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到什么是“和谐社会”,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字,一“口”一“禾”,表示“人人有饭吃”;“谐”字,人“皆”“言”之,表示人人有话说。由此而论,建设和谐社会,不是一种道德诉求,更是制度诉求。“和”要解决的是中国的民生问题,“谐”则是民主问题。  相似文献   

2.
盘点上海人     
王俐敏  楚梅 《今日上海》2011,(12):15-21
编者按:2011年是“十二五”第一年,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为首的官方调查统计结果纷至沓来,作者围绕其中有关上海市民目前最基本的“民生环境”串联成文,内中有“成绩”,有“改善”,有“不足”,有“建议”,也有体现努力目标的“规划”,综合在一起供各方参考。  相似文献   

3.
甘晓 《探索与争鸣》2002,(12):27-30
20年前,知道什么是“物业管理”的人,屈指可数。也难怪,因为当时市民是缴房租、住公房,哪来的“物业”,自然就谈不上“物业的管理”!现在不同了,“物业管理”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人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衣食住行”四样,人们除了已经穿得暖穿得美、吃得饱吃得好之外,“居者有其屋”的理想也已基本实现。这里的“有”,不仅仅指的是“有没有地方住”的“有”,而且是更具有自豪感的“拥有”的“有”。以上海为例,资料显示,眼下85%以上的市民拥有自己的住所,这个…  相似文献   

4.
周红霞 《现代领导》2008,(10):27-27
本文清新活泼,没有“八股气”,字里行间真情流露,确为有感而发之作,颇有自己的见解,文章生动地阐述了组工干部的新进步观,此“进步”非同“年年有进步”之“进步”.而是“月月有进步”之“进步”,读后颇受教益。本刊欢迎各级领导同志多撰写这样有新意、有见地的文章。  相似文献   

5.
《创造》2001,(8)
领导干部切莫“混帐”   何谓“混帐”陶行知先生有句生动形象的解释做:私帐混入公帐,公帐混入私帐,就是混帐。如此看来,“混帐”就是公私相混,公私不分,作为领导干部更是“混帐不得” !  可“混帐”的现象,在有些地方的少数领导干部中却时有发生,屡禁不止。这有思想上的“混帐”,有经济上的“混帐”,有工作上的“混帐”。经济上和工作上的“混帐”源于思想上的“混帐”,有的人公仆本质蜕变,在内心深处存在一种“公仆公养”的哲学,认为就在衣食住行上都应“公包”,因而就为在经济上工作上“混帐”提供了理论的根据。   …  相似文献   

6.
浅谈“周期率”张连月近年来,人们经常谈到“周期率”话题。1945年7月,黄炎培先生向毛泽东主席郑重谈起: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往往“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他问中共能否...  相似文献   

7.
声音     
繁体字“亲”的右边有“见”,“爱”的中间有“心”。后经简化,“亲爱”二字变成现在的“亲”不见,“爱”无心。  相似文献   

8.
在咱们中国,是很有些“陪读”传统的。古时候有“陪太子读书”之说,“太子”而无学童陪伴左右,那书就读不好;又有“红袖添香夜读书”之说,耐不住寂寞的什么公子,如果没有“红袖”在身边晃来晃去,书也读不利索。然则“太子”有了学童,也未必能把书读好;公子加上“红袖”,  相似文献   

9.
“绩”与“德”、“能”、“勤”等被考核的其它因素有内在的联系。“德”、“能”、“勤”等最终能落实到“绩”上,并通过“绩”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来。一般来说,政绩突出的,其“德”、“能”、“勤”等方面的表现也都比较好。有“德”有“能”,则容易作到“勤”,也容易出政绩;低“能”者,“勤”也可能不会有突出的政绩。这就是我们坚持综合考评突出政绩做法的原因。对公务员的“政绩”考评的本身,有着特殊性和复杂性,尤其是对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的政绩考评。因其所负责的范围是一个地区、一个行业或一个部门,而在地区、行业、…  相似文献   

10.
所谓“官有所畏”,说白了就是为官要有一个“怕”字,“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在世,多多少少离不开这个“怕”字。当官的自然是也有“怕”的时候,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官有所畏”。  相似文献   

