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中山对三民主义中国化的认识经历了三民主义思想的形成和两次重大发展阶段,孙中山在评价三民主义中国化时着重从三民主义思想的深刻性、三民主义信仰、三民主义与实践结合、三民主义逻辑的紧密性四个方面论述三民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在新时期的启示就是要把理论的先进性体现在思想的深刻性和科学性、事业的成败体现在信仰的坚定性和实践性、割裂理论和实际的内在联系导致事业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上。  相似文献   

2.
在恽代英研究中,关于他对孙中山与三民主义的论述,迄今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而这正是他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恽代英之论孙中山和三民主义,历经三个阶段。他论述了孙中山的毕生贡献和革命功绩,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和理论创造,孙中山思想理论的历史背景,三民主义对国民革命的指导作用。其论述具有针对性、理论性、系统性和实践性,为促进国民革命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同时期中共思想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敏感,十分复杂的问题。作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他一生追求民族解放,民族平等和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涉及民族问题的思想,观点和措施,对于解决当代中国以及世界所面临的一系列的民族问题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后,面对着西方侵略和工业社会的挑战,中国社会原有的联系纽带:以“夷夏之防”为核心的民族观,以宗法血缘为基础的道德观,有着共同儒学信仰的官僚体制,已经不再适应了。中国必须进行再组织,才能在现代世界上争得一席生存之地。以什么作为新的纽带?一代代先进的中国人都在进行探索,但直到孙中山,才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比较科学的回答,这就是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他创立的三民主义的学说在近代中国革命中起过重大作用.毛泽东曾经指出:"将来我们的力量越大,我们就越要孙中山,就越有好处,没有坏处.我们应该有清醒的头脑来举起孙中山这面旗帜."[1]孙中山的旗帜是一面革命的旗帜、团结的旗帜,是振兴中华的旗帜.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又是怎样举起这面旗帜,怎样坚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呢?  相似文献   

6.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理论之一,新三民主义理论是孙中山晚年根据他几十年革命经验所总结出来的重要理论。虽然属于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但是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背景与三民主义密切相关;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新三民主义理论的革命思想;新民主主义理论在继承新三民主义理论革命思想的同时完成了对它的超越。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先进分子对中西文化认识的集大成者.孙中山从创立旧三民主义到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从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为"以俄为师",无疑是把西方先进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果.他既努力学习西方,又不照抄照搬;既反对中国封建旧制度旧文化,又结合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继承和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他不愧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优秀而杰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长期以来,人们更为注重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政治观念,因为它作为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在中国的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三民主义也是内涵丰富、体系完整的文化观之一,从文化角度对三民主义进行解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共产党重新认同孙中山三民主义。对三民主义的论评,伴随着强烈的现实性、针对性、政治性,在理论上区分新的与旧的,在实践中区别真的或假的,论述的着重点时有不同,但始终不脱三大政策,并以对三大政策的态度为准。中共在创造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同时,确立了完整的三民主义观,而这一点,亦体现三民主义的理论张力和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三民主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和纲领,后经其重新解释和发展的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缓和国共两党对立的局面,共同挽救民族危难,三民主义又一次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的政治基础和维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治生命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1.
奠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迫切需要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进行重新评价和重新认识。毛泽东在重新评价和重新认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形成完整的三民主义观;毛泽东思想在形成完整的三民主义观的过程中走向成熟。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毛泽东的三民主义观对于新时期辩证地扬弃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至今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三民主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在促成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中 ,共产国际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于三民主义的理解和评价问题。然而事实上 ,共产国际与三民主义二者之间的联系是异常的少。共产国际似乎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三民主义这样一个原本不应该忽略的问题。究其原因 ,一是由于共产国际与三民主义阶级属性的差异而导致的相互之间的隔膜与轻蔑 ;二是由于三民主义理论本身的不确定性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性 ;三是由于当时中国国内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造成的。共产国际在三民主义问题上所采取的这样一种“鸵鸟”政策所导致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国共合作的过早破裂。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就孙中山民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相通与继承展开论述,重温孙中山先生当年倡导的民生主义,更好地挖掘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对于21世纪的中华民族崛起和强盛,从传承历史文化的层面来讲,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意义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所追求的民权,最终目的是实现“公忠不党”的全民政治,即以国民党的党义治国,而非仅仅以国民党党员治国。而在中国实行民权的障碍是中国人特有的皇权思维。兴民权,必须经过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打破皇权思维。民权实施和运行的手段为建构权能分治的“万能政府”、实行地方自治,这对当今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虽然不同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但也不是所谓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它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是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形态,他关于社会主义的许多思想和主张在今天看来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要是将现代性价值中的"平等"与中国近代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其内容涵括民生主义--"贫富均等"个人人权的表述;民权主义--民众公权与精英治权相平衡的构思;民族主义--国家主权平等的文化追求.三民主义对中国近代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它又蕴含着无可规避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编撰的《建国方略》,从心理建设、物质建设、社会建设三个方面完整地阐述了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伟大理想和实施方案。孙中山《建国方略》的伟大构想,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宝贵思想财富,并正在为迅速崛起的中国所实现和超越。孙中山《建国方略》对于今天中国和平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前身。本文主要叙述了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在重庆的成立、政治纲领和在重庆进行的团结民主人士、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争取和平民主自由等重要政治活动。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积极探索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不仅提出了"民生主义"学说,还亲自撰写《实业计划》,构建了中国工业化的宏伟蓝图,并身体力行,积极从事具体的工业化建设。孙中山主张由国家担任工业化领导者的角色,其工业化构想是建立在考察、调研及实践基础上的,具有开放性和前瞻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
胡汉民是一位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法律体系重构的舞台中起到过重要作用的政治人物.在担任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近三年的时间里主持了全国法律体系的构建工作。他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在法制建设中的践行者,其团体主义、王道精神等思想在宪政、民事等领域多有反映,而其法律思想的最终流产,既有时代的烙印,也是其个性使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