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性观念的不断开放,大学生非婚生子现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由于女大学生身份特殊性、经济能力的限制及女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女大学生非婚生子后弃婴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法律对女大学生非婚生子后弃婴问题相关规定并不完善,没有系统规定对女大学生的救助体系,也没有规定全面、具体、可操作的弃婴救助制度,这使得女大学生和弃婴的各项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通过建立国家体系内的“弃婴岛”保护体系,加快出台《儿童福利法》,完善对遗弃罪的规定,建立完整的制度化救助流程,完善个人收养制度,依法设立临时收养中心,建立学校强制报告制度等措施.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最大限度地保障女大学生和婴儿的生命健康权及其他各项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政府一贯重视儿童福利事业与权益保障问题,但目前一些地方的"婴儿安全岛"所遭遇暂停或关闭的现实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困境儿童救助体系与救助立法方面仍存在不足。我们应当加快立法步伐,通过制定《儿童社会福利条例》,修订《收养法》,做好与《收养法》相关制度的配套完善工作,建立困境儿童的监护干预、监护权撤销与转移制度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儿童福利与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全方位提高我国困境儿童救助与法治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3.
收养弃婴是我国收养法允许和保护的行为,但由于我国收养制度的不完善,收养弃婴的行为比较混乱,亟需通过加强立法来加以逐步规范。当务之急是通过修改《收养法》,适当降低民间福利机构设立门槛,进一步放宽收养条件,严格规范家庭收养的程序,强化收养行为的国家监督,积极推进涉外收养等方面入手,以进一步强化收养弃婴行为的法律监管。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一贯重视儿童福利事业与权益保障问题,但目前一些地方的“婴儿安全岛”所遭遇暂停或关闭的现实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困境儿童救助体系与救助立法方面仍存在不足.我们应当加快立法步伐,通过制定《儿童社会福利条例》,修订《收养法》,做好与《收养法》相关制度的配套完善工作,建立困境儿童的监护干预、监护权撤销与转移制度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儿童福利与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全方位提高我国困境儿童救助与法治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5.
政府权力清单提出的目的是规制行政权的行使,其本质上仍然是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作为行政权的控制工具。然而政府权力清单的构建,无法协调处理好其所涉及的行政法关系及相应范畴。规制行政权行使的出路在于:对行政权行使进行"软法"上的规制,设立行政法院对行政机关是否违反"软法"进行审查;将政府权力清单定义为具有政府信息公开性、对各项公共权力进行统计的明细单,仅仅是一个"清单"。  相似文献   

6.
法律援助,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和社会志愿人员,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作为政府的责任,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文章记录了北京市法律援助工作十余年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产生伊始,弃婴现象便出现了。弃婴作为一种极其恶劣的行为,遭到了社会上多数人的谴责。新中国的建立,为在我国减少弃婴现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条件,因此,弃婴现象在我国一度几近绝迹。但近年来,这种现象又重新抬头并呈泛滥的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男尊女卑”、“传宗接代”等陈腐的封建意识仍然普遍存在甚至继续滋长(农村地区更是如此),而以降低人口出生率  相似文献   

8.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是各国行政改革中备受推崇的制度创新与政策工具,其目标指向是提升供给效率、维护公共利益、回应公共需求、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等。但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实践有"内卷化"、"壁垒化"、"泛化"和"鸿沟化"等偏差,其表现是寻求受政府控制的承接者,地域、组织间人为设立购买屏障,政府借此卸责任、甩包袱和数字鸿沟大等。上述偏差由多重原因造成,其修正需要明晰政社边界,重建人、事关系;树立民生优先政绩观,促进多元互信;明确政府角色,完善购买制度;培育社会组织,重视城乡统筹。  相似文献   

9.
法治政府的概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治政府作为一种理论主张和政府模式是从近代开始的。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对政府的要求 ,是指整个政府的设立、变更、运作必须依据法律。其基本内涵包括 :公共行政组织设立必须由宪法或法律予以规范 ;政府行为遵循职权法定原则 ;其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是有限政府、统一政府、服务政府、透明政府、诚信政府和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为应对科学技术发展变化、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环境条件,为解决财政赤字和社会公众对政府有效的、有回应力和高质量供给服务的能力失去信心的问题,普遍采取了以公共责任和顾客至上为理念的政府绩效评估改革措施。1993年,美国第103届国会颁布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GPRA),从而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了绩效评估的概念与制度;英国撒切尔政府开展了著名的"雷纳评审"、"部长信息系统"等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荷兰、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都将绩效评估作为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提高政府效率和服务质量;亚太各国政府也正在迅速引进  相似文献   

