棉周宁光: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一些同志把“股东意识”与“主人翁意识”等同起来,认为股东就是主人翁,主人翁就是一种单纯的资产拥有者。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客观地说,“主人翁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对“雇佣意识”和“奴隶意识”而言的。社会主义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是社会主义企业的根本性质决定的,意味着职工在企业不仅不是“奴隶”和“雇佣者”,而且是在政治和经济上都享有一定权利的所有者。国企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除了经济利益方面的含义外,还有政治民主方面的含义O它既包括了对自己直接拥有的资产…  相似文献   

12.
上海英雄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英雄金笔厂改制而成的。近几年中,英雄公司无论是在科技、产品、市场,还是在经济效益、规模生产等方面,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他们紧紧追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以“赶超国际,争创一流”的“英雄精神”,支撑员工的信念,培育员工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为了使“英雄”形象在社会上真正树立起来,从80年代起,他们就注重抓了两项工程:“信誉工程”和“形象工程”。 “信誉工程”。他们把公司长年积累起来的优良  相似文献   

13.
结合单位改革发展实际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纠正“三个偏差”、强化“四个意识”。纠正“三个偏差”。一要克服和纠正重形式轻实效的“说了等于做了、布置了等于完成了”的倾向。二要克服和纠正重经验轻创新,工作一成不变的倾向。三要克服和纠正重照搬、轻结合单位实际的倾向。强化“四个意识”。首先,要强化源头意识。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关  相似文献   

14.
苏联党和国家很重视对公民的道德教育,认为“培养苏联人的道德政治素养”,对改善党内和社会上的道德风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们提出了共产主义教育的“综合方法”,即:“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紧密统一并兼顾各个阶层劳动人民的特点”。按照苏联学者的概括,道德教育的一般性任务是:一、以规范、原则、理想、善恶观念等道德意识形式制定出道德要求;二、把这些道德要求灌输到每个人的意识中去,使人们用这些道德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在苏共纲领规定的十二条道德准则中,例如:“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真诚地为  相似文献   

15.
创新型人才从本质特征看应该是一个结构性概念,它的构成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操作层面的,即创新能力;二是思想层面的,即创新精神。我们必须看到,要造就人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要培植能孕育它的“土壤”,即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思想基础。人的创新能力必须以人的创新精神为支撑。培养创新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团结奋斗的合作意识,都是创新精神的应有之义。目前,社会上有关创新型人才的讨论,较多地强调创新能力这种技术与操作的支持系统,而没有  相似文献   

16.
今春以来新冠疫情防控战场上,那些冲在一线的勇士们,特别是党员干部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他们身上闪耀着"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精神的光辉。从牺牲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合肥市包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施咏康,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医生敢死队";从穿上"尿不湿"以延长工作时间的军队援鄂医疗队党员队员,到宣誓按时完成火神山医院建设任务的党员先锋队;从最美"逆行者"大年三十吻别孩子告别家人的党员义工,到推迟婚期奔向疫情防控一线的党员医务工作者,他们把责任扛起来,把标杆立起来,把红旗举起来,做到哪里有疫情,哪里有群众需要,哪里有险重任务,哪里就有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7.
对于拜金主义,目前有这样的认识:拜金主义在我们的社会上很普遍,也很正常,因为想多赚钱的人太多了;有的人则怀疑反对拜金主义是党的富民政策有变,担心走回头路。很显然,这种认识把职工想赚钱简单地与拜金主义等同起来,或者把反对拜金主义同党的富民政策简单地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8.
有人把目前社会上一定程度存在的拜金主义行为,工作中的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的错误观念和对社会主义前途悲观失望的情绪,称之为“精神疲软”。“精神疲软”有其政治根源、经济根源和社会历史根源。本文试从哲学角度对其思想根源作  相似文献   

19.
于涵 《学理论》2012,(5):41-42
二战后,日本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集团意识作为日本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日本的集团意识对于日本社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日本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在二战后的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发挥着不可磨灭的精神作用,它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成员的潜能,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形成了荣辱与共的共同体。另一方面,日本的这种集团意识,有其阶级的局限性和利己的排他性,束缚了个人的个性发展,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研究日本的集团意识的积极价值对我国的集体主义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春伶 《各界》2006,(12):83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但反过来说,一把锁对应于一把钥匙。每个学生都渴望如锁一样,哗然一声,心灵的窗被打开。因此,实施情感教育,构建和谐育人环境,这种对学生尊重、博爱、耐心、容忍的效应一定会使我们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以平等之心尊重学生现代管理模式中强调“以人为本”,提倡用人道主义的观点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素质教育强调师生间的人道关系,是要求教师把学生看作是具有个人品质,个人爱好,个性要求和个人情感的人。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说过“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