11.
对民政部门“有为”与“有位”问题,最近谈论较多,我的看法是,只有“有为”,才能更“有位”。“有位”是指党委、政府对民政工作重视,民政意识强。领导的民政意识,不能自然强化,要在反复宣传中强化,民政宣传来自上级,来自社会,也来自民政部门。“有为”的民政部门,抓住各种时机,采用多种形式,给领导汇报情况,提供信息,阐明观点,沟通思想。又拿出工作实绩,让领导在“眼见为实”中受到启迪,看到民政的功能作用。可见,领导的民政意识,得益于民政的“有为”。“有位”是指党委、政府,对民政工作思路清,决策对,指导得力。…  相似文献   

12.
论讲廉洁的“资格”于永军这是在闲聊中捡来的题目。有人说,反腐倡廉要有说服力,关键要在有“资格”讲廉洁的人中讲廉洁;没有“资格”讲廉洁的人讲廉洁,好比乞丐讲清贫,没有多少意义。何为“有资格”,何为“没资格”?经反复与人探讨,方才明了。所谓“有资格”,就...  相似文献   

13.
“我饿着,但是我坐着”我赞成一位来自上海的干部的说法:“穷”与“愚”有着互为因果关系,“愚”者多为“穷”,“穷”都多属“愚”,但又不能简单地认为,穷者必愚,愚者必穷。有“穷”者并不“愚”,是因为客观条件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也有因天灾人祸造成的,还有主观不努力,甚至有好吃懒做的;有“愚”者也并非“穷”,是机遇和机会使他们获得了富裕。所以,在扶贫工作中不应机械地理解“治穷必先治愚”这句口号。明白什么是贫困?恐怕连贫困的人自己也不一定明白。不知生,何知死?没有见过富,也就不知道穷。家家都没有电视看,也就…  相似文献   

14.
人们通常把作奸犯科且横行霸道的犯罪分子喻为“虎”,而又把专门“打虎”、“降虎”的各类执法者纪律检查者喻之为“武松”。既有“虎”害民,当有“武松”打“虎”除害,此乃时代之要求,百姓之所望。改革年代,“武松”大多是嫉“虎”如仇打“虎”必绝者,但也总有那么...  相似文献   

15.
过去贵阳人常诜“唐家顶子,高家谷子,华家银子。”唐、高、华三家是贵阳的名门望族,发家之路各不相同。唐家有势,做官的人多,故称“项子”;高家有地,收租谷万石,故称“谷子”;华家有钱,家财万贯,故称“银子”。“项子”、“谷子”姑且不论,  相似文献   

16.
为人处世是一种哲学。人生之道,做事要“方”,做人要“圆”。有“方”有“圆”,方是做事做人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诗句.人们常用此来告诫各级为“官”者,要像今那样忠于人民,老老实实地为百姓耕地、拉车,做一头勤于服务、乐于奉献的“牛”。当前,在我们的各级干部队伍中,“甘为孺子牛”老是主流,尽管他们的能力有强有弱,奉献有多有少,但总是在尽心尽力地“为牛”,在不同的土地上为百姓“犁田耙地”,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百姓“拉车服役”。一句话,是在尽心服役。但也不可否认,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确有一些人身在“牛’例,却不尽“牛”的义务和职责。这些人不是去好好“为牛”,却热衷于“吹牛”,其‘“吹牛”…  相似文献   

18.
“费翔”邂逅了“特别漂亮的常州姑娘”谈何易。10年前,颇有几分费翔神韵的台湾帅小伙张坤男来到常州,开创了“罗麦”食品,“口感细腻,有弹性,有嚼劲,愈吃愈香,很清爽,够Q”是张坤男对“罗麦”食品的完美追求,而品味他与谈何易的爱情.亦有同样的感受:有嚼劲,够Q……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上曾流传这么一句话:“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这“进步”的含义当然有特指,说的和听的人也都能意会。组工干部,不仅是“跟着”,而且是“进了”,“进步”嘛理应是更快,所以我的观点是“进了组织部,月月有进步”。闻听此言,局外人会瞠目惊呼.而局内人却会连连喊冤,但是这句话却真是我——一个进了组织部工作一年有余的“业内人士”的肺腑之言。何出此言?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最近,笔者听到基层干部反映:“忙坏了”。但是为什么这么“忙”?笔者以为工作任务重是一个方面,但也不乏“乱忙”、“瞎忙”之嫌,“忙”能导致“乱”,“乱”也会导致“忙”。透视基层忙乱的原因,有来自机关的指导不力,也有基层自己的原因。就基层而言,一是指导思想不端正,做表面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