11.
以英国为发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了"分散化公共治理"的世界性浪潮,通过广泛设立代理机构,将服务提供职能从部委中分离了出来。代理机构具备更大的管理自主性、更明确的服务职能、结果导向的绩效预算、构建伙伴关系的灵活性、更强的公开性与问责性等,成为有效实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的组织结构基础。我国的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也应实现政策决策和服务提供的有效分离,通过构建良好的公共治理模式,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一网通办"改革,惠及民众像"网购"一样方便和"进一网、能通办",体现了"顾客导向"和"整体性政府"建设的要求,为"智慧政府"建设提供了可能的路径。以"一网通办"为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智慧政府"建设推进过程中的痛点和堵点表面在线上,实际在线下,根子在政府管理和政务服务流程的优化和完善。"智慧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顾客导向",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基础是构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未来价值取向是推进政务服务流程的革命性再造,打造"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相融通的"整体性政府"。  相似文献   

13.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是各国行政改革中备受推崇的制度创新与政策工具,其目标指向是提升供给效率、维护公共利益、回应公共需求、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等。但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实践有"内卷化"、"壁垒化"、"泛化"和"鸿沟化"等偏差,其表现是寻求受政府控制的承接者,地域、组织间人为设立购买屏障,政府借此卸责任、甩包袱和数字鸿沟大等。上述偏差由多重原因造成,其修正需要明晰政社边界,重建人、事关系;树立民生优先政绩观,促进多元互信;明确政府角色,完善购买制度;培育社会组织,重视城乡统筹。  相似文献   

14.
戒毒人员回归社会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贵州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导向,对戒毒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创建了以"就业安置"为核心,以"阳光企业"为载体,集"生理脱毒、身心康复、就业安置、融入社会"四位一体的"阳光工程"戒毒康复模式。其突出特点是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凸显责任型政府形象;切实解决就业等实际问题,彰显服务型政府导向;注重社会力量的参与,创建开放型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把鼓励机制创新和完善低碳市场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青岛市加快设立环境交易所,对打造蓝色经济金融中心,推动蓝色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具有现实意义。为此,应将交易所定位于立足半岛蓝色经济区,以半岛城市群为主要服务目标,并进一步辐射到全省乃至黄河下游地区;同时,应强化政府的推动力与协调作用,通过政策逐步完善碳交易体系,积极打造青岛市低碳经济的学术高地和吸引高端专业人才的"蓄水池"。  相似文献   

16.
我国以"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为原则的警检关系在司法实践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对此,学者们提出了见仁见智的解决方案。但问题的彻底解决必须在新的思路下进行,即设立看守警察职司侦查活动中的同步监督;设立证据规格,统一警检人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我国政府模式正逐步从以政府为中心的命令型向以满足公众需求为核心的服务模式转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等概念的提出,为我国政府构建行政管理模式指明了方向。未来我国政府要构建"公共管理与服务行政体制模式",各级政府应界定清楚并且全面正确履行政府的职能;严格依法服务,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优化行政组织结构,理顺政府职责关系;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更加有效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设计婴儿"是借助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对婴儿按照人类的意愿和目标进行的具体设计。"设计婴儿"让不孕不育人群实现生育自己子女希望的同时,也隐含了巨大的社会风险。伦理治理是"设计婴儿"风险控制的基础措施。生物科技时代如何在保障科研自由的同时,防止"设计婴儿"技术的滥用从而危害人类健康和人类未来发展,这就需要不断探索"设计婴儿"技术伦理治理的有效途径。有效地实现伦理治理需要通过对基因技术开展前瞻性的预防和后视性的评估,以增强科学家个体和群体的道德敬畏感,实现对科学共同体的内部约束和治理。同时,还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和制度设计控制人的行为和后果,实现对"设计婴儿"技术的外在管理和制约。  相似文献   

19.
陈仪与台湾教育事业之接收和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5年10月25日,台湾重回祖国母亲的怀抱。台湾光复后,以陈仪为首的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当局开始了全面的接收和重建。由于陈仪将教育事业的接收与重建,视为诸部门、诸领域接收与重建中的"最重要"的工作,台湾教育事业的接收工作顺利,重建工作有序。尽管陈仪在对台湾教育的整个接收与重建过程中,无论在指导思想、实际工作,还是在客观效果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其取得的成绩是主流的,其主要表现在:接收与重建的指导思想明确;紧紧抓住了教育事业的根本--师资问题;学校教育注重语文、历史,国民与社会教育注重国语。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年人婚前同居行为尤其是未成年人偷食禁果而致使非婚生子女这一社会现象不断出现。男女自身一方或双方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导致婴儿抚养、弃婴溺婴、抚养等一系列法律纠纷、严重的违反法律和伦理道德社会问题,社会正常秩序遭到破坏,人权得不到保障,不和谐的因素增加。因此,为维护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我们必须诉诸法律这一强有力手段,充分发挥其协调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加强执法达到现阶段减少、长远预防之法律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