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21世纪经济,必将形成对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巨大需求,人才的竞争将异常激烈。谁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资源,谁就拥有持续创新能力,谁就具有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反之,谁缺少科技储备和高素质人才,谁就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目前我  相似文献   

2.
科教兴国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建立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教育创新体系。 要充分认识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基础作用。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全球一体化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世纪,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将更趋激烈。教育在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战略地位。主要作用表现有三:①教育培养的人才可以将科技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②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可以把人口包袱转化为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人才的载体是教育,教育的成败在教师。因此,要培养跨世纪的人才,首先要有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目前的教师队伍特别是其中的青年教师书历史地承担这一重任。  相似文献   

4.
时代发展的标志是经济的腾飞,经济腾飞离不开科技与教育。贵州经济何日能腾飞?贵州何日能够与先进的兄弟省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去实现国家在新世纪的宏伟目标?其关键就是能否坚持和实施“科教兴黔”战略。邓小平指出:“我国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  相似文献   

5.
人类即将步入一个新的“知识经济”的时代,这是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来的论断。实际上,邓小平在此前两年就通过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观察和思考,指出:“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中共十五大向国内外发出了我国准备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明确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是当前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快速发展,信息急剧膨胀,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我们党和国家确定的坚定不移的教育和发展方针,也是我国在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综合国力竞争中争取主动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世界高科学、高技术激烈竞争的时代,美国要“重振霸权”,日本要“与美国分享领导权”,欧共体要“同世界上其它的技术霸主并驾齐驱”。为了实现这些战略目标,各国都在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都把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依据放在“人才资源”这个支持点上。说到底,当代国际经济技术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实践证明:人才资源已成为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谁拥有它谁就会成为世界的强者。  相似文献   

8.
任根起 《党史博采》2008,(12):42-42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快速发展,信息急剧膨胀,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我们党和国家确定的坚定不移的教育和发展方针,也是我国在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综合国力竞争中争取主动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9.
赵弘 《前线》2014,(10):88-90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经济竞争中我国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的必然选择。北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是履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职能、引领京津冀及全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战略需要,也是率先转变发展方式、解决“大城市病”问题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当前,以高新技术为第一支柱产业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初现端倪。经济的整体活力和发展潜力将更多地依赖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加强技术创新已成为迎接新世纪挑战的迫切需要。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力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事关郴州兴衰进退的重要问题。 成效和基础   近年来,郴州市委、市政府着力实施“科教兴郴”这一主体战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技术创新工作成效喜人。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 8个县 (市、区 )跻身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行列,资兴市被国家科技部定…  相似文献   

11.
高新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是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量,同时对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领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目前,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业已汇成波澜壮阔的时代潮流,磅礴于全世界,以技术和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竞争。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举措,也是实施“科教兴闽”战略,迈向21世纪的正确抉择。  相似文献   

12.
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面对飞速发展的世界经济及社会形势,江泽民同志精辟地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代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已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这就向中国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邓小平教育理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科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使祖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3.
徐凤君 《实践》2006,(10):25-26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西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生态弱化地区,要同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顺应国际经济科技发展潮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人才强区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通过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即将到来,我们面临着科技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机遇和挑战。以什么样的教育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关系到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这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为指导,实现湖北省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转变,以教育强省去推动实现经济强省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理论文萃     
《新长征》1997,(8)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李连仲在1097年6月2日《经济日报》撰文指出,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不仅取决于资金、管理体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历史等,更倚重于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智力和科技的竞争,资源禀赋等因素将退居第二位。囚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围绕着如何加速科技进步正进行重大的战略和政策调整,争俐夺取21世纪的经济制高点。邓小平同志在南力谈话中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振兴经济关键是振兴科技。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把科学技术搞上去,实现科学技…  相似文献   

16.
记者:陈主任,“科教兴省”被确定为振兴吉林省的第一战略,作为教委主任,你怎样理解这一战略的内涵?陈谟开:“科教兴省”战略是“科教兴国”战略在我省的具体落实。它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教育为本”的战略指导思想,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省科技、教育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省人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促进科技、教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速实现吉林省的全面振兴、繁荣昌盛和人民富裕幸福…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欢庆“千禧年”到来之际,也是我们敲响21世纪钟声的时候,而21世纪的世界经济将是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说:“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益激烈。”①他同时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就是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讲到科教兴国战略我们就不能不讲到邓小平的教育要“三个面向”战略思想,邓小平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是强调加强教育与科技相联系的思想,其中蕴含着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也是我们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一、邓小平的“三个面向…  相似文献   

18.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的重要战略作用,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积极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依靠科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自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后,各地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科教兴区(省)”战略,作为推进本地经济发展的首要战略之一。我们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也于1995年正式提出和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在此世纪之交,“科教兴区”战略能否顺利实施,将决定我们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21世纪。本文针对我区“科教兴区”战略实施中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对进一步推动”科教兴区”战略的实施提出几点对策和措施。一、困难与问题1.“科教兴区”的全民意识还远未形成。就目前状况看,全区相当大一部分人对“科教兴区”战略的含…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亚非 《求实》2000,(4):37-39
未来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经济实力的竞争 ,而归根结底来说则是人才的竞争。谁能抢占 2 1世纪的人才高地 ,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面对这种形势 ,世界各国正纷纷调整教育发展战略。在我国制定的“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 ,也都把教育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不仅要对教育的布局结构、内容、方法进行深刻的改革 ,而且更需要在教育观念、思想的更新上有新的飞跃。在现代教育中 ,强调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 ,正涉及到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 ,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新的课题。本文试图从学生人文精神塑造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与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