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12次会议评审决定,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7家单位申报的11组《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上显示,中国提交的南京大屠杀档案共分三部分,分别包括1937年至1938年,日本侵略  相似文献   

2.
1937年12月,日寇在占领南京后施行大屠杀,30余万中国人死于非命。当时,屠刀之下,演就了灭绝人性的人间大悲剧。年仅16岁的罗瑾冒着生命危险,收藏了日寇杀害中国人的现场照片——那些企图否认这一事实的人无法抵赖的铁证。1947年3月,中国审判侵华日军主犯——会攻南京的日军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时,一位叫吴旋的中国人出示了一本署名为罗瑾的相册,16幅日军砍杀中国人的现场照片逼使这个战犯  相似文献   

3.
经姗姗  经盛鸿 《唯实》2022,(3):89-92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中国妇女是受害最严重的群体;她们对日军暴行的反抗,也最刚烈,最感人. 一、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 对中国妇女的性暴行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在对中国军民实施40多天的血腥屠杀、抢劫与焚烧的同时,始终伴随着对中国妇女大规模、持续多日、毫无掩饰与毫无节制的疯狂强奸、轮奸和奸后摧残...  相似文献   

4.
6月27日,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全票通过了"中国南方喀斯特"贵州荔波、云南石林、重庆武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决议;28日,广东省的开平碉楼与村落,也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中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已有35项文物古迹和自然遗产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5.
《奋斗》2015,(8)
<正>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黑龙江省档案馆编纂出版了《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罪证》一书,书中20余件关东宪兵队"特殊输送"档案和有关日军撒播细菌造成鼠疫的档案等为首次公布。该书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小16开,平装本,51万余字。全书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日本关东宪兵队向七三一部队实施"特殊输送"(又译为"特别移送",即将被捕人员秘密审讯后送到七三一部队用做细菌实验)形成的秘密、绝密档  相似文献   

6.
青海新闻     
<正>青海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波兰当地时间7月7日,青海可可西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湖泊数量最多,并延续了大型哺乳动物大迁徙景观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实现了青藏高原世界自然遗产"零"的突破。当日,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21个成员国代表经过审议和表决,青海可可西里以其突出的价值符合世界遗产第Ⅶ和ⅹ条标准,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青藏高原第一项、我国第十二项世界自然遗产花落青海。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世界记忆名录》创建于1997年,每两年评审一次,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进行抢救,并加强保护和利用,提高全世界对文献遗产及其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6月27日,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全票通过了“中国南方喀斯特”贵州荔波、云南石林、重庆武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决议;28日,广东省的开平碉楼与村落,也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中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已有35项文物古迹和自然遗产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9.
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暴行的最重要罪证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悲惨的一页,长期以来为学界所重视。近十年来,随着新的史料不断被发掘和整理,以及中外学者交流的加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公开发表的论文约有450篇(根据“中国知网”统计),出版资料集20余部(套),专著、论文集有20余部,并先后成立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等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史料发掘及研究概况为了澄清历史,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为更多的人了解。近十年来…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档案馆、黑龙江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日本ABC企画委员会合作编纂的《“七三一”部队罪行铁证——关东宪兵队“特殊输送”档案》一书日文版、中文版先后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首次采用电子扫描分色制版技术,真实再现了“特殊输送”档案的原貌,公布了一批鲜为人知的秘密档案,为揭露侵华日军关东宪兵队向“七三一”细茵部队“特殊输送”活人,供“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试验的罪行提供了铁证,对日本右翼势力抵赖、否认“七三一”部队犯下的罪行是一记响亮的耳光。该书中档案原件加盖的各式各样深红色、浅红色和兰色、紫色的印记特别引人注目,将这些印记进行归类梳理和分析,对研究“特殊输送”秘密档案的价值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8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梵净山成为我国第53处世界遗产、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贵州成为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2018年7月2日,在波斯湾西岸的巴林王国首都麦纳麦,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主持人敲下法槌,宣布铜仁梵净山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贵州梵净山申遗成功,使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总数  相似文献   

12.
王章 《实践》2014,(9):14-14
<正>近日,成都建川博物馆发布了一批侵华日军最新罪证。这批第一次向外界公开的文物共68大类437件,其中包括13件一级文物。这批罪证中既有原始书信、日记、口供,也有日军的歪把子机枪、掷弹筒、轰炸上海时的炸弹碎片等。一份《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公文:呈缴日军关防印信》是中国方面收缴的日本部队官印的记录,是日本侵华的有力佐证,这是国内现有博物馆第一次公布此类证据。"展示这批文物,是为了让大家看到在日军盘踞的14年里,他们到底做了什么。"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  相似文献   

13.
视野     
《红岩春秋》2014,(12):5-5
<正>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首次进入中学课堂11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的首发式在南京外国语学校举行。该读本名为《历史真相》,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为主题,内容包括战前的南京、南京保卫战、南京大屠杀、救援与揭露、历史的审判、记忆与公祭6部分,这是南京大屠杀专史课本首次进入  相似文献   

14.
两本日记     
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 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拉贝日记》。这是当年在南京的一名德国友人亲身目击南京大屠杀所作的真实记录。这本书的作者约翰·拉贝(John H.D. Rabe)于1882年出生于德国汉堡。1937年  相似文献   

15.
正1938年6月7日、6月8日,香港《立报》刊出3幅署名为"吟吟"的漫画作品,从署名、漫画内容与风格来看,都疑似萧红作品。发表于1938年6月7日香港《立报》的两幅漫画,一幅名为《"□□□"的精神何在?》。画面描绘了一架印有青天白日徽记的飞机,机上飞行员正向一位降落伞中的日军飞行员挥手致  相似文献   

16.
正水书是水族先祖创制的独具一格并存留至今,有着巨大社会功能的雏形文字和用这种文字编制的书籍的总称。2006年,水族文化中水书、马尾绣、端节一起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黔南州三都自治县正为水书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水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色彩斑斓的民族民间工艺。水书,水族  相似文献   

17.
青海新闻     
<正>"引大济湟"工程通水青海省"一号"水利工程"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12月14日正式开闸通水。该工程首次于1958年动工,历时至今,攻克了世界水利史上多项建设难题,青海省超半数人口将因此受益。青海湖景区被列入全国特色"湖泊旅游目的地"建设名录12月26日,从刚发布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看  相似文献   

18.
第四节 魂牵梦萦青海湖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的内陆咸水湖。1992年被联合国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同时也加入了《水禽栖息地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是我国七大国际重要湿地中面积最大的一处。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由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纂、徐塞声主编的《重庆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名录》正式出版。这份名录包含了5461位有名有姓的受害者,其性别年龄、籍贯住址、职业职务、伤亡时间地点等信息,全部来源于抗战时期的档案。名录上的人数,约占全市抗战时期伤亡人口总数的八分之一,铁的事实再次见证了日军在重庆犯下的滔天罪行。  相似文献   

20.
安澜 《党史纵横》2007,(5):26-29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南京市民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史称“南京大屠杀”。1947年4月26日,曾经制造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原侵华日军第6师团长谷寿夫在南京“励志社”黄埔厅大礼堂接受了正义的审判。在真实确凿的证据面前,刽子手终于低下了他的头。那一刻,对于饱受战争重伤的中国人民来说,被喜悦的泪水浸满了双眸,惨遭杀害的同胞们的亡灵终于得以告慰。时光荏苒,走过了60年。当我们重温这段历史的时候,不禁要问:当年记录日军累累罪行的证据是如何保存下来的?又是怎样适时地出现在审判的法庭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