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两千多年以来,齐鲁大地积淀形成的崇尚刚健的自强不息精神、崇尚有为的能动创造精神、崇尚民本的厚德仁民精神、崇尚群体的大公无私精神、因俗简礼的通权达变精神等齐鲁文化的优秀成果,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心理心态、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思维方式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激励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而克己奉公、舍生忘死、英勇献身,成为了焦裕禄奉献精神的重要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从历史发展、理论依据和地理条件等多方面看,福建精神既是可能的,也是存在的。这一精神显现在源远流长的闽文化之中,显现在一代又一代福建先进人物之中,显现在当代福建人建设美好家园的蓬勃进程之中。大力弘扬和践行福建精神,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助于凝聚和提升新时期福建人民的精神气质,有助于推动福建“三个更加”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1929年,中华民国政府改奉天省为辽宁省,此为辽宁得名之始,寄托了人们对于"辽河流域永远安宁"的向往。在新的历史时期,"天辽地宁、爱国奉献、诚信务实、创新争先"则把辽宁的内涵阐释得更为深刻,十六字的表述语是对辽宁厚重历史文化的全面凝练与升华。"天辽地宁"是对辽宁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古代文化的凝练与升华辽宁位居中国东北,属山水形胜之地,长白余脉不减巍巍霸气,辽河曲走滋养沃野千里。优越的自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与和合文化、和合哲学思想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和合文化、和合哲学思想经历了中国古代传统形态和近代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形态。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和合哲学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间接文化源头,而马克思主义形态的和合文化、和合哲学思想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立论原则和思维生长点,抑或说是直接文化源头。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并创造性地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成功地指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他在晚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现的种种失误,与他所受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6.
本人参与了《福建精神读本》撰写的全过程,从研究写作提纲、撰写书稿、征求意见到初稿的统稿工作,因而有更多的机会涉人和了解了福建精神提出的客观依据、文化渊源、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使自己的思想受到了一次洗礼,深受其影响和感染,更是使自己受到了巨大的鞭策和鼓舞。一、福建精神承载了厚重的文化积淀福建精神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而是有着久远而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的。无论是“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还是“敢拼会赢”,都是伴随着福建历史文化的发展而产生、丰富和发扬光大的,承载着厚重的福建历史文化的积淀,是福建历史文化的精粹和升华。首先从“爱国爱乡”来看。福建境内的居民,绝大多数是来自中原的移民后裔。福建先民不远千里,一路爬山、涉水、穿越山林,方可得以到达闽地。移民的经历和与山海打交道的历史,使福建人常怀思乡之心,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很强的寻根意识和很深的家国情怀,所以能爱国爱乡。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严复的“自强保种”的呐喊,都抒发了闽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其次从“海纳百川”来看。海纳百川,原指宽广的大海可以容纳众多河流,比喻人的心胸宽广可以包容一切。这也是同福建特殊的历史文化相联系的。福建人大多数是移民,到一个新地方必然要人乡随俗,尊重各种文化差异,而且很注意相互取长补短,以利于自己的更好、更快地适应和发展。正是在这种历史和文化背景中,福建人逐渐形成像大海一样宽阔、能够包容一切的胸襟。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中央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对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全面把握、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深刻分析、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积极关切,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我们一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紧密结合福建实际,不断提高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更加奋发有为,努力把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申永华 《学习论坛》2009,25(11):57-58
现阶段,我们应把焦裕禄精神从单纯的红色典型延伸,界定为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并升华为民族文化的结晶。我们应把焦裕禄精神融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去,从民族文化再发展、再创造的视角,重新审视焦裕禄精神的伟大文化意蕴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福建精神镌刻着福建的精神品格和历史渊源,是福建人民的文化品味和精神追求。福建精神的概括和凝炼是对福建人民工作的肯定和鼓励,但是,我们在自豪和鼓舞的同时,更应该冷静地反思差距和问题,并努力弘扬福建精神,培育福建精神,践行福建精神,让福建精神走下书本、深植于心、外化于行,让福建精神扎根基层、贯穿生活、融人大众,真正成为每位八闽儿女的共同传承。  相似文献   

10.
孙才顺 《理论学刊》2002,(2):122-125
针对史学界的某些认识误区 ,本文着重从黄河三角洲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阶段、内涵特征等几个方面作了论析。黄河三角洲文化源远流长 ,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漫长的历史发展和交融构筑了这里多彩多姿的地域性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而且建构了其文化观的核心理念,价值系统的精华———文化精神。它至少包括理性精神、哲学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坚持和发展邓小平文化精神,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郭渊 《世纪桥》2003,(1):54-56
杨靖宇精神这个概念和范畴的提出,是杨靖宇研究进一步深化的理论需要,也是现实政治运行以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的道德需要。众多学者、专家论及了杨靖宇精神,有人认为杨靖宇精神内涵是舍生献身精神、艰苦奋斗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密切联系群众等;有人认为杨靖宇精神为对党的事业  相似文献   

13.
胡晓丽 《理论学刊》2007,(10):110-113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实行反苏反共的冷战政策,有其文化渊源,是美国所独具的文化特性的一种表达和再现。概括起来,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文化渊源主要包括使命观思想、扩张意识和种族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理念。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共产党人政治品格的重要体现,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斗争精神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都离不开斗争精神.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蕴含着斗争精神,马克思的革命生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实现...  相似文献   

15.
探寻公务员精神的传统文化伦理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现代管理尤其是政府公共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公务员法》颁布实施之后,中国各界掀起了探索公务员精神的高潮。从传统文化伦理的视角求解公务员精神渊源,在当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显著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6.
《福建理论学习》2012,(8):36-38
“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自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后,在全省上下引起热烈反响,在海内外乡亲们中激发了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17.
徐泰玲 《唯实》2008,(9):86-90
任何企业组织的背后都有深刻的社会文化,中国"家文化"深深地隐藏在家族企业组织中,影响着家族成员的一切生产和生活活动.家庭承包制的推行形成了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经济基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儒家思想的激活成为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土壤;乡镇企业的改制是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文化渊源和时代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泰玲 《唯实》2008,(8):86-90
任何企业组织的背后都有深刻的社会文化,中国“家文化”深深地隐藏在家族企业组织中,影响着家族成员的一切生产和生活活动。家庭承包制的推行形成了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经济基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儒家思想的激活成为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土壤;乡镇企业的改制是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9.
大力弘扬福建精神,为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面临的重要任务,是新形势下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亟待研究的新课题.课题组通过对福建省福州、泉州、龙岩、漳州和三明等市区的机关干部、群众进行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弘扬福建精神的重大意义,根据调查资料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当前弘扬福建精神的现状,概括出影响弘扬和践行福建精神的六大思想障碍,从福建实际出发探讨了弘扬福建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文章简要介绍了福建民间歌谣的发展历史和歌谣收藏整理工作,进而探讨了福建民间歌谣与福建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突出福建歌谣作为福建文化多元性的一些特点,总结了福建歌谣的艺术性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