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公民社会的产生与西方各国社会发展进程不同,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转型,建立了市场经济,推动了中国社会由单一性向多元性转化,为我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各种社会利益团体应运而生,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公民社会对我国社会的建设具有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公民社会的内涵和建设基础、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历程、现阶段我国公民社会的建设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促进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的不断成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也给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更多的问题。面对当前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的违法活动有增无减、网络失范现象越来越严重、网络群体性事件多发、网络虚拟社会管理薄弱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当务之急是切实加强对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的有效管理。要按照加快社会建设与强化社会管理相结合、政府负责主导与社会协同参与相结合、网络技术管控与社会综合管治相结合的基本思路,不断提高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水平,建立健全我国网络虚拟社会自律机制,加大对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的高科技化管理力度,提高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建立并完善我国的网络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受到工业化、信息化以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我国的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利益格局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与社会心理发生了变化,因此我国的社会治理面临着较多的问题。适应变化以及迎接挑战的重要节点就是指健康发展的社会组织,并且健康发展的社会组织是实现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分析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现状和困境,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直接代表了政府处理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能力,提升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可以使我国更加从容地应对转型时期多发的社会问题。治理理论为我国社会管理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结合治理理论,认为制约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能力提升的障碍主要有公民社会发展的滞后、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中央政府权力的过于集中,只有解决这几个问题才能从源头上解决提升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林杭锋 《法制与社会》2011,(27):163-165
我国历来重视社会稳定。社会稳定为国民经济发展、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压力型维稳体制也导致了许多负面效果的产生,如维稳成本高昂、越维稳社会越不稳定、官民关系恶化等等,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我国维稳体制的界定入手,通过分析当前维稳体制的特点、其所造成的维稳困境及原因分析,并从端正我国当前的稳定观、改革当前的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利益表达机制、改革政府职能等方面提出了破解我国压力型维稳体制下维稳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现在正由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化、信息化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日益成为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我国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弱势群体的规模在扩大,这是与我国的现实国情有关的。但是与我国正在开展的和谐社会建设事实是不符的,由此,本文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罗超 《刑警与科技》2013,(23):138-141
<正>十年前在我国开展的科技强警已经启动了安防技术在社会管理中的大规模应用,现如今我国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社会诉求、社会价值和社会矛盾变化与凸显,与此同时,安防行业新技术的涌入,给社会管理新一轮的创新建设带来不小难题,这也是一种机遇。  相似文献   

8.
刘震 《法制与社会》2010,(1):192-193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我国流动儿童社会学研究方面的文章进行梳理,简述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特点,概括了我国学者从社会化、社会融合,社会排斥、社会资本等视角的相关研究内容,并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9.
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成因进行了较为宏观的分析 ,指出 :我国二元社会结构以及人口、就业所形成的压力造成的社会分配不公和不均、社会不良需求的存在、社会正式控制力量的软化与虚化、非法控制力量的兴起 ,以及国家公职人员的腐败 ,是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我国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古代民法的性质和规模,独特的经济制度、政治结构加上立法传统、礼制和其他文化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我国古代民法特有的面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作为中华民族长期社会实践的成果之一,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必然产物,具有不得不然的历史合理性,也具有积极的正面效应和古为今用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西法律式样的不同根源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不同模式 :西方的社会主导模式与我国的国家主导模式。西方的社会主导模式造就了西方的法律是社会的法律 ,是社会控制国家的工具 ;我国的国家主导模式导致了我国的法律是国家的法律 ,是国家控制社会的工具。这一不同的首要制度表现就是西方的法院是社会的法院 ,是权利的保护机构 ;而我国的法院则是国家的法院 ,是推行权力的机器。它的另一表现是作为社会权利的代表者参与法律程序的律师制度的有无。它在思想上的表现便是西方的法学是社会的、反思的法学 ,而我国的法学是国家的、注解的法学。  相似文献   

12.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潜力。然而,社会变动也随之带来了贫富差距增大、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多种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成为了群体性事件爆发的直接诱因。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国社会管理的不足。因此,积极创新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对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意义重大。本文即对此进行一定的梳理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公司的社会责任具有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兼备的性质.我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包括公司对职工、对债权人,对消费者、对保护环境、对所在社区的社会责任及慈善行为等.公司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其利益的取得与所在的社会密不可分.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提出对我国公司的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公司社会责任的定义和理论依据,阐述公司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对我国公司的社会责任现状进行一定的法律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就强化我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许燕 《法制与社会》2013,(4):151-152,154
随着世界范围内"结社革命"的兴起,对社会组织的研究日益深入,社会组织行政化、社会组织自治成为关注的焦点。任何一种现象都有其历史渊源,我国社会组织的行政化也可以追溯到我国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历史背景等方面,通过对我国与发达国家历史背景的比较分析,可以找出我国社会组织行政化的历史原因,探寻适合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与社会:法哲学研究范式的批判与重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分析了近代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三种典型的理论范式的基础上 ,理性分析了近代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互分离和二元对立的关系范式的社会机理 ,探讨了这一近代法哲学分析范式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问题 ,并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出发 ,提出应当重建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析范式 ,建立我国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机制 ,并将这种互动机制作为法治生成的真正的社会基础 ,实现我国市民社会的相对独立和自治、国家权力的科学配置和监控、国家与社会关系之法治整合。  相似文献   

16.
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向世人宣告了风险社会的到来。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认为,现代社会的风险是文明的产物,不同于传统社会的风险。风险社会理论在给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监管方式等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给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启示:理性对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差异,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规制体系,探索食品安全风险的复合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社会中非常规性纠纷的解决机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采取特殊的动员与对抗方式,涉及全局或局部稳定,难以用常规性程序或常规性手段加以解决的社会纠纷是我国现实社会矛盾的集中表现形式。这类非常规性纠纷及其解决机制所关涉的问题,溢出了常规性司法的专业化及技术化范畴,更折射出我国政治、法律及社会运行的深层背景。从社会和谐的目标出发,广泛动员并利用政治、司法及各种社会资源,有效应对和处置这类社会纠纷,这是提升我国社会纠纷控制与解决能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德国社会救助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保障人权、维护人的尊严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历史发展、改革背景、宪法依据和具体制度规定对我国正确认识和定位社会救助、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救助制度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加强对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研究,有助于拓宽我国行政法学的研究范围和视野,有利于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下,建构"回应型"的"新行政法"。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刑法上的犯罪客体,就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首先表现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又决定着社会的思想、政治、法律、道德等关系。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各种具体犯罪,都是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形式侵害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20.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公民生存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社会保障制度,涵盖了社会的、经济的、法律的、文化的多重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立法已成为了我国目前立法的重点。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就我国社会保障立法中所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