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企业管理的中心任务之一是如何激励员工、调动其积极性。为达此目的 ,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措施之一就是实行“末位淘汰制”。其目的就是想给员工以压力 ,迫使其努力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但在实践中 ,末位淘汰制并不总是有效的 ,其成功与否 ,与企业的具体情况有关。一、末位淘汰制的含义及利弊分析末位淘汰制是指企业每年必须按一定的比例固定淘汰一部分员工。末位淘汰制带来的员工流动对企业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 ,有利于调整企业的员工结构 ,及时裁减不合适的和多余人员 ,使员工结构较好地适应企业需要 ;其二…  相似文献   

2.
公务员末位淘汰制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尝试 ,也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动向。推行公务员末位淘汰制应考虑管理环境与组织现状 ,必须走法制化的道路 ,坚持科学、公正的原则 ,加强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3.
《人事天地》2008,(1):57-57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司副司长董平不久前在深圳表示,很多单位和企业采用的“末位淘汰制”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劳动合同糊中规定企业解除聘用合同的情形中没有包括“末位淘汰制”。  相似文献   

4.
广西劳动保障学会举办《社会保险法》培训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事天地》2011,(8):10
本刊讯(通讯员梁辉)为帮助用人单位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保险法》,降低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广西劳动保障学会于6月27日-30日举办了2期《社会保险法》培训班。机关、事业单位行政工作者、管理人员、劳资干部、工会干部等近400人参加了培训。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建宏到会作了开班  相似文献   

5.
梁辉 《人事天地》2011,(8):10-10
本刊讯(通讯员梁辉)为帮助用人单位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保险法》,降低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广西劳动保障学会于6月27日-30日举办了2期《社会保险法》培训班。机关、事业单位行政工作者、管理人员、劳资干部、工会干部等近400人参加了培训。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建宏到会作了开班讲话。  相似文献   

6.
《人事天地》2011,(6):54-54
近日,乐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2011年度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年检工作。此次年检的范围为在该县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编制、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各类用人单位(含用工5人以上个体工商户)。年检根据《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有关规定,内容主要涉及劳动合同签订、劳动用工备案、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使用童工、工资支付,各类社会保险登记、申报及保险费缴纳,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等情况。  相似文献   

7.
2011年以来,乐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采取多种措施预防劳动争议。一是做好法律法规宣传。采取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农民工维权手册》、在县工业园区召开与企业对接服务会、举办全县人社系统干部培训班等形式广泛宣传《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不断增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观念。二是做好劳动信访工作。  相似文献   

8.
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劳动合同法》既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也保护用人单位的利益。理解并用好《劳动合同法》的本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会得到双赢。  相似文献   

9.
劳动合同制度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一方面有利于建立既有稳定性又有流动性的劳动关系;另一方面,必将对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对劳动合同法中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几个方面重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以期用人单位能够提高法律意识,提升员工关系管理水平,避免劳资冲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0.
《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后,尽管争议不断,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释与适用,而不是使其流于形式,从而损害法律的权威性。作为一部规范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合同关系的重要法律,《劳动合同法》中配置了大量的义务条款,从解释论的角度对这些条款加以阐释和解读,对有效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日益增长的劳资纠纷、切实发挥《劳动合同法》的法律效力,都显得极其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11.
自《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以来,社会更多关注的是其对劳动者的保护,这就难免使得用人单位对该法产生了抵触情绪。深入进行研究,不难发现,在相当程度上,用人单位之所以会对该法产生抵触情绪,根本原因就在于《劳动合同法》的相关条文没有得到正确的理解与适用。确保《劳动合同法》的顺利实施,不能以侵犯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为代价。  相似文献   

12.
论劳动关系的界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关系的确认采用了"事实优先"原则,将用人单位"用工"作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唯一标准。由于我国转型期的劳动关系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在我国劳动实践和司法实践中可以从主体的适格性、所提供劳动的服从性、从属性、过程性,以及劳动报酬的支付和风险承担等方面界定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3.
根据《劳动法》第十六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认定劳动关系的合法依据。但受我国现实劳动制度的影响,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大量存在,发生劳动争议时存在双方劳动关系难以确定的情形,致使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特别是在工伤赔偿认定、追索经济补偿金、劳动保险待遇等诸方面,用人单位往往以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拒不承担《劳动法》规定的相关义务,使劳动关系双方的和谐稳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明确劳动关系确立的有关要件及事…  相似文献   

14.
6月2日,柳州市鱼峰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举办企业劳资人员培训班,辖区131家用人单位共174人参加培训。
  培训中,监察员结合以往发生的案件及日常巡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广西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重要条款进行解读,对劳动报酬支付中存在的劳动报酬结构太简单的利弊、每月发奖金与年底一次性发奖金的利弊进行分析,指出了用人单位劳动报酬支付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还现场解答了用人单位提出的关于同一员工应聘同一单位不同岗位可否约定二次试用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派遣(Human Resourcc Dispatch)是一个舶来词,是指用人单位通过专业的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机构租用所需要的人力资源,但不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一种用工形式。劳动者被作为劳动力商品出租,专业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机构拥有劳动力的所有权,而真正的用人单位则享有劳动力的使用权。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通讯员 蒙沼名)近期,河池市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此次行动共检查各类招工用人单位371家,其中劳务派遣机构、职业中介组织4家.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单位当场责令改正,对拒不整改的下达《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本次行动下发限期整改指令书2起.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关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处罚尚无完善的基准法律规定,关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处罚的标准立法应当以现行《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为基础,对有关标准规范的适用范围、劳动处罚的原则、种类、程序、法律救济等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用人单位80%以上是以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为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这也是劳动争议案件中纠纷的多发地带。由于劳动争议案件中规章制度证据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用人单位提供,因此有必要从证据角度对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收集、保存和提交进行一些分析。一、制定规章制度的程序应当法定化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通讯员覃崇杰)2015年,东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探索创新农民工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农民工打造务工"艳阳天"。该局主要做法:一是加强法规宣传。共印制了4000多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小册子免费送到用人单位和农民工手里。帮助用人单位排查侵权隐患,引导农民工正当维权。二是促进社保征缴。共督促94家用人单位参保缴费,其中有78家单位  相似文献   

20.
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作为《劳动法》规定的一个专门术语,其内涵尚无明确的法律界定。劳动管理及司法实践中,劳动行政部门、劳动争议处理部门、人民法院等难免会将其与集体合同、劳动纪律相混淆。本文围绕《劳动法》的原则规定,结合我国企业法、公司法的相关内容,借鉴国外劳动规章制度的立法经验,对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涵义、立法模式及其制定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劳动法立法及执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